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淺議北朝民歌中的燕趙女性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關(guān)鍵詞:北朝民歌;燕趙女性;自由奔放
中圖分類號:K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5-0170-01
河北地區(qū)南瞰黃河、東臨渤海、西靠太行、北接高原,地處極目千里的華北平原,平野秋風(fēng),氣候寒冷;與峰巒疊嶂,雨量充沛,湖泊星羅棋布,草木蔥蘢的江南相比地理環(huán)境有著很大差異,風(fēng)土人情各異,人們對自然的體察、審美情趣迥異。南北朝時期,南北長期處于分裂狀態(tài),政治、經(jīng)濟、思想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這種自然與社會的差異反映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南北朝時期,民歌反映了這種人文精神與審美情趣的差異。北朝民歌中鮮明昭示燕趙社會生活中馬上騎射征戰(zhàn),戰(zhàn)場馳騁的豪俠尚武,這之中,燕趙女性獨具風(fēng)采,如《李波小妹》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木蘭詩》中人物是不可考的,與之不同,李波小妹是真實可考的。據(jù)《北史》記載,北魏孝文帝時期,河北永年人李波組織民間力量,抵抗外辱,練兵求自保, 為官府所患,刺史薛道前往征討,被李波打敗,李安世做刺史后,誘殺李波及親信三十余人。這首民謠,贊頌李波小妹自由豪俠的個性,集中體現(xiàn)了豪邁貞剛,慷慨奔放,好俠任氣的燕趙文化精神,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女性是被邊緣化了的,女性生命的光輝微弱暗淡,在眾多文學(xué)作品中,女性是被歧視、被欺凌的對象,自《詩經(jīng)》始,女性的聲音就充滿了被遺棄、被戕害、失戀孤守的悲苦,怨婦、棄婦、嫠婦的哀怨令人凄惻感傷,然而在民歌這種平民文學(xué)中,燕趙女性則呈現(xiàn)出不同的精神氣質(zhì),燕趙文化精神所賦予燕趙女性的獨特個性氣質(zhì),昭示了古代女性自由解放的潛質(zhì),
在左延年《秦女休行》中描寫了燕王婦休行,放棄尊貴的身份地位,成為一介平民復(fù)仇者,親手殺死仇家,為父報仇,被官府所擒。不畏強暴,高貴傲岸的個性與其兄弟畏縮愁苦形成鮮明對比。 始出上西門,遙望秦氏廬。秦氏有好女,自名為女休。休年十四五,為宗行報仇。左執(zhí)白楊刃,右據(jù)宛魯矛。仇家便東南,仆僵秦女休。女休西上山,上山四五里。關(guān)吏呵問女休,女休前置辭: 生為燕王婦,今為詔獄囚。平生衣參差,當今無領(lǐng)襦。明知殺人當死,兄言怏怏,弟言無道憂。女休堅詞為宗報仇,死不疑。 殺人都市中,徼我都巷西。丞卿羅列東向坐,女休凄凄曳梏前。刀未下,朧擊鼓赦書下。
有感于這種忠烈豪俠之氣,李白亦作詩《秦女休行》,表達了對燕趙女性的慷慨任氣的個性的贊美崇敬, 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羅袖灑赤血,英氣凌紫霞。直上西山去,關(guān)吏相邀遮。婿為燕國王,身被詔獄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頸未及斷,摧眉伏泥沙。金雞忽放赦,大辟得寬賒。何慚聶政姊,萬古共驚嗟。
與北朝民歌中燕趙女性的貞剛豪俠,任氣慷慨的氣質(zhì)不同,在南朝民歌中很少這種騎射縱橫,粗獷豪放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在明山秀水中采蓮、采桑的女子,她們?nèi)菝矉珊?,細膩多情,柔美。與燕趙女性形成鮮明對比,如《采桑度》, 《采桑度》一曰《采桑》?!短茣鴺分尽吩?: 《采?!芬蛉耷?,此聲苑也?!恫缮6取?,梁時作。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女采春桑,歌吹當春曲。冶游采桑女,盡有芳春色。姿容應(yīng)春媚,粉黛不加飾。系條采春桑,采葉何紛紛。采桑不裝鉤,牽壞紫羅裙。語歡稍養(yǎng)蠶,一頭養(yǎng)百。奈當黑瘦盡,桑葉常不周。春月采桑時,林下與歡俱。養(yǎng)蠶不滿百,那得羅繡襦。采桑盛陽月,綠葉何翩翩。 又如《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方?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fēng)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即便是北方燕趙女性的情歌,也是質(zhì)樸坦率,真摯粗獷,與南方之纏綿細膩截然不同。如: 摩捋郎須,看郎顏色。郎不念女,不可與力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 (《折楊柳歌辭》)熱情奔放,大膽爽快,較少禮教的束縛, 驅(qū)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喚天 (《地驅(qū)樂歌辭》) 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 (《折楊柳枝歌》)自然直白的表達與豪邁奔放的燕趙人文精神相一致。
綜上所述,北朝民歌所反映的燕趙女性形象,豪俠尚武,有著和男人一樣的奔放勇敢,在愛情上較少禮教束縛,大膽直率,自由奔放,在女性受壓抑,受迫害,社會地位卑微的古代中國,文學(xué)作品中充滿被遺棄,失戀孤守的悲苦之音,而燕趙女性在燕趙文化的浸潤之下,以其獨特的個性氣質(zhì),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光輝的形象,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埋下女性自由解放的因子。
★基金項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 燕趙女性藝術(shù)研究 (項目批號:HB10UYS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