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這句話是多么的美妙啊!的確,人往往就是悲劇,一個永遠沒有盡頭的悲劇。
一
“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把人不當作人來看的悲劇,尤其是那些女人。
盡管中國的古典文學也塑造了許多美麗的女性形象,但數(shù)來數(shù)去,境界最高的也就是那些敢于去爭取自己幸福的可愛形象;其次也只是那些被蹂躪后讓人去憐憫的形象;再者就是那些任人蹂躪的對象,通俗一點就是“艷詩”中的“女一號”……
可封建社會總是不可理喻,畢竟一個兩個女性的“反抗”是不能代表那些絕大部分被當成畜牲一般的女性。殘酷也就注定會深深烙在骨子里,一輩子都無法抹去。就我們現(xiàn)在這些“90年代后”來看是再清楚不過了,壓迫和奴役女性數(shù)千年的,并不是男人,而是那個“會吃人”的制度。我不禁在想,在那個等級、身份差異很大的年代,沒有一個男人不是夫權主義的執(zhí)行者,大男子主義的發(fā)揚者;沒有一個男人會把自己看得和婦人一樣平等。他們把女人視為玩物、工具、甚至是寵物,罵她們是“賤人”,而歷史是明確的,女人的解放并不可避免的與男人那種賤視女人的態(tài)度和虐殺女人靈魂的思想發(fā)生了無法調和的沖突。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再坐下來品茗那句“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不難發(fā)現(xiàn),是否有價值才是注定會不會上演悲劇的根本依據。如果說女人是男人的玩物,她們的毀滅至多不過是得到幾聲不痛不癢的嘆息,而這些由男人發(fā)出的嘆息并不會包含著那種愛憐的情感,有的大概只是“玩意未消”罷了!
二
俗話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然而在這個世間也有一些“伯樂”,他們去尋找自己的“千里良駒”。
世間先有曹雪芹,然后有賈寶玉。賈寶玉的出世,注定要開始了一場變革——人性的變革。賈寶玉從宏觀意義上來講,可以說是個“多情”的人,但他并不像西門慶那樣去野獸般的霸占,也不會是納蘭容若那種“多情至癡”的人可以比擬的。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他應該是封建女性在殘酷悲劇中覺悟的產物,更準確地說是那些辛酸的悲劇淚水來釀造的酒,一杯充滿了滄桑、辛酸的酒。
想到這,我開始把他的那種思想與“五四”時期的那些腦子里總幻想著“莎菲式”的女性掛鉤起來。
我很崇拜賈寶玉,因為他很了不起,在到處充滿悲劇的封建婚姻,嚴厲的封建禮教,甚至是在那赤裸裸的封建暴力中茍活著,并爭取到了難得的自由,是了不起的。那種就我們現(xiàn)在看來是多么膚淺可笑的自由,在當時是相當可貴的,難得的。說實際一點,他大概就是曹雪芹理想社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解放婦女的男性吧?
賈寶玉對女性的判斷,不是用理性的知識來判斷,而是用他自身的一種體驗,他理解甚至清楚在這個腐朽、黑暗的封建社會中,男人那種存在了幾千年的腐朽思想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他厭惡這種思想,就像我們厭惡壞人一樣。因為在他的情感價值觀中,“善”就是塑造人性的根本,而現(xiàn)實的男性根本無法滿足他的情感價值觀,轉而他把最后的情感放在還未顯現(xiàn)本性的女性身上,去探索,尋覓他情感價值觀中的人。他的選擇也為他選擇了后人對他評價的路線。他沒有錯,美麗的人性的確能塑造他情感中的那種人。但在他感到人性無可救藥的同時,他只有選擇毀滅,去毀滅他理想中的人性。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可讓讀過歷史的我們看來,當時的“人性正在覺醒、進步”。而他做為一個封建社會末期孕育的“人性新胎”并沒有,甚至沒有辦法去留意人性的漫延和擴散……這就是他的可悲。
三
有價值的東西在毀滅的過程中,也產生了悲劇……封建社會的發(fā)展,也許是一種人性的發(fā)展吧!
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作文點評、作文精批、作文修改潤色,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