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進士不讀《史記》
王士禎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②讀書時,有岸然③來者,則一老甲榜④也。問:“小兒讀何書?”以《史記》對。問:“何人所作?”曰:“太史公?!眴?:“太史公是何科進士?”曰:“漢太史,非今進士也?!彼烊喼?,不數(shù)行,輒棄去,曰:“亦不見佳⑤,讀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釋】①宋荔裳:宋琬,號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時對布政使(官職)的稱呼。②塾:學堂。③岸然:嚴肅的樣子。④甲榜:清朝科舉制度中進士的別稱。⑤佳:好的,美的。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以《史記》對______
(2)不數(shù)行____________
(3)遂取書閱之________
(4)輒棄去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漢太史,非今進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不見佳,讀之何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本文中的老甲榜是怎樣對待它的?(可以用原文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讓你聯(lián)想到哪種社會現(xiàn)象?讀后,你有什么收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回答(2)幾(3)于是(4)就
2.(1)太史公是漢代的太史,不是現(xiàn)在的進士。
(2)也不見得有什么好,讀它有什么用處呢?(意對即可)
3.遂取書閱之,不數(shù)行,輒棄去,曰:“亦不見佳,讀之何益?”(或:讀了沒幾行,就丟下,并且認為這書不見得好,讀了沒有好處。)
4.有些人自以為是,不懂裝懂,越發(fā)顯出自己才疏學淺、見識淺薄,而鬧出大笑話。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事,都不能不懂裝懂、自以為是,否則會貽笑大方。(意對即可)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