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17分)
①人們普遍認為哲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這可能是實情。它說的是事物較深層次的問題,離現(xiàn)象世界較遠,也發(fā)展出一套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德國哲學及其表達方式可能是其典范。叔本華稱,康德的書具有“輝煌的枯燥性”,我想叔本華的評價是實事求是的。這里“輝煌”是肯定其學說的深刻,“枯燥性”可能就是指復雜艱深,很難讀懂。我國康德的研究者鄭昕先生說,超過康德可能有新東西,繞過康德只能是壞的哲學。如此,熱愛哲學的人只能硬著頭皮去啃康德的大部頭著作,這當然是必須的。我常常將這種研讀看成是在迷宮中尋找珍珠。不過,任何表達方式發(fā)展到極致就有些讓人消受不了。也許受德國哲學傳統(tǒng)的影響,很多哲學工作者都有一種崇尚模糊思辨、玩弄晦澀概念,以顯示自己高深的傾向。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②坦率地說,我不喜歡這種過于極端的傾向。在我看來,哲學家,即便是大師級的哲學家的中心思想都是明確的,之所以長篇大論只是為了向別人,特別是那些假想的“敵人”提供強有力的、理性的論證,這些論證就像架在城堡圍墻上的大炮,是用來嚇唬潛在敵人的。而城堡本身并不怎么復雜。哲學家進行論爭,施展邏輯力量,就是行攻防之事,如若“攻防”太過繁復,讀者在這概念的迷宮中往往會迷失方向,難以接近論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我想,言說與寫作盡管免不了要有邏輯的“鋪陳”,但應盡量使之線索清晰、明白曉暢,□□面對的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或□)應當有深入淺出的表達,這應當是現(xiàn)代寫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③不過,這大概反映了一種社會心理現(xiàn)象:在各類人物,特別是學者中,認為文字上容易明了的東西大概是淺薄的,而口氣大的,充滿生造術語或搬用遙遠學科概念,語言晦澀難懂的,大概是高深的。結果,那些扎扎實實、文字明了易懂的作者不被重視,而說大話、玩概念、搬用或生造術語的作者卻博得青睞。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④我覺得現(xiàn)在國內(nèi)出版的哲學著作仍然有這個特點。這種晦澀的語言表達,使讀者很難確認他究竟說了些什么,哪些是模棱兩可的,哪些可能是錯誤的。當一個哲學思想的表達如此含糊和艱澀,以致人們根本不可能知道他想說的意思究竟是什么,這是極不負責任的,這使得人們甚至不能說:“親愛的教授,這是錯誤的”。如果人們真的想要負責任地談論,人們就必須明白他想說的究竟是什么,能夠指出他的哪些談論是錯誤的。這種晦澀的談論方式廣泛地存在于社會科學的討論中,當然,首先是在哲學中,甚至到達這種地步,如果某個人以人們能夠接受的語言,簡單而清楚地談論,那么這個人就會被認為對真正的學術一竅不通。
⑤就說海德格爾吧,去讀讀他的 《藝術作品的本源》,多么吸引人的一個題目!可讀他的這篇文章就像進入了一個概念的迷宮??扇澜绱蠖鄶?shù)自稱哲學家的人都在欽佩和效仿海德格爾,看看他給世界開出的處方,聽起來輝煌燦爛,實際上卻毫無內(nèi)容。他宣揚的所謂 “詩意地棲居”的學說,看上去那么美,但當他在課堂上行納粹禮,喊:“嗨,希特勒”時,這個“棲居”顯然不像是“詩意”的。我當然不否認他有一些“深刻的”言說,我有時也喜歡引用,但他的整個學說卻是讓人難以消受的。由于他自己聲稱他的思想深奧難懂,于是讀者也跟著感到一種似是而非的滿足。我怎么都覺得人們的贊美聲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些 “眾人”,就讓我做那個看不見皇帝身上的“新衣”,任由那些“眾人”嘲笑的孩子吧!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⑥波普是個嚴謹?shù)漠敶軐W家,他為世界提供的思想是明確的,也因此,他的思想真正對人類今天的活動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他指出,晦澀繁瑣是一種偽裝成深刻的語言污染。關于環(huán)境污染人們已經(jīng)談論了很多,關于語言污染人們卻很少談到,然而它卻是更嚴重的問題。這不僅因為它的發(fā)展日甚一日,而且因為它侵蝕了知識分子的責任感、義務和良心。
⑦當我們在民眾面前侃侃而談時,我們應該反省,我們是不是在故弄玄虛、嘩眾取寵地空談。波普在其晚年出版的 《尋求更好的世界》一書中說,“知識分子有一種非常特殊的責任,由于他擁有從事研究的特權和條件,因此他對周圍的人(或社會)也負有義務,即把他的研究結果以最簡單清楚的形式十分謙虛謹慎地陳述出來。最壞的事情就是,知識分子試圖在社會面前以偉大的先知自居,并用含混晦澀的哲學去影響人們,這是對神圣精神的犯罪。誰不能簡單清楚地陳述,誰就應該沉默并繼續(xù)工作,直到他能清楚地表達為止”。我很欣賞波普的這段話,知識分子負有不可取代的對有關文化、國事、尤其是倫理問題進行公開討論的責任。他必須學著做一個能清晰、簡約說話的人,這是讓別人能夠對此表達意見的前提,除非你害怕別人對你的質疑。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選自2012.2.11《解放日報》第6版)
1、聯(lián)系上下文,為第②段空白處選項填空。(2分)
A.因為 所以 B.雖然 但 C.即便 也 D.由于 因此
2、第②段中“鋪陳”一詞在文中的含義是 (2分)
3、第①段中“我常常將這種研讀看成是在迷宮中尋找珍珠”一句在文中的表達效果如何?請簡要評析。(3分)
4、下列各項對文本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康德的書具有 “枯燥性”,但也有新東西,為此,熱愛哲學的人只能硬著頭皮去啃康德的大部頭著作。
B、文中作者把“哲學道理”和“強有力的、理性的論證”,分別比作“城堡”和“大炮”。
C、作者把那些贊美深奧難懂的海德格爾學說思想的人,比作《皇帝的新衣》中那些阿諛奉承的大臣們。
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優(yōu)秀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D、作者推崇波普,因為他是一個嚴謹?shù)漠敶軐W家,為世界提供的思想是明確的,他的思想真正對人類今天的活動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
5、下列最適合做本文標題的一項是:( )(3分)
A、哲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B、晦澀的談論方式可以休矣
C、以簡約的方式談問題
D、做一個清晰簡約說話的人
6、文中提到:“晦澀繁瑣是一種偽裝成深刻的語言污染”。其實如今社會上的“語言污染”現(xiàn)象既多又嚴重,請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舉例談談你對“語言污染”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
1、C(2分)
2、對論述的對象或問題,有順序、不違反規(guī)律地進行深入而多角度的論說或鋪寫。(2分)
3、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把康德的大部頭著作比作迷宮,把著作中深刻的思想比作珍珠,突出了康德著作的艱深難讀懂。(3分)
4、A(3分)
5、C(3分)
6、主客觀因素而造成語言中錯、亂、臟、假、惡、丑等現(xiàn)象,就叫做語言污染。比如,網(wǎng)絡語言中,把“稿費從優(yōu)”說成“‘搞’費從優(yōu)”,把“繁榮昌盛”說成“繁榮‘娼’勝”。這種不文明、極其骯臟的說法,侵害的是人們的精神和心靈,不利于文明和諧社會的建設。(4分)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