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說明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達到勸誡、教育或諷刺目的的文學體裁。
在我們的童年,幾乎人人都讀寓言,寓言伴隨我們一路成長。短小精悍的寓言蘊涵著深刻的哲理,讓我們產生無窮的思索;精巧玲瓏的寓言采用想象夸張的手法,讓我們感受到生趣盎然;寓言就像那小小的蜂房,讓我們聆聽動人的淺吟低唱,品味甜蜜芬芳,領會微言大義。近年來,以寓言為新材料作文命題的形式在高考中也時有體現,可以說寓言與我們的成長、生活、學習息息相關。
從韓非子的一則寓言說開去
作者:李云顥
在《韓非子》中有這樣一則寓言,宋國有個富人家里的墻被雨淋壞了,兒子說:“不修好,會有人來偷。”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是這么說的。晚上富人家真的被偷了,富人覺得兒子聰明而鄰人可疑。同樣的一句話,出自兩個不同人的口中,得到的結果是如此大相徑庭,這是為何?是因為富人愛兒子,所以覺得兒子聰明;因為不愛鄰居,所以覺得鄰居另有圖謀:這正是情感上的親疏讓我們失去了慧眼和靈性。
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優(yōu)秀作文網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
因為親近,所以愛著,因為愛著,所以糊涂。臺灣作家林清玄有一篇美文《風中跌倒不為風》,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這個道理。因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所以孩子每一次跌倒總認為是外物所致的,在找不到相對的外物后,居然說是今天的風太大,是風該死。慈母的形象躍然紙上,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出自對孩子的安慰,用一個美麗的謊言來愛護自己的孩子,但潛意識里讓孩子失去了辨別客觀規(guī)律的方向,喜歡主觀地去認知事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感情用事”。
因為情感千萬縷,明月亦有萬千輪??吹揭惠喢髟?,蘇軾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倍鸥φf:“月是故鄉(xiāng)明,露從今夜白?!崩畎渍f:“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蓖惠喢髟?,在不同的詩人心中閃爍著不同的光芒,就是這不同的感情,造就了迥乎不同的月亮。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同一首樂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聽到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霓裳羽衣曲》在唐玄宗聽來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忠臣聽來是亡國之曲,在凡夫俗子聽來是無可企及的夢想,在我們聽來則是漸行漸遠的花季雨季。
同一個文學形象因為我們的視角不同,所以看到的也不盡相同。你看《孔雀東南飛》,看到的是劉蘭芝和焦仲卿對封建制度的無奈;我看《孔雀東南飛》,看到的則是對愛的忠誠和誓死相隨的那份感動;他看《孔雀東南飛》,看到的卻是懦弱,以及對命運的妥協(xié),看到的是一份美好的感情在悲劇中落幕。
所以說:“境由心生,情寄于境。”情感是一個萬能的魔術師,想將事物打造成啥樣就啥樣。
感情是雨滴,澆灌不同的花朵;感情是陽光,播種溫馨卻也拷問心靈。讓我們穿越感情的迷霧,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把世間美好在瞬間收藏吧!
易優(yōu)作文網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ê襄⒖h第一中學)
【簡評】學習寓言,善莫大焉,因為從寓言中可以讀出人生哲理,從寓言中可以讀出人生態(tài)度。小作者從韓非子的寓言中悟出了“情感上的親疏讓我們失去了慧眼和靈性”這個哲理,并從人們對文學作品和音樂作品感受的角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視角獨特,材料豐富,論證頗具邏輯性。更為可貴的是,雖然是議論文,但是語言清新活潑且有文化底蘊,一掃議論文枯燥的文風,讀來大快朵頤。(來源:《語文報·高二版》)
《現代文閱讀主題讀寫訓練之"寓言明理"-學生例文 從韓非子的一則寓言說開去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