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行
唐·張籍
洛陽北門北邙道,
喪車轔轔入秋草。
車前齊唱薤露歌,
高墳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
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
終作誰家柱下石。
山頭松柏半無主,
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紙錢,
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
請君暫向北邙游。
注釋北邙行(1)洛陽北門北邙道,
喪車轔轔入秋草(2)。
車前齊唱薤露歌(3),
高墳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
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
終作誰家柱下石(4)。
山頭松柏半無主(5),
地下白骨多于土(6)。
寒食家家送紙錢,
鳥鳶作巢銜上樹(7)。
人居朝市未解愁,
請君暫向北邙游(8)。
校注:(1)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收入第九十四卷《新樂府辭五.新樂府辭五》之中。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又謂:「按:〈北邙行〉言人死葬北邙,
與〈梁甫吟〉、〈泰山吟〉〈蒿里行〉同意。
」《全唐詩》卷三八二注云:「一作北邙山。
」陳注:「北邙在洛陽,
晉張協(xié)有〈登北邙賦〉。
」(2)轔轔,
車聲。
按:北邙山為洛陽東北著名墓地,
貴族之家,
多葬于此。
喪車往來頻繁,
故謂。
(3)〈薤露〉,
挽歌名。
古代喪禮,
執(zhí)紼者挽柩而歌之。
(4)柱下石,
為墓柱、墓碑也。
陳注:「此慨乎言之。
」(5)山頭,
《全唐詩》卷三八二注云:「一作壟頭。
」(6)按:此慨北邙多無主之墳。
(7)鳥,
《全唐詩》卷三八二作:「烏」陳注:「范成大〈寒食郊行〉詩:『烏啄紙錢風(fēng)』本此。
」(8)按:此謂朝市之人,
不知生死悲愁;暫登北邙,
作文培訓(xùn)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即可解悟。
文昌此詩,
用語雖輕淺,
其喻意則深刻動人。
評說: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卷八:沉溺于葬者,
讀此可以恍然。
------------張籍詩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處全唐詩:卷382-22
(唐樂府)北邙行(張籍)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xué)作文,學(xué)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xùn),閱讀培訓(xùn),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xué)霸。
關(guān)鍵詞:張籍,北邙行,唐詩,張籍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