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恥
[清]顧炎武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泵献釉?:“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彼匀徽?,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論!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jié);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恥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如果到了這種地步,那么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沒有一樣不會到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道理呢?然而在這四者之間,恥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么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泵献诱f:“恥對于人關(guān)系大極了,那些搞詭計耍奸巧的人,恥對他們是無用的?!边@樣說的原因,是人若不廉潔,直到違犯禮義,其根源都產(chǎn)生在無恥上。因此士大夫的無恥,可謂國恥?!?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歲寒,雞鳴不已于風雨,彼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蔽釙r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而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2詩人之意,彼閹然媚于世者,能無愧哉!
【我考察自三代以后,社會和道德日益衰微,人們拋棄禮義和廉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是松柏在寒冬也不會不凋零,公雞也不會在風雨中停止啼鳴,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國家也不是沒有獨見清醒的人啊!不久前讀到《顏氏家訓》上說:“齊朝一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已十七歲,頗能寫點文書之類,教他講鮮卑話,及學彈琵琶,漸漸要他通曉,用這些來侍候公卿,處處受到寵愛?!蔽耶敃r低頭不答。此人教育兒子的方法真是怪異啊!倘若憑這本領(lǐng)做到卿相,(我)也不希望你們這樣做。”哎!顏之推不得已而在亂世中做官,尚且能說這樣的話,還有《小宛》詩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獻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慚愧嗎?】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羅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務,廉恥者士人之美節(jié);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
【羅仲素說:教化是朝廷首要的大事,廉恥是士人優(yōu)良的節(jié)操;風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天下才有良好風氣習俗?!?
古人治軍之道,未有不本于廉恥者。《吳子》曰:“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zhàn),在小足以守矣?!薄段究澴印费?:“國必有慈孝廉恥之俗,則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對武王:“將有三勝,一曰禮將,二曰力將,三曰止欲將?!薄逗鬂h書》: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羌豪帥感奐恩德,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遺金璩八枚,奐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毕ひ越瘃R還之。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威化大行”。嗚呼!自古以來,邊事之敗,有不始于貪求者哉? (選自《古文觀止》,有刪改)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古人治軍的原則,沒有不以廉恥為本的?!秴亲印氛f:“凡是統(tǒng)治國家和管理軍隊,一定要用禮節(jié)教化軍民,用節(jié)義勉勵他們,讓他們懂得羞恥。人有了羞恥,從大處講就能攻戰(zhàn),從小處講就能守節(jié)了?!薄段究澴印氛f:“國家一定要有慈孝廉恥的習俗,才可以用犧牲去換得生存。”而太公望對答武王說:“有三種能取勝的將士,一是知禮的將士,二是有勇力的將士,三是能克制貪欲的將士?!薄逗鬂h書》記載:張奐任安定屬國都尉,“羌族首領(lǐng)感激他的恩德,獻上二十匹馬,先零族酋長又贈送他八枚金環(huán),張奐一起收下,召喚主簿在羌族眾人面前,把酒灑在地上發(fā)誓:“即使送我的馬羊群那樣多,我也不讓它們進馬廄;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進口袋。”把金環(huán)和馬全部退還。羌人性格重視財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個都尉都貪圖財物,被羌人怨恨,直到張奐正直廉潔,威望教化盛行?!卑?!自古以來,邊疆局勢敗壞,有不從貪求財物開始的嗎?】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注釋】①之推:即顏之推。②《詩經(jīng)·小宛》?!缎⊥稹穭駥藗?“各敬爾儀,天命不又?!?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對現(xiàn)實政治的理智反思。
——(文言文閱讀理解)《廉恥 [清]顧炎武》閱讀答案及翻譯,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