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吳文英
五更櫪馬靜無聲。鄰雞猶怕驚。日華平曉弄春明。暮寒愁翳生。 新歲夢,去年情。殘宵半酒醒。春風(fēng)無定落梅輕。斷鴻長短亭。
[作者介紹]: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注釋]:作者:佚名 此詞托為惜春,實際上抒寫作者與一位戀人訣別的情事,其本事已不可考。 上片從惜春寫起。開頭三句,寫春事闌珊。詞首句起勢不凡,為全篇定下了感恨的基調(diào)。以下三句,以夸張的手法,發(fā)出了留春無計的感嘆:山崖再高,也難以阻擋春光匆匆離去的腳步;榆錢再多,也無法喚得春神的回眸眷顧。其間借“榆錢”而拈出“難買”,自然熨貼,堪稱妙筆。“梅花”二句,以梅花寄恨,將惜春之情推向縱深。梅花本是報春使者,凌寒獨放于百花之前,春華爛漫時與梅花作別,似乎還是左近的事,但曾幾何時,它已果實盈枝了。“結(jié)子滿枝頭”暗用了一個故事:相傳杜牧游湖州時看中一少女,與其母約定十年之內(nèi)來娶。過十四年,杜牧出為湖州刺史,訪該女,則已出嫁并生有兩子。杜牧悵然為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耧L(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作者化用這個典故,借以透出他傷春的個中消息。歇拍二句,便進一步揭出了這層底蘊:那垂楊畫橋,柳灣蘭舟,曾是他與情人幽會之所,此時風(fēng)景依舊,但唯余一泓綠水,柳下無人系舟,當(dāng)然再也看不到她的倩影芳姿了。以上,詞人采用多種藝術(shù)手法,將離情別緒融化于物象中,頗具深婉曲折之妙。 過片四句,連用兩個比喻,感嘆明如流水,往事絕無重現(xiàn)的可能?!案菜y收”,這句成語出于《后漢書》,原本是就軍國大事說的,后來用以比喻夫妻關(guān)系斷絕無法恢復(fù)此處借以喻指自己與戀人相訣、歡情不再的悲哀,將上片離恨再加強化。下面就進一步展開抒寫這種復(fù)雜痛苦的心情。“憑畫欄”三句,寫詞人由于心境不佳,想憑欄眺望,以舒愁懷,但觸目都是足以惹起春愁的景物,因此他不再憑欄而走入樓內(nèi)?!皷|風(fēng)”兩句寫詞人轉(zhuǎn)頭不看觸目傷心的殘春景色,但它還是追蹤而至。那吹花攪絮的東風(fēng),到傍晚更來得厲害,把落花柳絮直卷入書樓,有心再來撩惹了。結(jié)尾兩句構(gòu)思奇特,以擬人和問句的形式,將燕子成雙的物象與主人公的孤單悲苦加以對比映襯,淋漓盡致地刻劃出主人公愈怕外物引發(fā)春愁愈無法回避的痛苦境地。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評析]:
[關(guān)鍵詞]:孤獨,飲酒,春節(jié)
《醉桃源·元日》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