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倫敦的悲劇
蜀? 生
①杰克·倫敦(1876——1916)是美國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馬克·吐溫,也許是我國讀者最熟悉的兩個美國作家了。可是兩個人的結(jié)局大不一樣。馬克·吐溫以七十五歲高齡病死在寫作崗位上,實踐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樂”的信念。杰克·倫敦卻在四十歲壯年之時,吞服了大量嗎啡,在自己豪華的大牧場中結(jié)束了一生。
②杰克·倫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個在舊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個占卜者。后來,母親嫁給已經(jīng)有十一個孩子的約翰·倫敦,繼父的境況也不好。杰克·倫敦的童年在窮苦的日子中度過。十一歲他就外出打零工謀生,十四歲到一家罐頭廠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時,得到一元錢,這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了。干了不多久,這個十四歲剛出頭的孩子借了一些錢,買了一條小船,參加到偷襲私人牡蠣場的隊伍中,希望用這種手段來改善窮困的處境。偷襲中他被漁場巡邏隊抓獲,被罰做苦工。不久,他放棄了“牡蠣海盜”的營生,當水手去遠東。航海生涯,增長了見識,擴大了眼界,遍地的貧困、剝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倫敦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心靈中。
③航海歸來,境況并未好轉(zhuǎn)。1894年,十八歲的杰克·倫敦參加了“基林軍”,這是當時由平民黨人領(lǐng)導的向華盛頓“進軍”的失業(yè)者組織的一部分。這次“進軍”的領(lǐng)導人考克西等在華盛頓以“踐踏國會草坪”被捕,進軍組織亦遭取締。杰克·倫敦在退出“進軍”行列之后,又繼續(xù)過流浪生活,監(jiān)牢、警察局成了他常進常出的地方。
④長年的流浪沒有使杰克·倫敦喪失生活的信心,他強烈地追求知識,不甘于自暴自棄。即使在飄泊無定、隨時會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書也總是他的伴侶。1896年他二十歲時,甚至還考進了加州大學。然而,大學的門畢竟不總是向窮困如杰克·倫敦這樣的人敞開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學,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包S金夢”又很快破滅,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條條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倫敦萌發(fā)了寫作的愿望。他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有滿腔的對窮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歲(1899年)時,他的第一篇小說《給獵人》發(fā)表了,二十四歲時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狼之子》。在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倫敦心愛的題材。
⑥杰克·倫敦的思想是混雜的。他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也讀過黑格爾、斯賓塞、達爾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時代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感到他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zhàn)的脈搏。1907年(時年三十一歲)寫的《鐵蹄》,指出美國資本主義有向極權(quán)主義轉(zhuǎn)變的可能性,還對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消滅作了有預見性的警告。我國已經(jīng)有譯本的《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倫敦的代表作。這本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無情,對人性的蹂躪、對正義的踐踏。主人公伊登依靠個人奮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歡樂,而是可怕的空虛,結(jié)果以自殺了結(jié)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倫敦真正走上了馬丁·伊登的道路。
⑦極端的個人主義,尼采的“超人”哲學,把杰克·倫敦帶進了一個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時期具有的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zhàn)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漸消褪,變成了一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開聲明,他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錢。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錢。他認為他有權(quán)過豪華奢侈的生活。他曾經(jīng)用一大筆錢建造一條命名為“斯納克”(一種想象中的惡獸)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萬美元(在當時是一筆驚人的錢財)以近四年時間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別墅,在落成后即將遷居的時候,忽然起火焚毀。這位已經(jīng)側(cè)身上流社會的大作家,看了看價值十萬美元的廢墟,擺了擺手,宣布將另建一個莊園。這時的杰克·倫敦已經(jīng)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義泥淖,為了得到更多的錢,粗制濫造,寫出一些完全背離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時還說過:“我如果自己能夠作出選擇的話,除了寫一篇說明我對資產(chǎn)階級世界是多么鄙視的社會主義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會下筆?!笨墒窃?916年1月,他公開聲明脫離自己曾經(jīng)積極參與活動的美國社會黨。
⑨這位曾經(jīng)飽嘗人世艱辛,也曾經(jīng)用自己的筆為社會底層的不幸者呼喊過的作家,隨著他的成名和發(fā)財,沉淪到了極端個人主義的深淵。1916年11月22日,杰克·倫敦用自殺結(jié)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魚龍混雜的四十九部著作。(選自《人物》1983年第5期)
1、杰克·倫敦是一個怎樣的作家?通讀全文,請簡要概括。
【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杰克·倫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作家,他少年和青年時曾歷經(jīng)磨難,頑強拼搏,以求走出貧窮的處境;他熱愛讀書,求知欲強,自信堅毅,雖屢屢碰壁,而不自暴自棄;后來以寫作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zhàn)的作品,因此成名,躋身上流社會;成名后,陷入拜金主義泥淖,為掙錢而寫作,粗制濫造,青年時期叛逆性格日漸消褪,變得唯利是圖和玩世不恭,極端個人主義和“超人”哲學,使其精神世界充滿矛盾,最后自殺。
2、本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本題考查對傳記文本語言特色的分析?!繆A敘夾議。在敘述和描寫中穿插作者的議論,體現(xiàn)作者的愛憎、褒貶的感情態(tài)度,這是本文突出的語言特點。如第(2)(3)(4)段在對杰克倫敦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苦難艱辛的流浪生活的敘述中,夾雜了議論,點明這些人生坎坷的意義,突出他的堅韌、頑強、不自暴自棄的性格;又如第(7)段,在敘述了杰克倫敦的豐富的閱讀經(jīng)歷和杰出的創(chuàng)作成就之后,用議論手法,點明其性格蛻變的原因。
3、細讀第①自然段,簡要說明畫線語句的表達效果。
【本題考查對傳記文本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康冖抛匀欢问侨牡目偲?,簡要說明了杰克·倫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的結(jié)局,畫線語句將他與馬克·吐溫并提,采用對比手法,以馬克·吐溫的七十五歲高齡病死在寫作崗位上,與杰克·倫敦的四十歲壯年吸毒自殺于豪華大牧場形成鮮明反差,呼應了標題中的“悲劇”這一題眼;而且開篇即道出傳主生命的悲慘結(jié)局,設(shè)置懸念,可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4、你從杰克·倫敦文學創(chuàng)作的輝煌成就與其后來的蛻變、墮落中獲得哪些啟示?請簡要分條闡述。
【本題考查對傳記文本閱讀的社會價值的探究。】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能立足于文本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要點如下:(1)從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輝煌成就可見出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于豐富的生活體驗(或說“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一源泉”)與廣泛的閱讀(或說“閱讀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二泉源”)。
(2)“創(chuàng)造是痛苦的大濟和生命的慰藉”,苦難的命運,艱辛的生活,對于強者而言不是絆腳石,而是助推器,它更能激發(fā)強者對生命、生活的熱愛,喚醒其創(chuàng)造力,使他的內(nèi)心更強大。
(3)杰克·倫敦在告別苦難之后,其創(chuàng)造力和寫作質(zhì)量迅速下降,在失去精神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空虛和孤獨面前變得異常脆弱,這表明:文學注定是一項受苦的事業(yè),過于舒適和奢華的生活往往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末日。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