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黃庭堅
舞鬟娟好。白發(fā)黃花帽。醉任旁觀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纏頭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作者介紹]: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注釋]:作者:佚名 此為懷人詞,是作者清明節(jié)之前登臨舊游之地時所作。全詞采用白描手法,以真摯深切的情感和淺近平實的語言,于字里行間傳達出無限深情。 上片起首三句追憶往日的一次游宴?!澳陼r”即當年。具體時間從下文得知,也是清明節(jié)日。三句同用“年時”二字開頭,雄渾剛勁,新穎別致。以后兩句卻筆頭一轉,寫眼前之景:此時快到清明時節(jié),又是春光明媚的時候,地點也是從前登臨的地方,舊地重游,景色如昔,可是往日的酒伴此時卻遠地作客,不能同一起游宴了。撫今追昔,于是引起了對同游者的懷思。 過片則是通過這件事生發(fā)出來的感慨。作者首先慨嘆歲月如過眼云煙,大好時光,轉眼就過去了?!跋肭皻g、盡成陳跡”緊承上句而來:任何人都曾有過歡樂賞心的事,但事過境遷,良辰不再,往日的歡快事,回頭來看就已是陳舊的痕跡。語本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睅拙洹暗桥R恨無語”中的“登臨”處所本是舊游之地,即上片第二句所說的“年時去處”:“無語”是由于“年時酒伴”已“天涯為客”,已沒有互吐衷腸的人。一個“恨”字,不僅是說恨找不到投契的朋友交談,同時也恨“過眼光陰難再得”。結句“把闌干暗拍”,是“恨”的表現(xiàn)形式,當作者憑倚闌桿,萬千思緒涌上心頭,滿腔幽恨無可發(fā)泄之際,只能暗拍闌干聊自排遣。此詞以動作描寫作法,活畫出一個心情苦悶的文人形象。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評析]: 此作以囁嚅獨語的方式,表達一種惜春戀春的真情摯意。自問自答,一往情深。在問答中,波瀾回環(huán)地畫出春的腳步和形神。上片欲喚春歸來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藝術地強化了詩意的穿透力。下片寫向黃鸝詢問,而黃鸝無語,且因風而逝。又一童話的聯(lián)想,傳達出一個永無答案之謎。暗示傷春的永無慰藉,表現(xiàn)出傷春是人類終極煩惱這么一個主題。有情與無情的對立和童趣的想象與聯(lián)想,是此作美學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現(xiàn),是此作成功的奧秘。
[關鍵詞]:
《清平樂》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