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釋注解:1、深:暗。
2、長河:銀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
只能見到碧色的海,
深藍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韻譯: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評析:就內(nèi)容而論,
這是一首詠嫦娥的詩。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
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
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托,
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
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我們姑且當作歌詠幽居寂處,
終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論,
著實寫得貼情貼理。
語言含蘊,
情調(diào)感傷。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勛中國與月亮有關(guān)的神話中,
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膾炙人口,
且又家喻戶曉。
中國文學作品里,
也有很多文人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做為寫作題材,
其中尤以李商隱的〈嫦娥〉詩最具代表性。
李商隱字義山,
是晚唐的代表詩人,
才學兼具,
卻多愁善感,
二十多歲便考取進士,
他原來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負,
但一生之中卻被政治派別和感情的痛苦所糾纏,
以致于抑郁不得志,
而造成他感傷憂郁的性格。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
正是唐代牛、李兩派排擠傾軋最激烈的時候,
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绹考取進士,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后與李派王茂元的女兒結(jié)婚,
婚后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但不久王夫人死了,
他非常感傷。
政治上的沖突,
情感上的失落,
使他的詩呈現(xiàn)憂愁悲傷的情調(diào)。
這首詩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為題材,
襯托詩人身心兩方面的寂寞孤單。
云母是一種很珍貴的礦石,
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體,
可以透光,
古人拿來做鏡屏,
或屏風上的裝飾品。
屏風是古人陳設(shè)于室內(nèi),
用以擋風或遮蔽的用具。
這首詩中的屏風用云母裝飾,
可見很精美細致,
「燭影深」是指屏風后面透出來的燭光,
詩人用「深」字形容燭光映在屏風上的燭影,
讓人覺得屏風后面的屋子很幽深。
屋子的主人,
在幽深的屋內(nèi),
望向窗外,
只見「長河漸落曉星沉」。
長河指銀河,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又叫天河,
是由大量恒星構(gòu)成的星系,
在晴天的夜空,
呈銀白色帶狀。
曉星即晨星,
詩人在屋子里望見窗外天空中長河逐漸疏落,
晨星也逐漸稀微了,
他必定是整晚沒有睡覺。
什么事使他長夜無眠,
一個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長河漸落,
看曉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獨寂寞的心情沒有辦法排解吧!
所以當他望向夜空的時候,
很自然便會聯(lián)想到月中的嫦娥,
詩人便一廂情愿的寫到「嫦娥應悔偷靈」,
也許暗中也透露自己對以失落感情的悔恨,
寫來深情感人。
關(guān)于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的神話,
古書中有很多的記載,
日人白川靜先生曾綜合各家的說法加以整理歸納。
后羿,
有些書稱他為后羿,
是一位英勇且善于射箭的天神。
嫦娥又叫姮娥,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是后羿的妻子,
他原本是天上的女神,
和月亮女神常羲在傳說上有些關(guān)系。
故事發(fā)生在唐堯時代,
曾經(jīng)有九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
造成嚴重的的旱災,
給賢能愛民的堯帶來極大的憂愁煩惱,
堯每天向天帝帝俊禱告,
請求天地為人民解除這個災害。
十個太陽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
他們原來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
每天由母親羲和駕車護送一個太陽到天空值班,
但日子久了,
千百萬年都如此輪流值班,
他們覺得很乏味,
便私下商議第二天早晨轟的一聲全跑出來,
不理會羲和媽媽在車上大聲呼喚,
頑皮的太陽覺得這樣很好玩,
便每天都結(jié)伴出來,
不愿分開。
大地受不了十個太陽炎熱的烘烤,
植物枯死,
野獸也四處侵害人民,
人民或熱死,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或餓死,
或被野獸吃掉,
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帶著一張紅色的弓,
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幫助堯解決難題,
因為十個太陽都是天帝的兒子,
天帝只讓后羿裝個樣子嚇一嚇十個太陽,
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個太陽。
后羿帶著妻子嫦娥降到凡間,
看到愁苦的堯,
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憐人民,
他們聽到天神后羿下凡間,
都高興得聚集在王城的廣場上,
大聲吶喊歡呼,
請求后羿替他們誅除惡害。
后羿憐憫可憐的人民,
痛恨太陽逞威,
于是再也無法顧到天帝的囑咐,
只是對太陽擺個樣子,
嚇嚇他們,
后羿決定把這些太陽收拾下來,
免得他們將來又出來搗蛋。
于是后羿走到廣場中間,
從肩上拿下紅色的弓,
取出白色的箭,
搭上箭,
拉滿弓,
對準天上,
咻!
咻!
射下幾個太陽,
氣溫也頓然涼爽了些。
這時堯忽然想起太陽對人民也有大功,
不能全射下來,
于是令人暗中從后羿的箭囊取走一枝箭,
所以天空還剩下一個太陽。
后羿以為自己立了大功,
天帝一定會很高興,
沒想到天帝很生氣后羿射殺了他九個兒子,
便革除他的神籍,
嫦娥也連帶受到處分,
從此二人便住在凡間。
后羿和嫦娥夫妻間的感情,
原來很好,
但嫦娥受到丈夫連累,
使她由天上的仙女降為人間的凡人,
心中有很多悲愁煩惱,
時常抱怨并責怪后羿,
兩個人感情便有了裂痕。
嫦娥傷心不能再回到天上,
更害怕將來死了以后要到陰間和鬼魂住在一起,
后羿也不愿意死后到陰間過那種愁慘陰暗的生活,
他聽說在昆侖山的西方,
有一個神人,
名叫西王母,
藏有不死的藥,
吃了這藥,
便可以長生不死,
于是決定到昆侖山,
請求西王母送他不死的良藥。
西王母對于為人民除大害的英雄后羿,
被開除神籍的遭遇非常同情,
便送后羿不死的藥,
并告訴后羿,
這些藥如果他們夫妻兩人分著吃,
便可以長生不死如果一個吃了可以升天成神,
并囑付后羿好好收藏,
因為除此之外,
長生不死的藥再也沒有了。
后羿高高興興的帶著藥回家,
把事情的經(jīng)過一五一十的告訴嫦娥,
并把藥交給嫦娥保管,
準備選一個美麗的日子,
夫妻一起吃,
在凡間過著長生不死的恩愛生活,
也不比回到天上差。
但自私的嫦娥卻不這么想,
她認為自己原是天上的仙女,
受到丈夫連累才被留在凡間,
于是便趁著后羿出門的時候,
一個人偷偷的把藥全吃了,
飛到月宮去。
后羿回來后,
發(fā)現(xiàn)嫦娥不見了,
地上留著一個空瓶子,
他知道他的妻子背棄他,
單獨回到天上,
從此之后,
后羿變得暴躁易怒,
后來被家臣逢蒙設(shè)計殺害。
后羿死后,
人民為了紀念他的功德,
奉他作完布神,
供奉家中誅邪除怪。
嫦娥升上月宮,
從此一個人過著孤獨寂寞的日子,
所以李商隱在詩里面才會寫到「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記錄這一段蒼涼而美麗的神話故事。
http://cls.admin.yzu.edu.tw/300/ALL/story/story.htm「羅鳳珠老師撰寫」 -------------------------------這首詩題為“嫦娥”,
實際上抒寫的是處境孤寂的主人公對于環(huán)境的感受和心靈獨白。
前兩句描繪主人公的環(huán)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內(nèi),
燭光越來越黯淡,
云母屏風上籠罩著一層深深的暗影,
越發(fā)顯出居室的空寂清冷,
透露出主人公在長夜獨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
銀河逐漸西移垂地,
牛郎、織女隔河遙望,
本來也許可以給獨處孤室的不寐者帶來一些遐想,
而現(xiàn)在這一派銀河即將消失。
那點綴著空曠天宇的寥落晨星,
仿佛默默無言地陪伴著一輪孤月,
也陪伴著永夜不寐者,
現(xiàn)在連這最后的伴侶也行將隱沒。
“沉”字正逼真地描繪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動態(tài),
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漸沉下去。
“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
表明時間已到將曉未曉之際,
著一“漸”字,
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
面對冷屏殘燭、青天孤月,
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盡管這里沒有對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寫刻畫,
但借助于環(huán)境氛圍的渲染,
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圍的意緒卻幾乎可以觸摸到。
在寂寥的長夜,
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輪明月。
看到明月,
也自然會聯(lián)想起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仙子──嫦娥。
據(jù)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
因為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不死藥,
飛奔到月宮,
成了仙子。
“嫦娥孤棲與誰鄰?”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
這孤居廣寒宮殿、寂寞無伴的嫦娥,
其處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嗎?于是,
不禁從心底涌出這樣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吃了不死藥,
以致年年夜夜,
幽居月宮,
面對碧海青天,
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
“應悔”是揣度之詞,
這揣度正表現(xiàn)出一種同病相憐、同心相應的感情。
由于有前兩句的描繪渲染,
這“應”字就顯得水到渠成,
自然合理。
因此,
后兩句與其說是對嫦娥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
不如說是主人公寂寞的心靈獨白。
這位寂處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詩中并無明確交待。
詩人在《送宮人入道》詩中,
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獨”,
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中,
又以“竊藥”喻指女子學道求仙。
因此,
說這首詩是代困守宮觀的女冠抒寫凄清寂寞之情,
也許不是無稽之談。
唐代道教盛行,
女子入道成為風氣,
入道后方體驗到宗教清規(guī)對正常愛情生活的束縛而產(chǎn)生精神苦悶,
三、四兩句,
正是對她們處境與心情的真實寫照。
但是,
詩中所抒寫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靈藥”式的情緒,
卻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xiàn)實人生感受,
而含有更豐富深刻的意蘊。
在黑暗污濁的現(xiàn)實包圍中,
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脫塵俗,
追求高潔的境界,
而追求的結(jié)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獨的境地。
清高與孤獨的孿生,
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賞又自傷,
既不甘變心從俗,
又難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
在這里被詩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蘊的語言成功地表現(xiàn)出來了。
這是一種含有濃重傷感的美,
在舊時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
詩的典型意義也正在這里。
孤棲無伴的嫦娥,
寂處道觀的女冠,
清高而孤獨的詩人,
盡管仙凡懸隔,
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
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
詩人把握住了這一點,
塑造了三位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
這種藝術(shù)概括的技巧,
是李商隱的特長。
(劉學鍇)出處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唐七絕)嫦娥(李商隱)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關(guān)鍵詞:李商隱,嫦娥,唐詩,蘇州語文閱讀寫作輔導,易優(yōu)作文閱讀培訓,李商隱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