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亚洲乱亚洲乱妇22p,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素養(yǎng) > 作文素材
網頁轉word

(民國歷史)八、空頭總統(tǒng)馮國璋


來源:內部資料  糾錯

Word格式下載

全文5100字


  張勛復辟結束之后,北洋系又有一個巨頭粉墨登場,這個人便是馮國璋。馮國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北洋系中又有著一個怎樣的地位?張勛復辟鬧劇之后,馮國璋又將扮演一個什么角色?
  馮國璋,直隸河間縣人,與袁世凱同一年所生,在“北洋三杰”里年齡最長,排名卻最靠后,龍虎豹,王士珍是龍,段祺瑞是虎,馮國璋是豹。這三人都是北洋武備學堂的首批學員,后來又都協(xié)助袁世凱小站練兵。
  在就讀北洋武備學堂期間,馮國璋還對功名念念不忘,他后來還曾經回原籍應試并中了秀才,后來因為鄉(xiāng)試落第而重新回到學堂就讀。在武備學堂畢業(yè)后,因馮國璋的學業(yè)優(yōu)秀,總辦蔭昌將他留校任教。由于當時淮軍并不重視軍校畢業(yè)生,而馮國璋急欲立下軍功升遷,后來便再次投入聶士成的部隊,并參加了甲午戰(zhàn)爭,其間表現(xiàn)甚佳。戰(zhàn)后,馮國璋被推薦為中國駐日本大使裕庚的隨員前往日本,由此留意考察日本軍事,并著有兵書數冊,回國后獻給聶士成??上У氖?,聶士成對近代軍事了解有限,因而馮國璋的成果并未得到重視。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直到后來遇見袁世凱,馮國璋這才受到極大的重視,小站新軍的步法操典均出于馮國璋之手,馮國璋也算是找到了施展身手的好地方。隨著袁世凱勢力的不斷膨脹,馮國璋也隨之步步升遷,先后出任各類軍事學堂的總辦、練兵處軍學司司長等職。
  武昌起義后,袁世凱重新出山,馮國璋隨即率第一軍猛攻漢口,并在激戰(zhàn)四晝夜后加以占領,由此馮國璋也被清廷授予了二等男爵。據說,馮國璋在得到電旨后,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對身邊的幕僚大聲說:“想不到我一個窮小子,現(xiàn)在竟然封了爵了!這實在是天恩高厚,我一定要給朝廷出力效勞!”
  在攻下漢口之后,馮國璋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袁世凱請命,要求一舉攻下武昌,建立不世功勛,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袁世凱此時的眼光已經超越了武漢的戰(zhàn)局,馮國璋因不了解袁世凱的長遠用意而被調回京城,出任禁衛(wèi)軍統(tǒng)領。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在南北談判的關鍵時候,袁世凱將馮國璋調任禁衛(wèi)軍統(tǒng)領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原因一是馮國璋一意主戰(zhàn),將影響到袁世凱的談判大局;二是馮國璋練兵多年,又曾做過貴胄學堂的總辦,當時禁衛(wèi)軍的各級軍官大都是他的學生或屬下,這樣也有利于袁世凱通過馮國璋之手控制這支特殊的軍隊。
  當時禁衛(wèi)軍共有四個步兵團,另外還有炮兵團、騎兵團和工程營等。其中,除了步兵第四標是漢人士兵組成外,其他均為滿人,而原統(tǒng)領良弼是知名的宗社黨領袖之一,其誓死保衛(wèi)大清的態(tài)度也讓袁世凱覺得非常為難,因為這支軍隊一旦不穩(wěn),很有可能讓京城陷入險境,或者中了日本人和宗社黨的計,將清帝護送出京城并成立獨立的滿洲國,這將導致中國分裂并讓東三省最終落入到日本之手。
  在馮國璋剛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情況下,袁世凱將他調任禁衛(wèi)軍統(tǒng)領既名正言順,又具有有“一石二鳥”之功效。所幸的是,良弼被排擠出禁衛(wèi)軍不久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給炸死,袁世凱也就通過馮國璋加強了對禁衛(wèi)軍的控制。沒有了禁衛(wèi)軍,宗社黨和日本人之詭計也就無從施展。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當然,當時禁衛(wèi)軍之所以服從馮國璋,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還在于他們覺得馮國璋是忠于朝廷的,譬如在段祺瑞發(fā)表贊成共和的通電后,馮國璋最初的反應是不能理解也不予贊同的。據他的幕僚回憶說,馮國璋在看完電報后,非常生氣的道:“芝泉(段祺瑞字)怎么會發(fā)出這樣的電報?他本人現(xiàn)在保定,這個電報,是不是有人捏造,還是他的本意,我一定要問一下”。直到后來,段祺瑞派人親自來向馮國璋解釋,并透露這是袁世凱的意思,馮國璋這才默然許久,此事作罷。
  在清帝接受優(yōu)待條件并答應退位后,馮國璋便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去向禁衛(wèi)軍的官兵解釋并加以安撫。禁衛(wèi)軍大都是滿人,他們一是忠于清廷,二是擔心清帝退位后軍隊會被解散,從而影響到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由此,要是馮國璋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引發(fā)兵變,甚至影響到清帝退位的進程和京城的穩(wěn)定與安全。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1912年2月初的某天,正當禁衛(wèi)軍的官兵議論紛紛的時候,馮國璋來到駐地并命令吹號集合,他要親自向官兵們宣布清帝退位的優(yōu)待條件和禁衛(wèi)軍的安置問題。吹號后,全體官兵集合在操場,操場的前面則擺著三張大方桌,其中一張疊在上面,并在旁邊放了接腳的椅子,以臨時搭一個高臺,方便馮國璋向官兵們講話。
  在全鎮(zhèn)官兵按照步、馬、炮、工程、輜重營的順序列隊后,馮國璋便拿著一張紙卷上臺了。他先掃視了一下列隊的官兵,隨后開始講話:“我今天來,是和大家說一件要緊的事……現(xiàn)在隆裕皇太后下了懿旨,說要將國體問題交給國民大會公決,但現(xiàn)在的局勢已經是萬分危險了,就算我們禁衛(wèi)軍的官兵拼著性命去打,那護衛(wèi)皇宮和保衛(wèi)京師的責任又交給誰?”
  看到下面已經有動靜后,馮國璋趕緊拿出那張紙卷開始念:“現(xiàn)在,總理大臣已經和民軍商定了優(yōu)待條件:皇太后和皇帝的尊號、滿族和蒙族的待遇,還有我們禁衛(wèi)軍的一切,一概不動,大清皇帝辭位……”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當馮國璋念到“大清皇帝辭位”的時候,隊伍里已經有了不小的騷動,一些旗兵嘴里雖然沒有說什么,但臉上無疑是那種又驚又愕的表情;而一些人干脆就抹開了眼淚。隨著馮國璋越往下念,隊伍的騷動情況就越嚴重,很多官兵都已經脫離了原本整齊的隊列,開始相互議論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其中也不乏憤怒的舉動。唯獨屹然不動的,是由漢人組成的步隊第四標,他們仍舊整齊的列隊站著,絲毫不為所動,表現(xiàn)出無動于衷的表情。
  馮國璋在念完優(yōu)待條件后,見隊伍已經凌亂,便大聲宣布:“我剛才所說的事情,不論官長士兵,有什么話都可以跟我說,你們大家可以推選幾個代表,請代表上前五步,由他們代大家申述意見?!?
  過了一會,隊列里走出幾個代表,他們提了兩個問題,一是皇太后和皇帝的安全,馮總統(tǒng)(禁衛(wèi)軍的統(tǒng)領當時稱總統(tǒng))是否能夠擔保?二是禁衛(wèi)軍今后歸陸軍部編制了,會不會取消?馮總統(tǒng)能不能對此擔負完全責任?
  馮國璋聽后,立刻上臺答復說:“兩宮的安全,我馮某敢以身家性命擔保!并且,我敢擔保兩宮決不離開宮禁,仍舊由我們禁衛(wèi)軍照常護衛(wèi)。至于我們禁衛(wèi)軍,不論我今后調任什么職務,走到什么地方,永遠不和你們脫離關系!”
  在代表們歸隊后,隊伍的騷動仍舊沒有完全平息下來。這時,馮國璋急中生智,他再次跳上高臺,大聲對下面說:“我還有話跟大家說!”這時,協(xié)統(tǒng)姚寶來、王廷楨趕緊對自己的隊伍高喊一聲:“立正!”
  在隊伍稍微安定了一點后,馮國璋便大聲道:“現(xiàn)在你們不管是目還是兵,趕緊推選出兩個人來,今天就發(fā)給他們每人一把手槍,并且從今天起就跟隨在我的左右,以后不論在家出外,只要發(fā)現(xiàn)我和革命黨有勾結的情形,準許這兩個人立刻把我打死,并且不許我的家屬報復?!?
  旗兵們聽了這話后,當場便推選出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步隊里的正目(即班長),一個叫福喜,一個叫德祿,兩個人來到馮國璋面前后,馮國璋對隨從幕僚說:“今天就到鎮(zhèn)司令部擬兩份命令,委派這兩個人做本處的副官,領兩支手槍,并按每月50兩銀子支餉”。
  這事辦好之后,隊伍才安靜了下來,馮國璋也算是松了口氣。他回到鎮(zhèn)司令部后,一屁股坐在沙發(fā)上,只“噯”的長嘆了口氣,一言不發(fā)。情勢所逼,馮國璋當時的心情,既覺得自己對不起清廷,又不得不做了袁世凱的馴服工具……袁世凱對他也是有知遇之恩的啊!
  在沉默的氣氛中,馮國璋隨后便離開了鎮(zhèn)司令部。從此后,馮國璋的身邊便多了兩個拿手槍的旗兵,他們不但跟著馮國璋回煤渣胡同的私宅,而且真的是馮國璋去哪里都跟著,這種情形一直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上記敘均來自馮國璋當時的幕僚惲寶惠親歷的回憶)
  清帝退位之后,馮國璋對前朝的官服和官帽都是十分珍重的,他的官帽仍舊掛在客廳的四足帽架上,為了防止落塵,他還特意讓人做了一個帽袱子蓋在官帽上。馮國璋身后的小辮,也是1912年8月去天津上任直隸都督時才剪掉的。這也許是為了維系禁衛(wèi)軍的軍心而有意為之,但一直到馮國璋死,禁衛(wèi)軍也確實沒有和馮國璋脫離過關系,這是后話。
  在袁世凱死的時候,張勛的幾個謀士來馮國璋處活動,而馮國璋確實給張勛寫過一封信,這封信是惲寶惠草擬,內容是:“項城長逝,中原無主,義旗北指,此正其時。兄若鋒車先發(fā),弟當部屬所部以隨其后。事貴速斷,敢布胸臆”。
  可惜的是,由于這封信送到張勛那里的時候已經是時過境遷,這次策劃也就只好作罷。隨后時間的推移,馮國璋與張勛的關系也逐漸拉遠,再加上馮國璋將黎元洪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由此也萌發(fā)了自己做總統(tǒng)的念頭。可笑的是,張勛卻仍舊認為馮國璋是支持復辟的,真可謂是時過境遷、刻舟求劍。
  不過怎么說,張勛復辟是失敗了,北京的政局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是被免職的段祺瑞咸魚翻身,卷土重來,他不但恢復內閣總理的職位,而且搖身一變,成為了“三造共和”的大功臣。段總理回京之日,廣大群眾夾道歡迎,其熱烈場景相比于一個月前的黯然出京,何止于天壤之別。
  至于黎總統(tǒng),這一個月來簡直就是坐過山車,不僅從愉快的峰頂跌到了絕望的谷底,也嘗到了冰火兩重天的滋味。在逃出總統(tǒng)府后,黎元洪便一直躲在使館區(qū)內,直到復辟失敗也未曾露面。
  段祺瑞回到京城之后,便派人去日本使館中找黎總統(tǒng),并希望他能回到總統(tǒng)府。黎元洪此刻的心情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百味雜陳,他如何有臉再去面對段祺瑞……這個被他免職而如今又強勢翻身的段總理呢?
  人非圣賢,孰能無氣?事實上,黎元洪心里也清楚,段祺瑞不過是表面客套,心里恐怕也未必愿意他繼續(xù)在總統(tǒng)的這個位置上做下去,對于一個月前的解職令,老段豈能不耿耿于懷?再說了,原本可以倚仗的國會又被黎元洪自己親手解散,如今拿什么去對抗老段呢?繼續(xù)干下去,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嘛。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罷罷罷,萬事皆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由此,黎元洪鄭重發(fā)表聲明,稱自己已經打定了辭職的主意,也就沒有再回總統(tǒng)府的必要了。
  7月14日,黎元洪發(fā)表通電,正式宣布辭去大總統(tǒng)職。在通電中,黎元洪倒還算勇于承擔責任,說自己誤信了張勛的鬼話,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發(fā)生,這都是自己的過失,并表示自己要“杜門思過,掃地焚香”,從此后息政歸隱,不問政事。電報的最后,黎元洪對馮國璋繼任總統(tǒng)寄以了厚望,并希望他能重整民國江山,為黎民百姓造福。
  在黎元洪堅決辭去總統(tǒng)職位后,當時的代理大總統(tǒng)馮國璋也就成為名正言順的繼任人。但最開始的時候,馮國璋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他終于可以達到人生中的最巔峰……當上民國大總統(tǒng)(袁世凱做得,我老馮也做得嘛!);憂的是北京那地方不是自己的勢力范圍,萬一像黎元洪那樣當一個光桿總統(tǒng),處處受別人的約束,倒不如當個江蘇督軍來得逍遙自在。
  在馮國璋左右為難的時候,段祺瑞給他發(fā)電報說:“四哥快來!”馮國璋在接到這個電報后,又高興又得意的指著電文對身邊的人說:“你們看,芝泉這個粗!芝泉這個粗!”
  然而,馮國璋身邊的人當時分為兩派意見,一派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希望老頭子立刻去北京當總統(tǒng);另一派則認為“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還是作江蘇督軍的好,免得去了北京束手束腳,受別人限制。
  馮國璋對此也十分苦惱,一來當總統(tǒng)的誘惑實在太大,二來也怕猛虎離山,虎落平陽,反而丟了自己的地盤。段祺瑞見馮國璋總不表態(tài),而總統(tǒng)一職也不能總是虛懸,于是派親信靳云鵬親自去南京勸說馮國璋就大總統(tǒng)之職。
  靳云鵬來南京后,說了這樣一段話:“北方的大局好比是一個香爐,這個香爐有三條腿,大總統(tǒng)好比是這個香爐的一條腿,總理和東海(徐世昌)是那兩條腿,有了這樣的三條腿,還怕香爐立不穩(wěn)嗎?”
  靳云鵬的“香爐三條腿論”打動了馮國璋,他最終決定擇日北上就任總統(tǒng)。按說,段祺瑞和馮國璋是老兄弟,合作起來應該比較愉快,但事實證明,也不盡然。袁世凱死后,南方舉起護法大旗,和北京相對抗。對此,段祺瑞主張武力統(tǒng)一,馮國璋則一意主和,雙方說不到一塊,這總統(tǒng)總理難免就要鬧別扭,好在馮國璋的代理期只有一年,一年后,總統(tǒng)就要重新選舉。
  當時最有資格去競爭這個位置的,當然是馮國璋和段祺瑞。馮國璋是代理大總統(tǒng),順勢轉正也屬名正言順,而老段正要雄心勃勃的推行他的“武力統(tǒng)一”大策,也是非總統(tǒng)不行;但正因為雙方爭奪太厲害了,反使得這個位置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要當不成,你也別想當。馮國璋在國會選舉的初期,也是非常熱心的,他這么個小氣的人,居然也從私囊中拿出四十萬(也有說是六十萬的)給自己的黨羽去奔走,但后來局勢的發(fā)展,馮系明顯落于下風,馮總統(tǒng)也開始心灰意冷了。
  進入1918年后,馮國璋和皖系也算是較量了幾次,但不管是“和戰(zhàn)之爭”還是國會選舉,都是以馮國璋落敗而告終。對于這樣一個空頭大總統(tǒng),馮國璋曾跟人說:“總統(tǒng)一席,有人不愿我久居,我自己也實在不愿再干下去,只求有人接替,便可早日脫離?,F(xiàn)在我無事可辦,不過是一個看守印信的人”。在段祺瑞的人把持了國會選舉后,馮國璋自知無望轉正,更是多次發(fā)表談話,表示自己不愿繼續(xù)擔任大總統(tǒng),寧可選擇回到河間老家“耕種自活”,退出政壇。
  1918年8月,第二屆國會在北京開幕,開幕當天,馮國璋發(fā)表通電,既袒露了自己的告退決心,又期望國會議員“各本良心上之主張,公舉一德望兼?zhèn)?,足以復統(tǒng)一而造平和者,以副《約法》精神之所在,則國本以固,隱患以消……”
  馮國璋在告退通電中的“足以復統(tǒng)一而造平和者”這句話,實際是將了段祺瑞一軍,也就是說,新任總統(tǒng)須以和平為大策,而不容許武夫當國。
  段祺瑞當時也很為難,皖系的人要把他推到總統(tǒng)這個位置上去,西南各省又堅決反對,而馮國璋的表態(tài)也大大影響了地方上的直系軍閥,曹錕和長江三督再次聯(lián)手,反對段祺瑞出任總統(tǒng),前線的大將吳佩孚更是屢發(fā)通電,聲言支持和平,明擺著是要給老段施加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段祺瑞要強行出任總統(tǒng)的話,不但會使得南北局勢惡化,也必然導致被洋系中直皖兩派的公開決裂。就這點而言,段祺瑞還算是一個有風度的政治家,他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與馮國璋一起引退,共同退出大總統(tǒng)的競爭。
  那么,在馮國璋、段祺瑞二人都引退的情況下,誰來繼任這個燙手的大總統(tǒng)職位呢

《(民國歷史)八、空頭總統(tǒng)馮國璋》添加時間:2025-05-12;更新時間:2025-06-25



    2025-05-12-1022672
投訴與建議
此頁面存在的問題*
違法違規(guī)
知識錯誤
抄襲他人
其他原因
問題描述*
聯(lián)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