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元儲粟,生生①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史,脫然有懷,求之靡途②。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③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④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⑤。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⑥,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⑦。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
【注釋]①生生:維持生計。②靡途:沒有門路。③家叔:指陶夔,曾任大常卿。④風波:指軍閥混戰(zhàn)。⑤歸歟之情:回去的心情。⑥一稔(rěn):公田收獲一次。稔,谷物成熟。⑦乙巳歲:晉安帝義熙元年。 <a hrEf=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1.html/>蘇州易優(yōu)初中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7.下列句中的“以” 與“家叔以余貧苦” 的“以” 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B.扶蘇以數(shù)諫故
C.策之不以其道 D.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8.對文段中的人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
A.陶淵明幼時家窮且孩子多,生計維艱,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下產(chǎn)生過出去做個小官的念頭。
B.由于當時社會動蕩,陶淵明不想遠離家門做官,表明了官道并非他的追求。
C.在彭澤為官沒多少天,就想家了,反映了他不求上進的工作作風。
D.后來嫁給程氏的妹妹去世,趕緊棄官奔喪去了,是因為他十分重視親情。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①幼稚盈室( )②會有四方之事( )
?、圻`己交?。?)④皆口腹自役( )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易優(yōu)語文題庫,同步教材,真題演練,提分就是快 https://cs.euzW.net
?。?)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2分)
譯:
?。?)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2分)
譯:
參考答案:
7.B
8.C
9.①滿 ②恰逢 ③困苦 ④差使
10.⑴彭澤縣離開家鄉(xiāng)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釀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來。⑵于是感到煩惱,激動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譯文:我的家境貧困,耕種田地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經(jīng)常沒有存糧,找不到維持生計的辦法。親戚朋友多勸我出去做個小官,自己心里也產(chǎn)生了這種念頭,但苦于沒有門路。剛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長官都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因為看到我貧苦就加以推薦,于是被任命為小城的官吏。這時戰(zhàn)亂沒有平息,心里害怕遠地的差使。彭澤縣離家長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釀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來。但過了沒幾天,思念田園歸鄉(xiāng)的念頭就產(chǎn)生了。為什么呢?因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會勉強做作;饑凍雖是急迫之事,但違背自己本心就會使人感到十分痛苦。雖然自己曾經(jīng)做過官,但都是為生活所驅使;于是感到煩惱,激動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還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裝連夜離去。不久,嫁給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著前去奔喪,就自己棄官離職了。從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針對這件事情來抒發(fā)自己心里的情意,給這篇文章命名為《歸去來兮》。時在乙巳年十一月。
<a hrEf=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1.html/>蘇州易優(yōu)初中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文言文閱讀理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閱讀答案及翻譯,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載請注明出處。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