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題
晏子諫殺燭鄒
景公好弋,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可?!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而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睌?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注:齊景公:春秋時(shí)代齊國國君。弋:將繩子系在箭上射。燭鄒:齊景公的臣仆。)
1.解釋下列句子劃線的意義。
(1)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 )
(2)是罪一也( )
2.給下列句子斷句
汝 為 吾 君 主 鳥 而 亡 之 是 罪 一 也 使 吾 君 以 鳥 之 故 而 殺 人 是罪 二 也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3.翻譯句子
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齊景公最初要?dú)T鄒,可聽了晏子的話后為什么不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這個(gè)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丟失
(2)這,此
2.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而殺人/是罪二也
3.讓諸侯聽到此事,會(huì)以為我們的國君看重鳥兒而輕視士人。
4.晏子委婉的勸誡,特別是“罪三”,使景公幡然悔悟,為了不背上“重鳥輕人”的罵名,所以不殺燭鄒了。
5.示例:凡事應(yīng)該從大局著想,不能輕率行事,否則會(huì)因小失大;/說話應(yīng)該注重技巧,講究藝術(shù),使人易于接受;/做人應(yīng)該知錯(cuò)能改。(意對即可)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