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五言律詩)度大庾嶺(宋之問)
度大庾嶺
唐·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
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
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
注釋注釋:①辭國:離別家鄉(xiāng)。
②軺(yao2音瑤):一種輕便的馬車。
③翥(zhu4音著)飛。
④北枝花:白孔《六帖》:"庾嶺梅花,
南枝先開,
北枝后開,
寒暖之候異也。
"詩人認為越過梅嶺,
便遠離中原,
背離家鄉(xiāng),
因而在梅嶺之北觸動鄉(xiāng)愁,
不禁"淚盡"。
⑤霽(ji4音紀)雨生轉晴。
⑥但令:但愿,
希望。
⑦恨長沙:像西漢賈誼遭貶長沙一樣怨恨。
唐宋時期,
梅關古道開通,
不斷修繕,
來往商旅,
絡繹不絕,
詠梅佳作迭出。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不少因罪貶謫嶺南的文人志士,
度嶺時因嶺梅感發(fā)而吟詠,
留下了許多動人佳句,
成為嶺梅詩中大特色。
唐初詩人宋之問,
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省)人,
上元二年進士,
早有文名,
歷任尚書監(jiān)尉、左奉宸內(nèi)供奉等職,
因媚附權貴張易之,
罪貶瀧州(即今羅定)參軍。
當他南下登上梅嶺時,
北望中原,
頓生去國離家之感,
夾道盛開的梅花,
引起無限思緒,
滿懷悲愴,
寫下了《度大庾嶺》:“度嶺方辭國,
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烏,
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
”宋之問工于五言詩,
尚來追求形式艷麗,
多為宮廷宴樂而寫。
因罪貶謫之后,
在顛沛流離中,
思想感情有了很大變化,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寫了不少好詩,
《度大庾嶺》就是其中一首。
一句“淚盡北枝花”,
有如摧肝裂肺,
感人至深。
簡析這首詩是作者被貶大庾嶺時所寫。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被貶邊遠之地的不滿情緒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
全詩音韻諧婉,
屬對精密,
詞藻華美。
尤其突出的是詩人巧妙地將寫景與抒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既表現(xiàn)出景致優(yōu)美,
又表現(xiàn)出詩人對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滿信心。
----------------------------------再向前走就要真正離開家鄉(xiāng)了,詩人思鄉(xiāng)之情不可言狀,
因而停下車來,
向北眺望,
無限悲愴,
乃至"淚盡北枝花"。
但是只要生還有日,
也就"不敢恨長沙"了。
詩中抒發(fā)了作者依戀故鄉(xiāng),
渴望生還的真實情感,
回蕩著感傷的悲音。
--------------------------------宋之問因媚附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而獲罪,
中宗復位后 ,
于神龍元年(705)春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
這首《度大庾嶺》詩是他前往貶所途經(jīng)大庾嶺時所作,
真實生動地敘述了過嶺的情景,
凄楚悲涼,
真摯感人。
起句“度嶺方辭國 ”,
扣題直敘,
說明詩人已經(jīng)來到“華夷”分界的梅嶺之巔,
將要走出中原,
辭別故國了,
一個“方”字把“ 度嶺”“辭國”聯(lián)系在一起,
頓然使人產(chǎn)生一種搖曳心旌的感覺,
使文勢陡率而高遠。
對句“停軺一望家 ”,
詩人停下長途跋涉的驛車 ,
在中原與“ 夷國”的邊界駐足遠望家鄉(xiāng)的方向,
至此,
一個失魂落魄的遭貶謫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這“一望”的“一”字,
也甚為傳神,
傳達出詩人去國懷鄉(xiāng)的深沉感情。
頷聯(lián)“魂隨南翥鳥,
淚盡北枝花 ”,
緊承首聯(lián)中的“望”字而來,
詩人遙望鄉(xiāng)關,
只見鳥兒飛翔,
花兒開放 。
詩人眼中的鳥兒是“ 南翥 ”,
花兒是“北枝 ”,
因此觸動了北人南遷的情思,
他的魂魄和思緒都隨著那向南飛翔的故鄉(xiāng)之鳥而去了,
那嶺北綻放的梅花卻多情地向他頻送春光。
此景此情,
使他黯然神傷。
這聯(lián)詩寫得情景交融,
將詩人魂斷庾嶺的情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頸聯(lián)“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
上句寫山雨欲停未停,
天空已放出些許晴光。
下句是描繪江中云影即將變作彩霞的霎那間。
詩人描寫景色的漸變,
襯托自己心情的變化的美麗景色 。
“初含”、“欲變”等字眼,
賦予云雨以靈性。
寫云,
不直接表現(xiàn)天空的云,
而是描繪江中的倒影。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可見山雨是濛濛細雨。
這樣寫可以一箭雙雕,
將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時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
詩人在《早發(fā)大庾嶺》詩里寫道 :“晨躋大庾險,
驛鞍馳復息。
霧露晝未開,
浩途不可測。
⋯⋯兄弟遠淪居 ,
妻子成異域 。
羽翮傷已毀,
童幼憐未識。
躊躇戀北顧,
亭午晞霽色。
春暖陰梅花,
瘴回陽鳥翼 。
”由此可知《度大庾嶺》是《早發(fā)大庾嶺》的續(xù)篇。
這首詩中寫的“山雨初含霽 ”,
大約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變霞”,
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這樣美好的山水景色中,
詩人的心潮逐漸趨于平靜 ,
開始振作起來面地現(xiàn)實考慮自己的出路 。
在《早發(fā)大庾嶺》里有這樣的詩句 :“適蠻悲疾首,
懷恐淚沾臆 。
感謝鹓鷺朝,
勤修魑魅職。
生還倘非遠,
誓以報恩德。
”可見他希望勤奮修職,
爭取早日赦歸。
由于天氣的好轉,
詩人心情也逐漸開朗,
由天氣的變化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
也充滿了希望。
于是不禁發(fā)出了“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的感慨,
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
就心滿意足了,
對自己受貶遷不敢有所怨恨。
這是用了西漢賈誼遭權臣們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的典故 ,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
賈誼到長沙后不適應濕熱的氣候“ 自以為壽不得長”而心生“恨”意。
尾聯(lián)以直抒胸臆而作結,
但上句的“歸有日”又與首聯(lián)的“辭國”、“望家”遙相呼應。
這首詩感情真摯,
情景交融;章法嚴謹,
對仗工整,
音韻和諧,
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詩,
堪稱“示后進以準”的佳作。
出處全唐詩:卷52_53
(唐代五言律詩)度大庾嶺(宋之問)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關鍵詞:宋之問,度大庾嶺,唐詩,語文培訓,作文輔導,閱讀寫作培訓
度大庾嶺
唐·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
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
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
注釋注釋:①辭國:離別家鄉(xiāng)。
②軺(yao2音瑤):一種輕便的馬車。
③翥(zhu4音著)飛。
④北枝花:白孔《六帖》:"庾嶺梅花,
南枝先開,
北枝后開,
寒暖之候異也。
"詩人認為越過梅嶺,
便遠離中原,
背離家鄉(xiāng),
因而在梅嶺之北觸動鄉(xiāng)愁,
不禁"淚盡"。
⑤霽(ji4音紀)雨生轉晴。
⑥但令:但愿,
希望。
⑦恨長沙:像西漢賈誼遭貶長沙一樣怨恨。
唐宋時期,
梅關古道開通,
不斷修繕,
來往商旅,
絡繹不絕,
詠梅佳作迭出。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不少因罪貶謫嶺南的文人志士,
度嶺時因嶺梅感發(fā)而吟詠,
留下了許多動人佳句,
成為嶺梅詩中大特色。
唐初詩人宋之問,
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省)人,
上元二年進士,
早有文名,
歷任尚書監(jiān)尉、左奉宸內(nèi)供奉等職,
因媚附權貴張易之,
罪貶瀧州(即今羅定)參軍。
當他南下登上梅嶺時,
北望中原,
頓生去國離家之感,
夾道盛開的梅花,
引起無限思緒,
滿懷悲愴,
寫下了《度大庾嶺》:“度嶺方辭國,
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烏,
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
”宋之問工于五言詩,
尚來追求形式艷麗,
多為宮廷宴樂而寫。
因罪貶謫之后,
在顛沛流離中,
思想感情有了很大變化,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寫了不少好詩,
《度大庾嶺》就是其中一首。
一句“淚盡北枝花”,
有如摧肝裂肺,
感人至深。
簡析這首詩是作者被貶大庾嶺時所寫。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被貶邊遠之地的不滿情緒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
全詩音韻諧婉,
屬對精密,
詞藻華美。
尤其突出的是詩人巧妙地將寫景與抒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既表現(xiàn)出景致優(yōu)美,
又表現(xiàn)出詩人對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滿信心。
----------------------------------再向前走就要真正離開家鄉(xiāng)了,詩人思鄉(xiāng)之情不可言狀,
因而停下車來,
向北眺望,
無限悲愴,
乃至"淚盡北枝花"。
但是只要生還有日,
也就"不敢恨長沙"了。
詩中抒發(fā)了作者依戀故鄉(xiāng),
渴望生還的真實情感,
回蕩著感傷的悲音。
--------------------------------宋之問因媚附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而獲罪,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中宗復位后 ,
于神龍元年(705)春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
這首《度大庾嶺》詩是他前往貶所途經(jīng)大庾嶺時所作,
真實生動地敘述了過嶺的情景,
凄楚悲涼,
真摯感人。
起句“度嶺方辭國 ”,
扣題直敘,
說明詩人已經(jīng)來到“華夷”分界的梅嶺之巔,
將要走出中原,
辭別故國了,
一個“方”字把“ 度嶺”“辭國”聯(lián)系在一起,
頓然使人產(chǎn)生一種搖曳心旌的感覺,
使文勢陡率而高遠。
對句“停軺一望家 ”,
詩人停下長途跋涉的驛車 ,
在中原與“ 夷國”的邊界駐足遠望家鄉(xiāng)的方向,
至此,
一個失魂落魄的遭貶謫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這“一望”的“一”字,
也甚為傳神,
傳達出詩人去國懷鄉(xiāng)的深沉感情。
頷聯(lián)“魂隨南翥鳥,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淚盡北枝花 ”,
緊承首聯(lián)中的“望”字而來,
詩人遙望鄉(xiāng)關,
只見鳥兒飛翔,
花兒開放 。
詩人眼中的鳥兒是“ 南翥 ”,
花兒是“北枝 ”,
因此觸動了北人南遷的情思,
他的魂魄和思緒都隨著那向南飛翔的故鄉(xiāng)之鳥而去了,
那嶺北綻放的梅花卻多情地向他頻送春光。
此景此情,
使他黯然神傷。
這聯(lián)詩寫得情景交融,
將詩人魂斷庾嶺的情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頸聯(lián)“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
上句寫山雨欲停未停,
天空已放出些許晴光。
下句是描繪江中云影即將變作彩霞的霎那間。
詩人描寫景色的漸變,
襯托自己心情的變化的美麗景色 。
“初含”、“欲變”等字眼,
賦予云雨以靈性。
寫云,
不直接表現(xiàn)天空的云,
而是描繪江中的倒影。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可見山雨是濛濛細雨。
這樣寫可以一箭雙雕,
將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時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
詩人在《早發(fā)大庾嶺》詩里寫道 :“晨躋大庾險,
驛鞍馳復息。
霧露晝未開,
浩途不可測。
⋯⋯兄弟遠淪居 ,
妻子成異域 。
羽翮傷已毀,
童幼憐未識。
躊躇戀北顧,
亭午晞霽色。
春暖陰梅花,
瘴回陽鳥翼 。
”由此可知《度大庾嶺》是《早發(fā)大庾嶺》的續(xù)篇。
這首詩中寫的“山雨初含霽 ”,
大約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變霞”,
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這樣美好的山水景色中,
詩人的心潮逐漸趨于平靜 ,
開始振作起來面地現(xiàn)實考慮自己的出路 。
在《早發(fā)大庾嶺》里有這樣的詩句 :“適蠻悲疾首,
懷恐淚沾臆 。
感謝鹓鷺朝,
勤修魑魅職。
生還倘非遠,
誓以報恩德。
”可見他希望勤奮修職,
爭取早日赦歸。
由于天氣的好轉,
詩人心情也逐漸開朗,
由天氣的變化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
也充滿了希望。
于是不禁發(fā)出了“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的感慨,
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
就心滿意足了,
對自己受貶遷不敢有所怨恨。
這是用了西漢賈誼遭權臣們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的典故 ,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
賈誼到長沙后不適應濕熱的氣候“ 自以為壽不得長”而心生“恨”意。
尾聯(lián)以直抒胸臆而作結,
但上句的“歸有日”又與首聯(lián)的“辭國”、“望家”遙相呼應。
這首詩感情真摯,
情景交融;章法嚴謹,
對仗工整,
音韻和諧,
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詩,
堪稱“示后進以準”的佳作。
出處全唐詩:卷52_53
(唐代五言律詩)度大庾嶺(宋之問)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關鍵詞:宋之問,度大庾嶺,唐詩,語文培訓,作文輔導,閱讀寫作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