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齊(齊國)大饑(饑荒)。黔敖(齊國的一位富商)為食(準(zhǔn)備了食物)于路,以待餓者食之(給他們吃)。有餓者蒙袂(mèi)輯屨(jù)(袖子遮著臉,拖拉著鞋),貿(mào)貿(mào)然(兩眼昏昏無神的樣子)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zhí)飲,曰:“嗟(喂)來食!”(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終不食而死。
(選自《禮記.檀弓》)
(1)上文與《魚我所欲也》選段中的哪些語句相對應(yīng)?把它摘錄在下面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嗟來之食”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成為人們熟知的成語;模仿《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成語“拔苗助長”的釋義,試解釋它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2)參考答案:古時候齊國發(fā)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飲食,對一個饑餓的人大聲吆喝:“喂!來吃?!别囸I的人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個地步的。終于不食而死(見于《禮記.檀弓》)。今泛指帶有污辱性的施舍。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