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七下第五單元古詩重點內(nèi)容
一、《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的“古人”、“來者”具體指代的什么人?表現(xiàn)了作者人生感慨?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明君;“來者”是指后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2、請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畫面。
我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能賞識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4、“念天地之悠悠”寫出了空間的什么特點?試賞析“悠悠”一詞的表達效果。
作者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寥廓綿長,天長地久,寫出了空間的廣闊。
“悠悠”形容時間和空間的廣大。把個人放置到無邊宇宙的背景中,人便顯得渺小,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蒼茫孤獨感。
5、“獨愴然而涕下”中的“獨”表達了詩人感情?
“獨”字表現(xiàn)了孤獨寂寞凄涼的心境,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孤寂。
6、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通過撫今追昔的感慨,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和報國無門的孤獨悲涼的情感。
7、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沒什么特殊之處,千百年來卻一直不減它動人的力量。試談?wù)勀銓@首詩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特色。
這首詩傳達出時間的綿長無盡,以及個人置身其中的孤獨感,喚起的是人類共有的那種在廣袤時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處且何去何從的茫然感。
8、這首詩最后兩句詩營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把個人置放在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
9、詩人登上幽州臺遠眺,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由此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人緬懷追念,聯(lián)想到過去現(xiàn)在都看不見賞識人才的明君,進而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遭遇。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和報國無門的孤獨悲涼的情感。
10、這首詩是詩人登幽州臺有感于燕昭王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史事而作。詩中,作者通過撫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士難酬的悲憤之情。同時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亂時所作,其中肯定也包含著希望平定叛亂、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情感。
11、整首詩通過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現(xiàn)手法,具有蒼涼悲壯的感情基調(diào)。
二、《望岳》杜甫
1、首聯(lián)用設(shè)問形式寫出了泰山的什么特點?
總括泰山全貌,突出泰山連綿不斷的特點,烘托泰山雄偉高峻的山勢。
2、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大自然對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致情有獨鐘,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從中割斷一般,云霞明滅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3、賞析“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從修辭角度: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泰山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從煉字角度:“鐘”,將大自然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割”,化靜為動,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4、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決眥”二字生動地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面前像著了迷似的,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好似裂開,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得更為形象鮮明。
5、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兩句寫出了泰山高大雄偉的特點,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只有努力戰(zhàn)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與喜悅。
7、這首詩寫景很有特色,請任選一個角度加以賞析。
示例一:這首詩寫景富有層次,從遠望到近望再到細望俯視,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神奇秀麗,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示例二:這首詩虛實相生,“造化鐘神秀”是虛寫,“陰陽割昏曉”是實寫,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神奇秀麗。
8、有人說尾聯(lián)中的“凌”字是全詩之神,請作簡要分析。
“凌”是登臨、登上的意思,這里寫出了詩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絕頂?shù)暮肋~之情,道出了詩人比泰山還要博大的胸懷和豪邁的氣度。
9、首聯(lián)寫遠望泰山的整體形象,頷聯(lián)寫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頸聯(lián)寫細望泰山的景物、詩人感受,尾聯(lián)寫俯視泰山想象心底的愿望。
三、《登飛來峰》王安石
1、請描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彼宫F(xiàn)的畫面。
一座千尋高的寶塔佇立在飛來峰上,看起來十分壯觀。每當雄雞報曉時,站在高高的寶塔上,就能看見太陽升起的壯美景象。
2、賞析“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這兩句詩虛實結(jié)合,第一句點明地點,并用“千尋”這一夸張的詞語寫千尋塔之高,是實寫。第二句寫在高塔上看到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進一步突出千尋塔之高,是虛寫。
3、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千尋”采用夸張的手法,極言千尋塔之高?!耙娙丈眰?cè)面寫古塔高聳,直入去霄,還是寫塔之高。
4、請說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彼N含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5、概括本首詩的主旨。
本詩通過描寫登飛來峰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6、簡要分析本首詩的寫景特點。
本首詩寫景與抒情緊密結(jié)合,所寫之景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實寫眼前景,又比喻當時的保守勢力。詩中的“最高層”字面指千尋塔的最高層,實指政治上的最高決策者?!凹t日”的燦爛圖景,象征詩人的美好前程。
7、“不畏”顯示出作者的自信,表達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8、“浮云”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比喻阻撓變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9、詩人登高遠望,似覺天地萬物皆可盡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10、王安石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政治抱負呢?
本詩表達了他對保守勢力的蔑視,以及要進入最高統(tǒng)治層,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
四、《游山西村》陸游
1、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渲染出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渲染出了農(nóng)家豐收后的歡樂氣氛。
2、“豐年留客足雞豚”中“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足”字不僅表現(xiàn)了菜肴豐足,而且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
3、頷聯(lián)描寫了情景?說說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頷聯(lián)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水環(huán)繞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難辨,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
哲理:只要人們正視現(xiàn)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fā)奮前進,那么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4、賞析“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句描寫了山西村山水環(huán)繞、花團錦簇的優(yōu)美風(fēng)光,又蘊含了人在困境中往往會出現(xiàn)新的希望和轉(zhuǎn)機的哲理。
5、賞析“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這兩句寫鄉(xiāng)村淳樸的民風(fēng)民俗,詩人對淳樸的鄉(xiāng)土風(fēng)俗的贊美,顯示出他對農(nóng)家生活的熱愛之情,也流露出對官場的厭惡之情。
6、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游覽之地戀戀不舍,對農(nóng)村生活十分熱愛。
7、從尾聯(lián)中,你能看到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一個熱愛家鄉(xiāng),與農(nóng)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
8.本詩的線索是游蹤,全詩句句緊扣“游”字來寫,層次分明。
9、寫出豐收的年景和農(nóng)民熱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10、描繪鄉(xiāng)村社日前夕熱鬧情景的句子是: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11、從該詩中產(chǎn)生的兩個成語是:山重水復(fù)、柳暗花明。
12、你認為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用這兩句詩?
(1)描繪山水美景時,因為這兩句詩可描繪出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的美景。
(2)面對困難時。蘊含哲理,不放棄希望,經(jīng)過努力,一定會有新出路,進入新天地。
五、《己亥雜詩》龔自珍
1、請描述首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情景。
我滿懷惆悵地離開京城,夕陽西下,更增無邊的離愁別緒,我舉起馬鞭向東一指,走向天涯。
2、詩歌首句是怎樣描寫“離愁”的?
用“浩蕩”表現(xiàn)“離愁”的廣闊無邊,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離愁”。
3、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畫面?
一片片花瓣飛離枝頭紛紛墜落,在那一叢叢花樹下堆積起來,化作紅粉香泥,養(yǎng)護新花新苗。
4、請你談?wù)剬Α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理解?(賞析)
詩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guān)心國家前途和命運。今天常用這兩句來贊頌犧牲自己、培養(yǎng)新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或為了美好事業(yè)勇于獻身的精神。
5、詩中共表露了詩人幾種心境?
全詩共四句,寫了三種心境,一是離別的憂傷,二是回歸的愉快,三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