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8.這首詩是如何圍繞“尋”字展開思路的?請結合有關詩句簡要分析。(5分)
9.詩人并沒有尋到常山道人,但結尾為什么說“相對亦忘言”?請結合你對“禪意”的理解進行分析。(6分)
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時要聯系全詞詞句,聯系題目,準確把握。從題目上可以看出“尋”字是統(tǒng)領全詩的綱,由它引出常山道人的隱居環(huán)境。
【參考答案】
詩人沿路尋來,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門;(2分)然后,由遠及近,描繪道人隱居的環(huán)境,交代來訪不遇;(2分)詩人雨后看松色、尋水源,領略清新宜人的山中美景,處處體現“尋”字。(1分) 蘇州易優(yōu)吳老師初中語文高效提分(Tel:181-1815-9898)
9.【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能力。
【方法點撥】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特點與詩歌主旨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參考答案】
詩人希望通過訪晤常山道人來體會清寂、閑逸的“禪意”,(2分)他看到了白云繚繞水邊、芳草門前搖曳的道人居所,也欣賞到雨后松色青翠、山水清秀之景,(2分)雖尋訪不遇,但已然體會到寧靜、恬適的清趣,無需與道人再言“禪意”,自然也就“忘言”了。(2分)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