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戰(zhàn)爭元軍將帥不和
忽必烈著手建立海軍。命范文虎往江南募集從軍者計10萬人,戰(zhàn)船3500艘,組成江南軍,從水路出發(fā)。另一方面,命洪茶丘至東北,招募遼陽、開原等地從軍者3000人;忻都仍統(tǒng)領蒙古軍;又任命高麗將軍金方慶為征東都元帥,統(tǒng)率高麗軍10000人,水手15000人,戰(zhàn)船900艘,軍糧10萬石。三軍合計40000人,組成東路軍,取道高麗東征。
元世祖軍事部署就緒之后,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正月,召集兩路征日軍統(tǒng)帥會議,任命元軍優(yōu)秀宿將阿剌罕為兩路軍的總指揮。會議確定,兩路軍各自擇期出發(fā),于六月十五日至壹岐島會師。同時,忽必烈命令各船攜帶農(nóng)耕器具,以備占領九州之后作屯墾之用。
忽必烈又指示,取人之國者,在于得到百姓土地,切勿多殺。同時,將帥要同心合力,切勿猜忌。忽必烈已看到將帥間的不合。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高麗王上書世祖,日本武士犯邊,要求出兵追討。于是,元世祖下令征日大軍出發(fā)。
本次征日的先鋒是東路軍。五月三日,東路軍自合浦起錨,開往巨濟島等待江南軍。待命半月,尚未到預定會師日期,忻都決定不再等待。五月二十一日,東路征日大軍艦隊直駛對馬島,元軍第二次侵日戰(zhàn)爭揭開戰(zhàn)幕。
元軍征日東路軍進攻對馬島的世界村(上島佐賀浦)、大明浦,守島日軍奮勇抵抗,因眾寡懸殊,全部戰(zhàn)死。元軍占領對馬島后,不顧忽必烈的指令,大肆殺掠。五月二十六日,東路大軍攻入壹岐島。占島后,理應按忽必烈的軍事會議精神,在此等待江南軍。但是,忻都自恃有上次戰(zhàn)爭經(jīng)驗,且兵力雄厚,尤其擔心江南軍搶首功,因而貿(mào)然率軍自壹岐島出發(fā),駛向博多灣。六月六日,東路軍抵達博多灣海面。忻都派出一支小型艦隊,駛向長門,牽制長門守軍,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元軍進攻對馬島的消息,10天后才送到幕府和京都。元軍進攻長門的快報,六月十四日方始送到。消息震驚了鐮倉和京都。輿論驚民,以致出現(xiàn)市無糶米,民有饑色。后宇多天皇親臨神只宮祈禱七晝夜,龜山上皇在石清水神社祈禱,又派人去伊勢神宮祝詞:愿以身代國難,各王公大臣紛紛向寺、社獻幣、寫經(jīng)、誦經(jīng)。
藤原經(jīng)資統(tǒng)率北九州武士,立即進入沿海石壩陣地,嚴陣以待。通過第一次元軍入侵戰(zhàn)爭,他們已取得了戰(zhàn)爭的經(jīng)驗教訓,對部隊進行了調整??傊笓]仍為藤原經(jīng)資,大友賴泰作副手,參加第一線的戰(zhàn)斗員大約有4萬人,此外,其他地方部分御家人和武士,也參加了九州的戰(zhàn)爭。
六月六日,元軍艦隊駛進博多灣,發(fā)現(xiàn)沿海灘頭筑有石壩,登陸困難。忻都派出偵察部隊,偵察終日,始知志賀島和能古島防御薄弱,未筑石壩,遂命艦隊靠近志賀島下錨。元軍第一次侵入博多灣,是以突然襲擊而得手的;第二次侵入,日軍防御已做好準備,元軍已不再是突襲而是強攻。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七日晨,洪茶丘所率元軍登陸占領志賀島,與元海軍形成犄角之勢。八日和九日,元日兩軍的陸戰(zhàn),集中于這個狹長的島嶼上。志賀島在海潮退時,露出海灘直通陸地,元軍力圖從海灘突破,進攻博多守軍后路。因此雙方的爭奪戰(zhàn)極其激烈?!稄埑赡贡憽份d:
八日賊遵陸復來。君率纏弓弩,先登岸迎敵,奪占其口要,賊弗能前。日晡賊軍復集,又返敗之。明日倭大會兵來戰(zhàn),君統(tǒng)所部,入陣奮戰(zhàn),賊不能支,殺傷過眾,賊敗去。
戰(zhàn)斗越來越激烈,高麗軍也投入這場爭奪戰(zhàn)。日軍副指揮大友賴泰之子大友貞親率日軍突入,擊退元軍和高麗軍,恰遇洪茶丘。幸虧王萬戶率軍搶救,戰(zhàn)退日軍,洪茶丘方免于難。九日,日軍又來進攻。在這狹長的灘頭陣地,元軍不能發(fā)揮其所長,日本武士一人一騎的戰(zhàn)斗方式卻發(fā)揮了優(yōu)勢,因而元軍傷亡很大。據(jù)日本史書記載,元軍被殺千余人。戰(zhàn)斗進行到六月十三日,元軍未能前進一步。這時正值六月(公歷七月)盛夏,元軍長期在船上生活,蔬菜、飲水供應困難,疫病不斷發(fā)生,病死者已達3000余人,搶占博多灣的計劃已難以實現(xiàn)。因此忻都等決定,于六月十五日率軍撤離志賀島,駛向壹岐島,與江南軍會師。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臺風成了二次戰(zhàn)爭主角
江南軍未能按期到達指定地點會師。五月,征日行省偵知,靠近大宰府的平戶島守軍皆調至大宰府,應以該島作為兩路軍的會師地點。忽必烈將此情報通知兩路軍統(tǒng)帥阿剌罕。阿剌罕決定于平戶島會師,后在六月初因病死去。忽必烈任命阿塔海繼任統(tǒng)帥。由于人事更動,致使范文虎江南軍未能按期出發(fā)。范文虎于六月初已派出先遣艦隊去壹岐與東路軍聯(lián)系,這支先遣隊卻誤至對馬,以后始至壹岐。九州日本守軍知江南先遣軍至,總指揮藤原經(jīng)資率一部軍隊進攻壹岐。六月二十九日和七月二日,激戰(zhàn)兩日,日軍不敵,退走。
范文虎因先遣艦隊已發(fā)不宜久等,在阿塔海未到任的情況下,命江南軍于六月十八日開航。阿塔海六月二十六日到慶元時,江南軍已全部離港,所以阿塔海未能參加江南軍的指揮工作。江南軍在七月底全軍進入指定陣地,與東路軍會師,七月二十七日開往鷹島,受到日軍艦隊的截擊?!稄埑赡贡憽份d: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練字</a>
賊舟復集,君整艦,與所部日以繼夜,鏖戰(zhàn)至明,賊舟始退。
戰(zhàn)爭進行了一天一夜。天明,日軍撤退之后,范文虎與忻都等相議,“欲先攻大宰府,遲疑不發(fā)”。兩路大軍會師,軍勢大振,本應立即進攻大宰府,其所以遲疑不發(fā)者,大概是看到了臺風到來的前兆,“見山影浮波,疑暗礁在???,會青虬見于水上,海水作硫磺氣”等等。元軍兩路統(tǒng)帥皆無海上知識,見臺風前兆不知躲避,如果當時退至平戶、壹岐、對馬或高麗,尚可保全。但他們在海上“遲疑”了一天。
八月一日,臺風襲來,元軍船毀人溺,師喪大半。臺風過后,江南軍張禧即乘船各處尋救元軍將士。江南軍總指揮范文虎艦碎,抱船板漂流海中,被張禧救起。張禧立即向他建議,江南軍士卒未溺死者尚有半數(shù),且皆為青壯戰(zhàn)士,可以重整旗鼓進行戰(zhàn)斗,利用船壞將士義無反顧的心理,強行登陸,擴大戰(zhàn)果。從當時形勢看,這個建議是可行的。但是,范文虎剛剛脫險,懾于臺風,已無斗志,堅持回師。他對張禧說:“還師問罪,我輩當之,公不與也?!苯宪娪谑鞘占瘹堊浒鄮?。這時平戶島尚有4000軍卒無船可乘,范文虎命棄之不顧。張禧不忍,將船上75匹戰(zhàn)馬棄于島上,載4000軍卒回國。
第二次元軍侵日戰(zhàn)爭和第一次一樣,遭遇臺風而失敗。元世祖忽必烈準備數(shù)年的侵日戰(zhàn)爭,因用人不當,以致江南大軍10萬之眾、3500艘戰(zhàn)艦,不見一陣,喪師而還。
范文虎回師后,被遺留在日本海島上的元軍士卒約3萬人,除一部分被俘外,大部被日軍殺害。
范文虎等回至元都,向忽必烈匯報時,編造一個彌天大謊:
至日本,欲攻大宰府,暴風破舟,猶欲議戰(zhàn)。萬戶厲德彪、招討王國佐、水手總管陸文政等,不聽節(jié)制輒逃去。本省載余軍至合浦,散還鄉(xiāng)里。
范文虎和忻都等聯(lián)合欺騙忽必烈,隱瞞了會師失利、臺風破舟等事實,把失敗的罪過推到部下厲德彪身上,騙過忽必烈,且受到賞賜。一年之后,于閶等人從日本逃回,忽必烈始知真相,震怒中將征日軍大小將領,全部罷職。忽必烈不甘心這不可思議的失敗,又積極備戰(zhàn),以圖洗刷兩次征日失敗的恥辱。但出師未成,忽必烈即于1294年死去。
關鍵詞:元朝歷史作文素材,元朝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