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別離曲
唐·張籍
行人結束出門去,
馬蹄幾時踏門路。
憶昔君初納彩時,
不言身屬遼陽戍。
早知今日當別離,
成君家計良為誰。
男兒生身自有役,
那得誤我少年時。
不如逐君征戰(zhàn)死,
誰能獨老空閨里。
注釋別離曲(1)行人結束出門去(2),
幾時更踏門前路(3)﹖憶昔君初納采時(4),
不言身屬遼陽戍(5);早知今日當別離(6),
成君家計良為誰(7)﹖男兒生身自有役(8),
那得誤我少年時(9)。
不如逐君征戰(zhàn)死(10),
誰能獨老空閨里(11)﹖校注:(1)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收入第七十二卷《雜曲歌辭十二》之中。
詠別離之作源自《楚辭》:「悲莫悲兮生別離。
」及〈古詩〉:「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后日又有擬蘇武、李陵之相別、〈古別離〉、〈遠別離〉、〈生別離〉、〈別離曲〉等曲名,
皆以詠別為內(nèi)容。
此詩與《古詩十九首》中〈冉冉孤生竹〉一首,
題旨近似。
(2)行人,
出行或出征的人,
猶言「行子」。
結束,
整理行裝。
按:梁.褚翔〈雁門太守行〉:「翩翩四五騎,
結束事戎車。
」即此意。
(3)《全唐詩》卷三八二注云:「一作:馬蹄幾時踏門路。
」按:此問何日重返家門。
(4)納采,
古昏禮六禮之一,
系男方具送求婚之禮物,
即「行聘」也。
《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
用雁。
」疏:「納采,
言納者,
以其始相采擇,
恐女家不許,
故言納。
」(5)遼陽,
今遼寧遼陽市附近。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為漢置縣名。
此謂行聘之初,
不知良人隸屬遼陽之戍卒。
(6)當,
助動詞,
宜也、應也。
(7)成,
完成也、成就也。
成君家計,
猶言維系君家之生計也。
良,
果也、信也。
按:二句謂早知今日應別,
而家中生計,
將何所聊賴﹖(8)自有役,
不能免于行役也。
(9)少年時,
謂青春年華。
按:此怨其夫行役在外,
貽誤我之青春。
(10)逐,
追隨也。
按:謂寧愿隨君征戰(zhàn),
死于沙場。
(11)獨老空閨,
猶言獨守空閨。
按:此謂不愿枯守空閨至老。
其怨悱之意,
甚為強烈。
評說:明‧周敬、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詩以清遠為佳,
不以苦刻為貴,
固矣。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然情到真處,
事到實處,
音不得不哀,
調不得不苦者。
說者謂文昌、仲初樂府,
喑啞逼側,
每到悲惋,
一如兒啼女哭,
所為真際雖多,
雅道盡喪,
不知彼心口手眼各自有精 靈不容磨滅光景。
如病其欠厚,
非善讀二家者也。
《詩》云:「七古欲語語生情,
自張、王始為此體,
盛唐人只寫得大意」,
得矣。
唐汝詢曰:文昌樂府,
就事直賦,
意盡而止,
絕不于題外立論。
如〈野老〉之哀農(nóng),
<別離〉之感戍,
〈泗水〉之趨利,
〈樵客〉之崇實,
〈雀飛〉之避禍,
〈烏棲〉之微諷,
〈短歌〉之憂生,
各有一段微旨可想,
語不奧古,
實是漢魏樂府正裔。
------------張籍詩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處全唐詩:卷26_30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唐樂府)雜曲歌辭·別離曲(張籍)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關鍵詞:張籍,雜曲歌辭·別離曲,唐詩,張籍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