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19分)
鄭遨,字云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學,敏于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欲攜其妻、子與俱隱,其妻不從,遨乃入少室山為道士。其妻數(shù)以書勸遨還家,輒投之于火,后聞其妻、子卒,一慟而止。遨與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貴顯,欲以祿遨,遨不顧,后振得罪南竄,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聞?wù)咭娓咂湫?。
其后,遨聞華山有五粒松,脂淪入地,千歲化為藥,能去三尸,因徙居華陰,欲求之。與道士李道殷、羅隱之友善,世目以為三高士。遨種田,隱之賣藥以自給,道殷有釣魚術(shù),鉤而不餌,又能化石為金,遨嘗驗其信然,而不之求也。節(jié)度使劉遂凝數(shù)以寶貨遺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時以左拾遺、晉高祖時以諫議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賜號為逍遙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遨之節(jié)高矣,遭亂世不污于榮利,至棄妻、子不顧而去,豈寶,至或圖寫其形,玩于屋壁,其跡雖遠而其名愈彰,與乎石門之徒異矣。與遨同時張薦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學游河朔,后去為道士,通老子、莊周之說。高祖召見,問“道家可以治國乎?”對曰:“道也者,妙萬物而為言,得其極者,尸居衽席之間可以治天地也?!备咦娲笃溲?,延入內(nèi)殿講《道德經(jīng)》,拜以為師。薦明聞宮中奉時鼓,曰:“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萬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备咦嫔浦?,賜號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終。
(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隱逸傳》)
4.下列各句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A.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 字:書法
B.因徙居華陰,欲求之 因: 因為
C.至或圖寫其形,玩于壁屋 寫:描摹
D.與乎石門之徒異矣 徒:門徒
5.下列各句,均能說明鄭遨“節(jié)高”的一組是(3分)
?、馘凵俸脤W,敏于文辭
?、诤舐勂拮幼?,一慟而止
?、塾缘撳?,遨不顧
?、芄?jié)度使劉遂凝數(shù)以寶貨遺之,遨一不受
⑤遭亂世不污于榮利
?、奕诲酆蔑嬀妻钠?,時時為詩章落人間
A.①②⑥ B.②②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遨年輕時好學能文,后來考進士卻落第了,又恰逢社會動蕩,于是隱居山林,當了道士。
B.鄭遨與道士李道殷、羅隱交情深厚,三人雖屢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潔之士。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C.鄭遨隱居山林,但經(jīng)常有詩稿散落民間,人們對這些詩稿珍愛有加,甚至把它們謄寫在絲絹上,作為饋贈佳品。
D.張薦明與鄭遨同為當時著名的隱士,他曾喜好儒學,后來則一心崇奉道家學說,他認為道家學說對治國大有裨益。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后振得罪南竄,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聞?wù)咭娓咂湫?。(4分)
?。?)遨嘗驗其信然,而不之求也。(3分)
(3)高祖大其言,延入內(nèi)殿講《道德經(jīng)》,拜以為師。(3分)
——(文言文閱讀理解)《鄭遨,字云叟》閱讀答案及譯文,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