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名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語拼音:shī zhī háo lí,chā zhī qi
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指小錯誤會產(chǎn)生大錯誤。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復句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毫厘:很小的計量單位,形容很小。開始稍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來源:西漢·戴圣《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語造句 :陶鑄《崇高的理想》:“在開始的時候,就得有個盤算,才不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趙充國奉漢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區(qū)叛亂,見叛軍軍心不齊,就采取招撫的辦法,使得大部分叛軍投誠??蓾h宣帝命他出兵,結果出師不利。后來他按皇命收集軍糧,造成叛亂,他感慨地說:“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優(yōu)秀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失字開頭的成語
失之毫厘 ? ?失之毫厘 ? ?失之東隅
包含有失字的成語
拔十失五 ? ?機不可失 ? ?塞翁失馬 ? ?塞翁失馬 ? ?失之東隅 ? ?失之毫厘 ? ?失之毫厘 ? ?智者千慮 ? ?城門失火 ? ?內(nèi)舉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