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多帶兵作戰(zhàn)的將領在取得巨大戰(zhàn)功后,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功績,都會做一些特殊事情來記錄自己的榮譽。比如漢朝名將霍去病多次深入漠北,犁庭掃穴,匈奴聞其風而喪膽,霍去病一直打到匈奴的狼居胥山,在這里霍去病稍做停頓,舉行了盛大的祭天地儀式,來歌頌大漢的威德,隨后他馬不停蹄接著追擊匈奴,一直追到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才勒兵回朝。封狼居胥此后也成為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
東漢的竇憲兩次攻破北匈奴,在第二次與匈奴作戰(zhàn)時,一舉端掉北匈奴的老巢,北匈奴從此不知所蹤,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北方的草原上。為了記錄自己的功績,竇憲在擊敗北匈奴后,登上匈奴的燕然山,刻石記功。成語“燕然勒石”就是出自于此。
元朝的張弘范在滅掉宋朝后,也效仿古人在一塊巨石上刻下七個字來記錄自己的功勞,但一秀才又加一字,意思全變了味,歌功頌德也變成了自取其辱。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張弘范,易州定興人(今河北保定),其父親是元朝名將張柔。張柔在蒙軍南下中原時,以地方豪強的身份聚集親族鄉(xiāng)鄰數(shù)千人結寨自保。1218年,張柔與蒙古交戰(zhàn)失利,兵敗后降于蒙古。1238年,張弘范出生,張弘范二十歲時,身長七尺,儀表出眾,由于出身武將家庭,張弘范從小得到良好的教育,不僅通謀略,善騎射,而且口才極佳,能言善辯。
1265年,張弘范由順天府調(diào)任大名,他以德施政,深受忽必烈的賞識,此后開始在軍政上暫露頭角,并在滅宋的過程中屢立奇功。1269年,元宋襄陽之戰(zhàn)打響,此戰(zhàn)攻宋的總指揮是元丞相伯顏,戰(zhàn)前張弘范建議用重兵圍困襄陽,然后打下襄陽的糧道樊城,襄陽便不攻自破。伯顏采納其意見,水路加攻樊城,樊城被攻破后,襄陽無險可守,糧道又被切斷,舉城投降了元軍。1275年,張弘范又以精銳步騎擊潰南宋奸臣賈似道的布防,攻下健康城。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1276年,宋元議和,張弘范說服宋廷,讓宋王改稱臣仆,屈辱的遞交了請降的表文。三月,伯顏入臨安,宋幼主趙顯(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南宋皇帝雖然投降了,但忠于宋朝的大臣卻不愿就此亡國,其中以文天祥,張世杰等忠臣為代表。
1278年,文天祥,張世杰擁立小皇帝趙硐于廣東新會海中厘山,改元祥興,并組織忠于宋朝的兵力抵抗元朝。第二年元軍組織水軍,大舉進攻崖山,期間文天祥戰(zhàn)敗被俘。元軍抵達崖山后,張弘范任總指揮,他對崖山層層布防,嚴密部署,目的以消滅宋軍的有生力量為主,力求全部殲滅。兩軍交戰(zhàn)后,宋軍不敵元兵,潰不成軍,張世杰突出包圍,但不久遭遇風暴,沉船于海上,其余宋軍被就地殲滅,宋朝從此徹底滅亡。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張弘范滅掉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又俘虜了南宋的名臣文天祥,不禁志得意滿,隨后他命人在崖山一塊石頭上刻上“張弘范滅宋于此”七個大字來歌頌自己的功勞。有一個秀才路過此地,又在最前面加上一個“宋”字,變成了“宋張弘范滅宋于此”,張弘范雖然不是宋朝人,但這么一改,他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宋朝的一個亂臣賊子被人們記了下來,歌功頌德的七個字也成為了他雙手沾滿漢人鮮血的見證。
張弘范是一個漢人,出生在蒙古統(tǒng)治的中原大地上,他為元朝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后世的人們對其卻無太多的好感,因為他輔助蒙古滅掉了南宋,讓漢人在蒙元的統(tǒng)治下過著屈辱艱辛的四等賤民的生活,中華文明也被蒙古野蠻的統(tǒng)治踐踏的支離破碎,關于對他的評價,一直也貶褒不一,眾說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