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讀書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途徑。讀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循序漸進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讀書也一樣,必須由少到多,由淺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萬丈高樓平地起,大樓要一層一層往上蓋,書也要一點一點認真讀。正如清代陸清獻在《示兒書》中所說:一日所讀雖不多,日積月累,自然充足。讀書如果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餓時吃飯,狼吞虎咽,囫圇吞棗,不僅沒能品嘗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會因噎廢食。數(shù)學家華羅庚也說:學習上切忌好高騖遠,急于求成。學得不扎實,你想來得快些,結果反倒慢了??梢?,循序漸進是一種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讀書方法。
③任何學科的知識體系都是由淺入深建立起來的,起點都是基礎知識。循序漸進的讀書方法是與學科知識體系的特點相適應的,因此,讀書就要從基礎知識開始。杰出的科學家都是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學起,杰出的畫家都是從最簡單的線條和色彩開始練起,杰出的文學家也都是從最簡單的遣詞造句開始寫起。他們都是在起點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才會不斷提高,有了后來的成就。這充分說明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才會取得好的結果。
④在循序漸進的閱讀中,隨著對內容理解的不斷加深,人們會產(chǎn)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漸進的閱讀就成為讀書者進步的階梯。南宋哲學家朱熹曾說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這是他對自己續(xù)書經(jīng)驗的總結。他曾每日從《禮記》《左傳》等經(jīng)籍中選取兩段,反復閱讀,出口成誦,進而不斷思考,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這樣,他才成為偉大的哲學家。
⑤青年人讀書欲望很強,讀書勁頭很大,這是可喜的現(xiàn)象。但有些人讀書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視打好扎實的基礎,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結果收效甚微。因此,一個人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才能日益精進。
1.上面的文字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是________。(限12個字以內(2分
2.閱讀全文,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第②段分別引用陸清獻和華羅庚的話,來充分論證本段的觀點。
【乙】第③段論述的重點是:任何學科知識體系的起點都是基礎知識。
【丙】第④段先說內容理解的加深會帶來思考的深入,據(jù)此提出觀點,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證明。
3.下面是《論語》中關于學習的兩則語錄,哪一則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
①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②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答:________
【答案】
1.讀書需要循序漸進
2.乙
3.示例一:我認為第一句話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這一觀點與文章中心論點讀書需要循序漸進相符合,溫習舊知識的過程中隨著理解的加深,就會產(chǎn)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漸進的閱讀就更加有助于讀書者的進步,與原文論點表意一致,所以我認為第一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示例二:我認為第二句話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這一觀點與文章中心論點讀書需要循序漸進相符合,在循序漸進的閱讀的過程中才可以達成在不斷學習的同時不斷思考所學習的內容,也就保證了我們的閱讀是有收獲的,反之如果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就會囫圇吞棗,導致閱讀沒有收獲,所以我認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