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民間故事》。
很久以前,有個名叫張三的人賺了三百兩銀子。他想把銀子藏起來,可又不知藏在哪里才好。
張三絞盡腦汁想了半天,決定把銀子藏到箱子里,箱蓋上貼上封條,箱外加上兩把大鎖。但是,他轉(zhuǎn)念一想,覺得這樣做也不安全,如果小偷搬走箱子,銀子也就保不住了。
后來,張三終于想出了個好辦法。他趁著天黑在院內(nèi)東屋墻下掘了一個坑,把銀子用油紙包好埋進坑里??墒?,他心里仍然不踏實,覺得別人會懷疑這地方埋了銀子,冥思苦想了好久,才又想出一條自以為萬無一失的妙計,便將一張寫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紙條貼到東屋墻上,這樣才放心地回屋睡覺了。
張三的秘密被隔壁王二看在眼里。到了半夜,王二摸到東屋墻下,悄悄地把三百兩銀子挖出來,帶回自己家去了。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王二也是一個自作聰明的笨蛋。他害怕張三懷疑自己偷了銀子,靈機一動,就學著張三的樣子,在東屋墻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隔壁王二不曾偷?!?
釋義
比喻本想隱瞞、掩飾一件事情,結(jié)果反而更加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