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能言
沛國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聲無言。忽有一客從門過,因乞飲,聞其兒聲,問之曰:“此是何聲?”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笨驮?:“君可還內(nèi)省過,何以至此?”主人異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憶有罪過。”客曰:“試更思幼時事?!比雰?nèi),食頃①,出語客曰:“記小兒時,當(dāng)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從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積日如此。試以指內(nèi)巢中,燕雛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薔茨②,各與食之。既而皆死。母還,不見子,悲鳴而去。昔有此事,今實悔之?!笨吐勓?,遂變?yōu)榈廊酥?,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毖杂?,便聞其子言語。周亦忽不見此道人。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 選自 《搜神后記》 陶潛著 有刪改)
【注釋】①食頃:吃一頓飯的時間。形容時間短。②薔茨:薔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證。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皆不能言 言:說話
B.因乞飲 飲:喝水
C.出語客曰 語:告訴
D.各與食之 食:通“飼” ,喂。
9.下列句子中,“因”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因取三薔茨②,各與食之。
A.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隆中對》)
B.余因得遍觀群書 (《送東陽馬生序》)
C.罔不因勢象形 (《核舟記》)
D.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詠雪》)
10.下列句中,與“昔有此事,今實悔之?!本涫较嗤囊豁検鞘牵?分)
A.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輸》)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B.賢哉,回也 (《十二章》)
C.守丞死,乃入據(jù)陳 (《陳涉世家》)
D.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11.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紳,一次添了三個孩子,他們都長得很大了,只能發(fā)出奇怪的聲音。
B.周氏因為殺死了小燕子,嘗到了自己兒子是殘疾的苦果。
C.周氏為了贖罪,最終變成了道人的模樣,和客人一塊消失了。
D.這個故事也反映了古人樸素的自然觀,一定程度上警告和批評了那些虐殺動物的人。
1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主人異其言,知非常人。(2分)
(2)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2分)
參考答案:
8.B. 9.B. 10.C. 11. C(每題2分,共8分)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12.①主人(周某)對他的話感到很驚異,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2分,每句1分,大意正確即可。
②您已經(jīng)自己知道后悔(悔恨)了,罪孽現(xiàn)在就被除(贖)去了吧。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2分,每句1分,大意正確即可。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