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眼里,秦檜可謂是最大的奸惡之人了。在演義小說《岳飛傳》中,秦檜更是惡得不可救藥。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飛,從而使自己背上了千古罵名。
相傳,秦檜是金國的奸細,紹興和議之后,金國派使者送密信給秦檜說: 你天天向我們求和,但是留著岳飛,我們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 秦檜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飛下毒手了。
秦檜先唆使他的同黨、監(jiān)察御史萬俟卨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攻擊岳飛驕傲自大,捏造了岳飛在金兵進攻淮西的時候,擁兵不救,放棄陣地等許多 罪名 。萬俟卨開了第一炮以后,又有一批秦檜同黨接二連三上奏章攻擊岳飛。
岳飛知道秦檜跟他過不去,就主動要求辭去樞密副使的職務(wù),高宗馬上批準。事情并沒有到此結(jié)束。大將張俊原來是岳飛的上司,后來岳飛立了大功,遭到張俊的 妒忌。秦檜知道張俊對岳飛不滿,就勾結(jié)張俊,唆使岳家軍的部將王貴、王俊,誣告另一個部將張憲想占據(jù)襄陽,發(fā)動兵變,幫助岳飛奪回兵權(quán),還誣告岳飛的兒子 岳云曾經(jīng)寫信給張憲,秘密策劃這件事。 中小學(xué)生語文題庫,中小學(xué)學(xué)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秦檜根據(jù)王貴、王俊兩個奸徒的誣告,先把張憲抓起來送進大理寺大獄,嚴刑拷打,張憲寧死不招。接著,秦檜又奏請高宗下令逮捕岳飛、岳云,到大理寺受審。
秦檜的使者去逮捕岳飛,岳飛笑著對使者說: 上有天,下有地,會證明我是無罪的。 岳飛、岳云兩人被逮捕到大理寺的時候,張憲已被拷打得遍體鱗傷,渾身 是血,不像個人樣兒。岳飛見了心里又難過,又氣憤。審問岳飛的就是萬俟卨。萬俟卨拿出王貴、王俊的誣告狀,放在岳飛面前,吆喝著說: 朝廷哪里虧待你們?nèi)?人,為什么要謀反?
岳飛說: 我沒有什么對不起國家的地方。你們掌管國法的人,可不能誣陷忠良啊! 旁邊一些官員們也七嘴八舌地附和萬俟卨,硬說岳飛想謀反。岳飛知道這批家伙都是秦檜的同黨,申辯也沒有用,就長嘆一聲說: 我今天落在奸賊的手里,雖然有一片忠心,也沒法申訴了。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秦檜又派御史中丞何鑄審問,岳飛一句話也不回答,他扯開上衣,露出脊梁讓何鑄看,只見岳飛背上刺著 精忠報國 四個大字,痕跡很深。何鑄一看,大為震 動,不敢再審,就把岳飛押回監(jiān)獄。再看了一些案卷,他覺得說岳飛謀反確實沒有證據(jù),只好向秦檜照實回報。秦檜認為何鑄同情岳飛,不再讓他審問,仍叫萬俟卨 羅織罪狀。萬俟卨一口咬定岳云曾經(jīng)寫信給張憲,布置奪軍謀反的計劃。他們沒有物證,就誣說原信已經(jīng)被張憲燒毀了。萬俟卨反復(fù)拷問岳飛等三人,岳飛受盡酷 刑,什么都不承認。
有一天,萬俟卨又逼岳飛寫供詞,岳飛在紙上只寫下八個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這個案件拖了兩個月,審訊毫 無結(jié)果。朝廷官員都知道岳飛冤枉,有些官員大膽上奏章替岳飛申冤,結(jié)果也遭到秦檜陷害。老將韓世忠忍不住親自去找秦檜,責問他憑什么說岳飛謀反,到底有什 么證據(jù)。秦檜蠻橫地說: 岳飛給張憲的信,雖然沒有證據(jù),但這件事莫須有(就是 也許有,或許有 的意思)。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韓世忠氣憤地說: 莫須有 三個字,怎能叫天下人心服! 韓世忠反復(fù)力爭,沒有結(jié)果,就自己上奏章把樞密使職務(wù)辭了。
有一天,秦檜上朝回家,跟他妻子王氏在東窗下一起喝酒。秦檜手里拿著一只柑子,心神不定地用手指甲在柑子皮上亂劃。王氏是個比秦檜還狠毒的人,她看出秦 檜對要不要馬上殺岳飛還在猶豫,冷笑著說: 你這老頭兒,好沒有決斷,要知道縛虎容易放虎難啊! 秦檜聽了王氏的話,狠了狠心,馬上親手寫了一個紙條,秘 密派人送到監(jiān)獄。1142年冬的一個夜里,這位年僅39歲的民族英雄在牢里被害犧牲。岳云、張憲同時被害。
岳飛被害以后,臨安獄卒隗 順偷偷地把他的遺骨埋葬起來。直到宋高宗死后,岳飛的冤獄得到平反昭雪,人們把岳飛的遺骨改葬在西湖邊棲霞嶺上,后來又在岳墓的東面修建了岳廟?,F(xiàn)在,在 莊嚴雄偉的岳廟大殿里,端坐著全身戎裝的岳飛塑像,塑像上方懸掛的匾額上,刻著岳飛親筆寫的 還我河山 四個大字,使人肅然起敬。在岳飛墓門對面,還放著 用生鐵澆鑄的秦檜、王氏、萬俟卨和張俊四個反剪雙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對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對賣國賊的憎恨。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關(guān)于秦檜殺害岳飛的故事。 莫須有 三個字已經(jīng)讓秦檜永遠地訂在了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可是,真正的秦檜是個什么樣子呢?真的是他殺害了岳飛么?
秦檜(公元1090-1155年),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進士出身,在北宋任密州教授、監(jiān)察御史、御史中丞,到南宋任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宰 相、被封為太師,魏國公。死后高宗加封他為 申王 ,謚號獻忠,可見他在宋高宗心目中的地位,絕對是個大忠臣。可幾百年后的今天,有人說他是宋朝賣國賊, 金國派來的奸細。而事實上,絲毫找不出秦檜賣國的證據(jù),
反而到有秦檜愛國的證據(jù)
公元1126年,金兵突襲北 宋京城成功。在金人未攻破汴京前,秦檜一直主張抗金,反對割地求和。在金人的威逼下,宋朝百官議立張邦昌為帝。秦檜竟站出來反對,立議狀要存趙氏。結(jié)果秦 檜被金人俘虜北去。秦檜此舉,頗受人民贊揚??梢哉f,秦檜若不站出來立議狀要存趙氏,就不大可能會被虜走受苦受罪,說不定還會在偽齊政府里做大官享受榮華 富貴。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秦檜到金國后,受到金元帥粘罕另眼看待。他忍辱負重為徽宗寫乞和書,以使宋朝暫避鋒芒,贏得反擊的必要準備時間,可以說這完全 是忠臣之舉。其后他被金太宗完顏晟賜給左監(jiān)軍完顏昌。在金國期間他并不無任何變節(jié)之舉。公元1130年,完顏昌攻楚州時秦檜趁機逃回宋朝。秦檜說,他是殺 了金人監(jiān)己者,
棄舟而來。此說不信也罷,但說秦檜投靠金人并無任何根據(jù),說秦檜是金朝派來的內(nèi)奸純屬無稽之談。從外處逃脫的例子自古 有之,如西漢的張騫從西域匈奴手中逃回漢朝。宋朝也有很多人如辛棄疾、文天祥 宋高宗決不是個無能的昏君。宋朝的百官百姓也不傻。秦檜是主和派的代表, 但不能說主和派就是投降派,主和派與主戰(zhàn)派只是看問題的角度或所想的側(cè)重點不同。議和,秦檜是充分考慮到當時情況所做出的選擇。
宋自 開創(chuàng)以來就以統(tǒng)一中國為祖訓(xùn),這一點無論北宋南宋都沒有忘記過。只是對手軍力太過強大,難以實現(xiàn)。幾次努力與嘗試,一直沒有成功。為了統(tǒng)一中國,宋人聯(lián)合 野蠻的金國出賣了百年和好和對中原文明更親近的遼國;還是為了統(tǒng)一中國,宋朝又聯(lián)合更加野蠻的蒙古滅了給中原文明造成巨大災(zāi)難的金國。說高宗怕迎回二帝自 己就當不成皇帝了,這只不過是一些人的主觀臆想。趙構(gòu)在即位詔書上說: 同奚兩宮之復(fù)。 可見趙構(gòu)在即位之初就下以迎回二帝為奮斗目標。迎二帝是趙構(gòu)首先 提出來的,而有意思的是, 二帝 也根本就不想再當什么皇帝了?;兆诓幌氘敾实?,所以42歲就傳位給欽宗;欽宗在金國也托人捎信給趙構(gòu),告訴他只要把他們 迎回來,他做平民都是高興的。一個亡國之君哪還有臉面再做皇帝?可見,說高宗因怕迎回二帝而主張和談根本就不成立。主和是穩(wěn)妥的做法,先保存實力,修養(yǎng)生 息,以圖日后再戰(zhàn)。主戰(zhàn)是冒險的做法,成功則收復(fù)失地,不成則國破人亡。高宗決定采取主和的觀點,完全是經(jīng)過通盤考慮后做出的穩(wěn)妥策略。秦檜的仕途也并非 一帆風順,和平的談判道路也并非平坦,金國也有主和派與主戰(zhàn)派。秦檜也曾一度被罷免丞相之職。公元1137年,徽宗客死他鄉(xiāng)。同年,高宗任命秦檜為主持與 金國議和。經(jīng)過艱苦的談判,公元1139年,在秦檜努力下終于和金朝達成和平協(xié)議。史稱 紹興和議 ,和議的主要內(nèi)容:宋帝向金稱臣,宋每年交銀25萬 兩,帛25萬匹;金歸還偽齊劉豫統(tǒng)治下的河南、陜西部分地區(qū),并送還宋欽宗及宋徽宗梓棺, 許還梓宮、母、兄、親族 。如果協(xié)議達成秦檜無疑算得上頭號功 臣:(1)迎回二帝;(2)收回領(lǐng)土。雖然一時納錢稱臣,但若知恥而后勇、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宋國終有一天會報仇血恨。當時,人們都以為和平即將到來, 欽宗南歸在即。 紹興和議 簽定后,宋高宗就下詔: 淵圣皇帝宮殿令臨安府計度修建 ,準備讓欽宗回來后賦閑優(yōu)養(yǎng)。如果高宗不想迎二帝, 紹興和議 簽定 前就可以在談判時不讓二帝回來。而事實是,和議的內(nèi)容是金國答應(yīng)迎回二帝
岳飛也打算辭職,他呈給高宗的奏章言: 今講好已定,兩 宮天眷不日可還,偃武休兵,可期歲月,臣之所情,無避事之謗。 他在《乞出師札子》上還寫道: 異時迎還太上皇、寧德皇后梓宮,奉迎天眷歸國,使宗廟再 安,萬姓同歡,陛下高枕萬年,無北顧之憂,臣之志愿畢矣。然后乞身歸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許者。 可見,這個和約在岳飛及大多數(shù)宋人眼力根本不是什么賣國條 約,人們也對秦檜這些年來的努力艱苦的談判成果非常滿意。同時也說明, 迎二圣 根本不是岳飛與趙構(gòu)矛盾的根本所在。如果秦檜是賣國賊,如果是賣國條約, 那簽定 賣國 協(xié)議也不會長達七年之久,那人民也不會歡欣喜悅了。
但歷史是無情的,秦檜注定不能成為千古名相、人民眼中的英雄、宋國 的頭號功臣。轉(zhuǎn)年,金國突然發(fā)生政變。兀術(shù)政變成功撕毀和議,決計不放欽宗,以備萬一日后軍事失利,金人揚言要讓欽宗來做皇帝,和南方的高宗對立。讓欽宗 安坐汴京,其禮無有弟與兄爭 ,金人對汴京的百姓說: 讓你們的舊主人來做這個江山。 兀術(shù)把欽宗當一張王牌和宋高宗爭斗。金國也有主和派與主戰(zhàn)派。兀 術(shù)就是主戰(zhàn)派,金國主戰(zhàn)派掌權(quán)后,金兵大舉分兵南下。戰(zhàn)爭也成就了岳飛。當時雙方國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雖然岳家軍取得勝利,但其它的幾路宋軍皆敗。
岳飛的死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他個人的悲劇。時代的悲劇在于,當時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與條件不允許實現(xiàn)他的壯志雄心。岳家軍雖然能打,但畢竟是強弩之末。另外,金 國還擁有大量騎兵主力。以步兵為主的南宋軍隊在平原地區(qū)還可以與金國的精銳騎兵較量。但若勞軍遠征準備不充分,在金國的土地上和大量的騎兵精銳較量,可以 說勝利的希望不大。他的主戰(zhàn)觀點和當時人民的愿望、國家的政策相沖突。個人的悲劇在于,是他個人性格所至。岳飛忠事不忠人,違背了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 職 ,連續(xù)12道金牌才把他召回,就是說他連續(xù)11次抗旨。不聽圣旨召喚,意味著是和趙構(gòu)對著干。岳飛是趙構(gòu)一手提拔的大將,襄陽大捷之后,皇帝趙構(gòu)和宰 相張俊對岳飛十分倚重。在解除劉光世兵權(quán)后,有意把這支部隊并到岳家軍中,并在《御札》中提出以 將雪國家之恥,拯海內(nèi)之窮 的重任交給岳飛。岳飛被殺不 是因為他能打勝仗,而是因為他打了勝仗后不可一世、目空一切、說話無避諱。公元1137年,岳飛曾奏請立儲之事,作為大將干預(yù)朝廷上的立儲大事,他本身有 能力對高宗的地位構(gòu)成威脅,
作為擁有眾多兵馬的武將參與立儲之事確實是超出了一個武將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秦 檜還想救岳云一命,以刑部大理寺的名義上書,主張保全岳云性命。 岳飛私罪斬,張憲私罪絞,岳云私罪徒(流放) , 奉圣旨根勘,合取旨裁斷 。但結(jié)果是 全殺。在宋朝,皇帝殺普通的臣子原本是少見的,更何況像岳飛這樣的朝野重臣。若沒有皇帝的許可,秦檜是沒有能力殺岳飛的。岳飛的死,秦檜有責任,但撐死了 是幫兇。誰當宰相誰負責岳飛這個案子,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秦檜,岳飛,主戰(zhàn)派主和派不是完全對立的兩派。主戰(zhàn)派是愛國的,主和派也是愛國的。他們的出發(fā)點不 同,都是為國而想。秦檜除了談判和平之外,根本就沒有出賣南宋的舉動。他并也沒有試圖把南宋納入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體系之下。秦檜能夠使殘破的宋朝有 機會休養(yǎng)生息,使宋朝的人民體驗和平、富足的生活上百年。最終宋國還是報了血恨,聯(lián)合蒙古把強大的金國給干掉了
應(yīng)該說岳珂對祖父 是秦檜害死之說起了關(guān)鍵作用。岳珂據(jù)野史記述寫書,絲毫不提幕后真兇趙構(gòu)。至于說岳飛為什么成了民族英雄,那還是因為三代之后,宋朝自認準備充足,開始大 舉討伐金國,為岳飛平反以鼓舞士氣。作為皇上的趙構(gòu)自然是不能說的,所以只好委屈一下死去多時的秦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