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并趙,北向迎燕。燕王聞之,使人賀秦王,趙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趙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趙者,為秦也。今臣使秦,而趙系之,是秦趙有郄②。秦趙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無妨于趙之伐燕也。"趙王以為然而遣之。
使者見秦王曰:"燕王竊聞秦并趙,燕王使使者賀千金。"秦王曰:"夫燕無道,吾使趙有之,子何賀?" 使者曰:" 臣聞全趙之時,南鄰為秦,北下曲陽為燕,趙廣三百里,而與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勝秦者。國小而地無所取。今王使趙北并燕,燕趙同力,必不復受于秦矣。臣切為王患之。"秦王以為然,起兵而救燕。
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1)秦趙為一,天下服矣。 ( 順服,順從,服從 )
(2)秦王以為然而遣之。 ( 釋放,使離去 )
(3)而與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 通"拒",抗拒 )
(4)臣切為王患之。 ( 憂慮,擔憂)
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一樣的是 ( C )
19.將文中句句子翻譯
燕王竊聞秦并趙,燕王使使者賀千金
譯文:燕王私下聽說秦國兼并了趙國,就派我?guī)Ы饋碜YR
20.選文中的燕使和足跡諷齊王納諫有何不同?
燕使從對方角度舍身處的進行勸說。8. 閱讀文言文,回答14~16題。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④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中.考.資.源.網(wǎng)(選自《列子·湯問》)
【注釋】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聳的樣子。③洋洋:寬廣的樣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4.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1)伯牙善鼓琴 善:擅長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好
15.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
譯文:你聽琴時所想到的,就像我彈琴時所想到的。(2分。意思對即可)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16."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從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子期堪稱伯牙的"知音"?請結(jié)合文意,談談你對"知音"的理解。(3分)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3分。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意思對即可)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