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作文素材——哲理故事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一百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為什么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從一場戲說起。
有一天臺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帶了八十五歲的父親去聽。從小聽他唱“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淺水龍,困在了沙灘……”老人想必喜歡。
遙遠的十世紀,宋朝漢人和遼國胡人在荒涼的戰(zhàn)場上連年交戰(zhàn)。楊四郎家人一一壯烈陣亡,自己被敵人俘虜,娶了敵人的公主。在異域茍活十五年。鐵鏡公主聰慧而善良,異鄉(xiāng)對兒女已是故鄉(xiāng),但四郎對母親的思念無法遏止。悲劇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jié)摶厮螤I探望老母的片刻。身處在“漢賊不兩立”的政治斗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沖突之間,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失聲痛哭:“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
蘇州語文作文閱讀培訓,就來易優(yōu)作文 www.zequeka.cn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fā)現(xiàn)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父親十六歲那年,在湖南衡山鄉(xiāng)下,挑了兩個空竹簍到市場去,準備幫母親買菜。路上碰見國民黨政府招兵。這個十六歲的少年放下竹簍就跟著去了。此后在戰(zhàn)爭的炮火聲中輾轉流離。在兩岸的斗爭對峙中倉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見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
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緊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遞紙巾。
然后我發(fā)現(xiàn),流淚的不止他。斜出去前一兩排,一位白發(fā)老人也在拭淚。隔座陪伴的中年兒子遞過紙巾后,將一只手環(huán)抱著老人瘦弱的肩膀。
謝幕以后,人們紛紛站起來。我才發(fā)現(xiàn),四周多的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家。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他們不說話,因為眼里還有淚光。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認識,但是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沉默中仿佛已經交換了一組密碼。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人們正要各奔東西,但是在那個當下,在那一個空間,這些互不相識的人變成了一個關系緊密、溫情脈脈的群體。 易優(yōu)作文,蘇州作文培訓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 www.zequeka.cn
在那以后,我陪父親去聽過好幾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會遇見父老們和他們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場靈魂的洗滌、感情的療傷、社區(qū)的禮拜。
從《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頂似的發(fā)覺,是的,我懂了為什么《俄狄浦斯》能在星空下演兩千年仍讓人震撼,為什么《李爾王》在四百年后仍讓人感動。
文化,或者說,藝術,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義。少小離家老大失鄉(xiāng)的老兵們。從四郎的命運里認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處境,認出了處境中的殘酷和荒謬,而且,四郎的語言——“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為他拔出了深深扎進肉里的自責和痛苦。藝術像一塊蘸了藥水的紗布,輕輕擦拭他靈魂深處從未愈合的傷口。
文化藝術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他發(fā)現(xiàn)。他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的經驗,他的痛苦和喜悅,是一種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孤立的個人因而產生歸屬感。 小學作文輔導,蘇州中考作文培訓,易優(yōu)作文輔導 www.zequeka.cn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而公民社會,因為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為它最重要的黏合劑。
——作文培訓、作文輔導,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