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jìn)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鮑叔既進(jìn)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腹珜嵄闭魃饺?,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選自《史記·管晏列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少時常與鮑叔牙游 游:交往
B.嘗與鮑叔賈 賈:做買賣
C.天下不多管仲之賢 多:多數(shù)
D.管仲富擬于公室 擬:類似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管仲善于為政的一組是( )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②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③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
④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⑤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
⑥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管仲年輕的時候,常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賢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終善遇之。
B.管仲曾侍奉齊國公子糾,公子小白立為桓公后,公子糾被殺,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會”以三個典型事例寫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D.鮑叔牙推薦了管仲,而管仲讓鮑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屬,這種行為遭
到了天下人的批評指責(zé)。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3分)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3分)
(3)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3分)
4.C ( 多,贊美。)
5.C ( ②句寫鮑叔牙對管仲很了解;③句寫鮑叔牙家的情況;⑥句寫齊國人對管仲的看法。)
6.D (不是管仲讓鮑叔牙做自己的下屬,是鮑叔牙自己愿意的,文章也沒有說天下人對他批評指責(zé)。)
7.(1)我曾經(jīng)多次做官多次被國君驅(qū)逐,鮑叔不認(rèn)為我不成器,知道我沒有遇到好時機。
(2)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給他們;百姓所反對的,就廢除掉。
(3)在柯地會盟,桓公想背棄和曹沫的盟約,管仲就使他信守盟約,諸侯們因此歸順齊國。
【參考譯文】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的時候,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賢能。管仲家貧,經(jīng)常占鮑叔的便宜,但鮑叔始終很好地對待他,不因為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隨后,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小白即位,做了齊桓公以后,公子糾被殺,管仲也被囚禁。鮑叔牙于是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齊國執(zhí)政,桓公因此而稱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安定,這都是管仲的智謀。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管仲說:“我當(dāng)初貧困時,曾經(jīng)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財利時自己總是多要一些,鮑叔并不認(rèn)為我貪心,(因為他)知道我家里貧窮。我曾經(jīng)替鮑叔謀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陷于窘境,鮑叔不認(rèn)為我愚笨,(因為他)知道時運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利。我曾經(jīng)多次做官多次被國君驅(qū)逐,鮑叔不認(rèn)為我不成器,知道我沒有遇到好時機。我曾多次作戰(zhàn),多次戰(zhàn)敗逃跑,但鮑叔不認(rèn)為我膽小,(因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贍養(yǎng)。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不認(rèn)為我沒有廉恥,(因為他)知道我不把小的過失看作是羞恥,而是把功名不顯揚于天下看作恥辱。生養(yǎng)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鮑叔推薦了管仲以后,自己卻情愿做管仲的下屬。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多數(shù)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稱贊管仲的才能,反而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管仲出任齊相執(zhí)政以后,憑借著小小的齊國在海濱的條件,流通貨物,積聚財富,使得國富兵強,與百姓同好惡。所以,他的說法是:“倉庫儲備充實了,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衣食豐足了,百姓才能分辨榮辱;國君的作為合乎了法度,六親才能團(tuán)結(jié)。”“不提倡禮義廉恥,國家就會滅亡。”“國家下達(dá)政令要像流水的源頭,政令要順著百姓的民心?!彼?,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給他們;百姓所反對的,就廢除掉。
管仲執(zhí)政的時候,善于把禍患轉(zhuǎn)化為吉祥,把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他重視分別事物的輕重緩急,慎重地權(quán)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齊桓公實際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襲擊蔡國,管仲就尋找借口攻打楚國,責(zé)備它沒有向周王室進(jìn)貢包茅?;腹珜嶋H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機讓燕國整頓召公時期的政教。在柯地會盟,桓公想背棄曹沫逼迫他訂立的盟約,管仲就順應(yīng)形勢勸他信守盟約,諸侯們因此歸順齊國。所以說:“懂得給予正是為了取得的道理,這是治理國家的法寶?!?
管仲富貴得可以跟國君相比擬,擁有三歸和反坫,齊國人卻不認(rèn)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齊國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諸侯國強大。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韋莊①
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
繡戶夜攢紅燭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卻愁宴罷青娥③散,揚子江頭月半斜。
【注】①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yīng)物的四代孫,五代前蜀詩人。韋莊曾經(jīng)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寫作此詩時正值黃巢兵亂。②吳娃:吳俗謂好女為娃。③青娥: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8.全詩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5分)
9.試分析尾聯(lián)的“愁”的具體內(nèi)容?(6分)
(二) 古詩歌鑒賞(11分)
8. 全詩主要采用了對比手法,整首詩作者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筆濃墨極寫閥閱之家窮奢極欲、歌舞夜宴的富貴氣象,而主旨卻在尾聯(lián),詩眼又濃重地點在一個“愁”字上。一“愁”三“滿”,首尾相應(yīng),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作用。三“滿”正是為了襯托出深“愁”。
9. 一愁黃巢兵亂國勢預(yù)頹;(為國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離散,自己身陷病痛無力自保;三愁當(dāng)權(quán)者紙醉金迷,不顧時局動蕩;四愁百姓飽受戰(zhàn)亂,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傷時,懷鄉(xiāng),憂國,憂民,盡在一個“愁”字中含蘊了。
【解析】
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解答時抓住第一聯(lián)“滿耳笙歌滿眼花”與第四聯(lián)“卻愁宴罷青娥散”這類情感明顯的句子就可以確定對比手法,然后還應(yīng)想到襯托這樣的術(shù)語。類似題解答時應(yīng)先明確手法,然后結(jié)合句子簡要分析,分析時要準(zhǔn)確理解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類題時易忽視對思想感情的概括,應(yīng)強化答題的規(guī)范性。
9.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抓住注釋中“莊曾經(jīng)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寫作此詩時正值黃巢兵亂”這一關(guān)鍵信息就可品讀出。
詩歌賞析:
詩題中的金陵,指潤州,即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稱鎮(zhèn)江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觀察使(治所潤州),其《鼓吹賦·序》云:“余往歲剖符金陵?!备?,對東道主周寶的敬稱,其時周寶為鎮(zhèn)潤州的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廳。此詩是詩人參加周寶的盛大宴會,有感而作。
起二句連用三個“滿”字,筆酣意深。滿耳的笙簫吹奏,滿眼的花容月貌,滿樓的紅粉佳麗,佩戴著炫目的珠寶翡翠,真比吳娃還美,若非仙宮似的富貴人家,不可能如此。
頷聯(lián)“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聯(lián)歌舞喧闐、花團(tuán)錦簇的豪華場面??稍娙私承莫氝\,以倒說出之,便覺語新意奇。本來神話中的仙境,人間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詩人卻倒過來說,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這樣的“人間富貴家”。淡淡一語,襯托出周寶府中驚人的豪奢。沈德潛評此詩時說:“只是說人間富貴,幾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說,頓然換境?!?
頸聯(lián)“攢”、“曳”二字絲絲入扣。雕飾精美的門庭,燈燭輝煌,像是紅燭夜市一般。歌女們翩翩起舞,彩衣像牽曳著碧空云霞。輕歌曼舞,輕盈搖曳之姿畢現(xiàn)?!耙箶€”益顯其滿堂燈火,“晴曳”更襯出錦繡華燦?!耙埂焙汀扒纭庇职阎軐氁挂岳^日、沉湎于歌舞聲色之中的場面寫了出來。
詩吟至此,已把爭妍斗艷、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寫到絕頂了,收筆幾乎難以為繼。而詩人別具心裁,毫鋒陡然轉(zhuǎn)到了宴會場外的靜夜遙天:“卻愁宴罷青娥散,揚子江頭月半斜。”一個“愁”字,點出了清醒的詩人并未被迷人的聲色所眩惑,而是別抱深沉的情懷。酒闌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揚子江頭,西望長安,北顧中原,兵戈滿天地,山河殘破,人何以堪。傷時,懷鄉(xiāng),憂國,憂民,盡在一個“愁”字中含蘊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實景,又寓微言。這時黃巢起義軍縱橫馳騁大半個中國,地方藩鎮(zhèn)如李克用等也擁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搖搖欲墜。只有東南半壁暫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寶卻整日沉湎酒色。這樣一個局面,正是殘月將落,良宵幾何。
全詩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筆濃墨極寫閥閱之家窮奢極欲、歌舞夜宴的富貴氣象,而主旨卻在尾聯(lián),詩眼又濃重地點在一個“愁”字上。一“愁”三“滿”,首尾相應(yīng),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作用。三“滿”正是為了襯托出深“愁”?!俺睢?,是這首詩通前徹后的中心軸線。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