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阿嬌怨
唐·劉禹錫
望見葳蕤舉翠華,
試開金屋掃庭花。
須臾宮女傳來信,
云幸平陽公主家。
注釋注釋:劉禹錫的詩歌以精煉含蓄著稱。
《阿嬌怨》在體現(xiàn)這一藝術(shù)特色方面,
比較典型。
據(jù)《漢武故事》記載,
武帝幼年為膠東王時,
就喜歡阿嬌,
曾對阿嬌之母長公主說:“若得阿嬌作婦,
當作金屋貯之。
”阿嬌當了武帝的皇后(稱陳皇后)以后,
擅寵驕貴,
但十余年無子。
平陽公主進歌伎衛(wèi)子夫得幸生子,
阿嬌見疏,
恚憤欲死。
劉禹錫這首詩,
追尋前事,
摹寫阿嬌當日望幸不至的哀怨情狀,
并寄予深切的同情。
全詩很短。
劈頭就以“望”字領(lǐng)起:“望見葳蕤舉翠華”。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阿嬌望幸心切,
遣宮女時刻伺察武帝動靜。
宮女不能接近武帝近衛(wèi),
只能機靈地守候遙望。
她深知皇后心情,
所以一見皇帝的儀仗──裝著羽飾(即葳蕤)的翠華之旗舉動,
便趕緊回來報信。
“試開金屋掃庭花”,
集中寫阿嬌聽到消息后的反應(yīng)。
她吩咐宮女打開金屋,
掃除庭前落花。
“開”、“掃”兩字下得精妙,
可以使人想象到誓貯阿嬌的金屋之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以及滿庭落花堆積的情景,
顯示出一個失寵皇后的典型環(huán)境。
“試”字尤妙。
清代詩論家徐增細加品味后指出:“是言不開殿掃花,
恐其即來;開殿掃花,
又恐其不來。
且試開一開,
試掃一掃看。
此一字摹寫驟然景況如見,
當嘔血十年,
勿輕讀去也。
”(《而庵說唐詩》卷十一)“須臾宮女傳來信”為全詩最緊張語。 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優(yōu)秀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須臾”兩字應(yīng)理解為從阿嬌心中道出方覺味濃。
阿嬌正在暗自思忖,
宮女忽又第二次來報。
“須臾”之間,
會有什么變化呢?阿嬌此時思想上急于想聽,
卻又十分怕聽;十分怕聽,
卻又不能不聽。
這種復雜的心理變化,
都包含在“須臾”兩字之中。
末句“言幸平陽公主家”,
以宮女的妙對作結(jié),
不正面寫阿嬌之怨,
而怨字已深入骨髓。
徐增認為“言”字中“有無限意思煩難在”(引同上)。
細繹詩意,
確實如此。
對于宮女來說,
帝來幸,
好說;帝不來幸,
不好說。
帝幸別處,
猶好說;帝幸衛(wèi)子夫家,
便不好說。
不好說而又不能不說,
煞是難對。
聰明的宮女經(jīng)過思考以后,
決定說帝幸平陽公主家,
而不說幸衛(wèi)子夫處。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這是因為平陽公主雖為阿嬌不喜之人,
但她與武帝畢竟是姊弟關(guān)系,
說出來不致過份刺痛阿嬌怨妒之心;且衛(wèi)子夫因平陽公主而得幸,
故借平陽公主為說,
阿嬌心中也已有數(shù),
即使明知是謊,
也不致追究。
一個“言”字,
充分突出了宮女的隨機應(yīng)變和善于圓轉(zhuǎn)。
而宮女這樣做,
正說明了阿嬌的怨悵和恚憤,
已經(jīng)到了不堪承受的地步。
至于阿嬌怨悵的具體情狀,
前人描寫已多,
如相傳為司馬相如所作的《長門賦》云:“日黃昏而望絕兮,
悵獨托于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
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變調(diào)兮,
奏愁思之不可長……”與本詩并讀,
愈能見出本詩“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的韻致。
(吳汝煜)出處全唐詩:卷20_97
(唐樂府)相和歌辭·阿嬌怨(劉禹錫)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關(guān)鍵詞:劉禹錫,相和歌辭·阿嬌怨,唐詩,劉禹錫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