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作者介紹]: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dāng)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并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注釋]:1.浮云:喻游子飄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2.這兩句說:李白一連三夜入我夢中,足見對我情親意厚。這也是從對方設(shè)想的寫法。3.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4.這兩句是述李白告歸時所說的話。5.這兩句寫李白告歸時的神態(tài)。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xí)慣舉動。6.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dá)官。斯人:此人,指李白。7.孰云:誰說。網(wǎng)恢恢:《老子》有“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的話。此處指法網(wǎng)恢恢。這句意思是:誰說天網(wǎng)寬疏,對你卻過于嚴(yán)酷了。8.這兩句說: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寂寞困苦,但必將獲得千秋萬歲的聲名。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評析]:這是借陶潛《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詩由遠(yuǎn)外落筆,寫山谷深幽,迷離恍惚,隔煙朦朧,其境若仙。然后鏡頭移近,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尋找桃源。詩的構(gòu)思婉曲,意境若畫,有景有情,趣味深遠(yuǎn)。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边@話不無道理。
[關(guān)鍵詞]:寫水,寫景,唐詩三百首,抒情
《桃花溪》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