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奇怪,竟然是一直往下走。
參差不齊的石階,夾在突兀嶙峋的峭壁之中,朝望不見底的深谷延伸,兩邊時而鉆出一株已被無數(shù)路人摸得光滑了的樹桿。飄忽不定的霧氣,在密密的林間回蕩,只聽得那一路召喚我們的山泉,就在不遠(yuǎn)的石壁后、溪澗里嘩響,卻總也走不到頭,總也不見這座名山最最吸引人的所在——三疊泉。
過了觀瀑亭,石級便幾乎是垂直朝下。它們險峻陡削、不時變換方向,形成重疊的“之”字形,鋪向谷底。無論遠(yuǎn)來的游客怎樣在這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中途,氣喘吁吁的抱怨這艱難的旅程,咒罵那不肯輕易露面的廬山水神,石階總是默默無語,執(zhí)拗的要把人帶到四面是萬丈懸崖的深澗中去。
我知道,退路是決沒有的。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回到觀瀑亭去,便只能遠(yuǎn)遠(yuǎn)的欣賞三疊泉的雄姿,沒有銀河飛瀉的快感,沒有水珠迸濺的涼意,就像欣賞一幅風(fēng)景畫。看風(fēng)景畫,又何必千里迢迢來廬山呢?
廬山人說:“不到三疊泉,枉為廬山客?!?
既然已經(jīng)出征,又干嗎找退路呢?
可我仍然覺得奇怪,我到過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無一不是先向上攀援、攀登、向上走,才有藍(lán)天、白云、山峰、雄鷹
只有這三疊泉,一個勁朝下、朝下,望不見天頂,只有冉冉云霧,彌漫在我腳下,將我輕輕包圍、淹沒
“負(fù)弦波!”一位年輕的旅伴說。
“太好了!不過,似乎正弦波更能代表前進(jìn)的規(guī)律?”
簡單說,負(fù)弦波是從負(fù)極進(jìn)入正極;正弦波是從正極進(jìn)入負(fù)極。后者的波形符號是先上后下,而前者,恰恰相反。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人們不大容易相信,獲取最寶貴的東西有時并不在山頂,是嗎?”
“三年前我們曾去三疊泉,就是從石壁上爬下去的?!?
他指著對面的絕壁說。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從絕壁上尋找三疊泉,自然是沒有退路的。他們亦是走到走不下去時,才自己辟出一條路來
我們終于走進(jìn)那幅凝固的畫中來了。沐浴在霏霏雨霧之中,頓覺清涼。默默傾聽那奔騰不息的山泉無窮無盡的喧囂,細(xì)細(xì)體味這山、泉、林、霧終成一體的廬山在眾山之中獨一無二的含蓄美,似乎又尋到了一個新的角度,來審視廬山的真面目。
這罕見的三級瀑布,必是集幾千年日月之精華,才蘊含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和魄力從高山之巔一躍而下,完成這等雄偉的壯舉。我仰望這百丈銀練,覺得自己變渺小了而這種感受,卻只有走了那么險陡的一段“下坡路”,站在峽谷澗底才會得到的。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如果按原路回去,便一直是朝上走。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
1.理解“不到三疊泉,妄為廬山客”的含義。
2.“凝固的畫”指什么?為什么這么形容?
3.把文題改成《游三疊泉》好不好,為什么?
參考答案:
1.答:三疊泉是廬山中最最吸引人的所在,在這里可以體味到山.泉.樹.霧終成一體的廬山,感受它在眾山中獨一無二的含蓄美,這句話同時也隱含了探索三疊泉的勇氣和決心。
2.“凝固的畫”指在觀瀑布亭遠(yuǎn)遠(yuǎn)欣賞到的三疊泉雄姿的感覺。
說其“凝固”是因為在亭中管全沒有銀河飛瀉的快感,沒有水珠迸濺的涼意。
3.答:不好。因為全文始終緊扣“下”字,“下”字是這次游覽的特征,突出了“不到三疊泉,枉為廬山客”的探索的勇氣和決心,同時又突出了“獲取最寶貴的東西有時并不在山頂”的決心;而改成“游三疊泉”就無法與文意相扣了。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學(xué)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xùn)</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