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睢保衛(wèi)戰(zhàn)(唐朝) 中國歷史上最殘酷最感人最傳奇最有爭議的城池攻堅戰(zhàn),安史之亂的關鍵轉(zhuǎn)折
戰(zhàn)爭概述:天寶十四載(755 年),唐帝國三道節(jié)度使(平盧、范陽、河東)安祿山起兵十五萬發(fā)動叛亂。久未經(jīng)歷本土戰(zhàn)事的唐帝國軍隊最初節(jié)節(jié)敗退,叛軍占領了洛陽及長安,中原大地一時 生靈涂炭。在危難之際,人微官輕的張巡、許遠等人在雍丘、寧陵、睢陽與叛軍展開了長達兩年的殊死搏斗,以數(shù)千兵力與敵百戰(zhàn),殲敵數(shù)十萬,上演了一曲亂世悲 歌,并有力地阻止了叛軍的南下,成為了安史之亂的關鍵轉(zhuǎn)折。
將帥星數(shù): 張巡 許遠 南霽云 雷萬春
精彩星數(shù):
政治影響星數(shù):★★
綜合星數(shù):4.5★☆
戰(zhàn)爭類型:圍戰(zhàn) 中國歷史上最為精彩也最為殘酷的圍城戰(zhàn),一切的圍城計謀,在一群將生死與國家命運進行捆綁的血性男兒面前,無解。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戰(zhàn)爭深度解析:
一片死寂的睢陽城頭,竟然飄出了肉香。
睢陽城上僅存的士卒,每個人都冷冷地盯著城頭的那鍋肉。
都愣著干什么?過來吃!不吃,拿什么來打退明天安賊的進攻? 張巡嘶吼著。扯著臉上的傷跡,文弱的臉變得猙獰。
還是沒有動靜,南霽云看著近似瘋狂的張巡 這位開元末年的探花。南霽云將臉埋入寬厚的雙手,掩蓋著痛苦和絕望,卻無法止住那順著指尖流出的淚。
張巡說,我?guī)ь^,走到鍋邊,撈出一塊肉大口地往嘴中送,吃得狼吞虎咽,吃得眼冒淚花。
肉,小妾的肉,曾經(jīng)和張巡恩愛纏綿的女人,張巡的劍刺入小妾虛弱的身體時,女人在他耳邊喃喃地說生是你的人、死做你的肉,那是怎樣的一種疼痛!
張巡看著遠方的寫云,知道他的身影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原罪席上。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張巡有選擇嗎?
傳說中的狼煙與馬蹄,中原的百姓已經(jīng)一百二十余年沒有見過。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閃亮的一個時代,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華夏民族都在這個時期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峰。
而從繁花似景的盛世到遍地烽火狼煙,僅僅需要打一個盹的功夫。
對唐玄宗李隆基來說,確是如此。
二十多年的文治武功,對于一個皇帝來說,李隆基做到了一個杰出的君主所能做的一切。
做幾年好皇帝容易,做一輩子好皇帝難。
也許怪李隆基活得太長。
對于治理江山,李隆基有些審美疲勞,所以初期頻換的相位,也一下讓李林甫連續(xù)坐了十九年(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人真沒遇到好時光)。此君在位,把大唐的政局搞得一地雞毛。安祿山后來能崛起,李林甫的功勞很大。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審美疲勞的李隆基很快找到新的人生寄托 愛情。
一個傾國傾城的二十二歲的絕世美女與一個年近六十的老者有真正的愛情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是皇帝,癡情的皇帝。
位列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huán)不是一個權(quán)利欲望很重的女人,正史中沒有任何她參予大唐帝國權(quán)力斗爭的記錄,她安靜而舒暢地享受皇帝給予她專一的特權(quán)和寵愛。
而她的親屬們會主動替她收割她與皇帝纏綿愛戀后的其他果實。
楊氏的政治代言人是楊國忠。楊國忠倚仗裙帶關系,權(quán)勢傾天,一度身兼四十余職,在李林甫死后任宰相。與李林甫相比,楊國忠連口密腹劍的本事都沒有,繼續(xù)將天寶時期的朝政搞爛到底。
盛世背后隱藏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土地兼并問題日益嚴重,耗資巨大的邊事也頻頻不利:怛羅斯之戰(zhàn),天寶第一名將高仙芝被大食人打出了中亞;三征南詔均告失利,損兵二十余萬;安祿山征討契丹,亦以失利告終。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比邊事不利更嚴重的是邊將的坐大。隨著朝政的腐敗,對手握重兵的邊將也失去了節(jié)制,邊將十幾年不換防,趁機坐大。
安祿山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迅速崛起。
安祿山是混血兒,其父為中亞昭武九姓中的康姓胡人,其母為突厥人,后來其母改嫁一安姓突厥將軍,安祿山由此姓安。
三十歲前的安祿山還只是一個投機倒把的精明小商人,順便也干點偷雞摸狗不要本錢的活。
有一次小偷安祿山膽子忒大了點,竟然去幽州偷部隊養(yǎng)的羊,被當場抓獲。當時的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本準備將這個偷羊賊打死,安祿山卻說了一句 大夫不欲滅 奚、契丹邪!奈何殺祿山? 張守珪覺得這個胖子胡人口中吐出這樣文雅的措詞,還真有點文化和見識,不但放了他,還讓他在自己手下效力。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十年的時間,安祿山就從一個偷羊賊變成了大唐平盧節(jié)度使,其爬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之后又相繼擔任了范陽、河東節(jié)度使,掌控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成為了大唐帝國軍界政界第一紅人。紅得連國舅楊國忠也眼紅。
安祿山的拍馬屁功夫確實到了極致,曾經(jīng)英明一時的唐玄宗被他哄得團團轉(zhuǎn),就連后來楊國忠天天在他耳邊嘮叨安祿山必反,李隆基也還依然固執(zhí)地認為,那個安胖子是忠臣,大大的忠臣。
天寶十四載(755年),胖子安祿山收起了他的笑臉,十一月八日,安祿山率三道兵馬,又征調(diào)了部分同羅、奚、契丹、室韋人馬,總計十五萬,號稱二十萬,扯起了反旗,向南殺來。而此時的李隆基,還在華清池與美女楊貴妃洗鴛鴦浴。
此時看似無比強大的大唐帝國顯示出真實的脆弱。百年未經(jīng)歷大規(guī)模內(nèi)戰(zhàn),使唐政府中原地方軍隊在叛軍面前顯得不堪一擊,陳留、滎陽等重鎮(zhèn)輕易就被叛軍占據(jù)。安祿山僅用了三十五天的時間,就占據(jù)了大唐的東都洛陽。
攻占了洛陽的安胖子此時顯露出了他一個政治暴發(fā)戶的本色,沒有趁唐帝國立足未穩(wěn)的機會擴大戰(zhàn)果,繼續(xù)西進,而是迫不急待地在洛陽稱帝。這給了唐帝國喘氣 的機會,各道援兵開始聚集長安,封常清與高仙芝退守潼關。與此同時,安祿山的大后方也后院起火,平原郡太守顏真卿與常山太守顏杲卿兄弟聯(lián)兵抵抗叛軍,一度 收復了河北十七郡。郭子儀、李光弼出兵井陘,滅叛軍四萬。而河南方面,一個小小的縣令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以極少的兵力阻截著叛軍南下江淮的路。
那就是張巡!
張巡,河南南陽人,少時家境良好,博覽群書并過目不忘,傾財好施,在開元末中進士。
張巡因為為人正直,不肯攀附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官運一直不順。初為太子通事舍人(正七品),后外放,任河北清河縣令。在清河,張巡干得很好,但還是升不了。在清河當了十三年縣令后,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平級調(diào)任真源縣縣令(今河南鹿邑),繼續(xù)干七品芝麻官。
在真源,張巡壓豪強,抓治安,治下民居業(yè)安,很受愛戴。
安史之亂爆發(fā),面對潮水般涌來的叛軍,很多沒有打過仗的政府官員慌了神,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手下大將張通晤率兵進犯河南,相繼攻 克了宋(今河南商丘)、曹(山東曹縣)等州。張巡的頂頭上司譙郡太守楊萬石看叛軍勢不可擋,準備舉郡投降,并委任張巡為長史,迎接叛軍。
楊萬石的指令傳到真源,張巡率全城百姓到帝廟哭拜,然后宣布起兵討叛。
真源是個小縣,張巡籌集到的人馬很微薄,僅千人。
張巡帶領這一千人馬到雍丘(今河南杞縣)與反抗叛軍的單父尉賈賁會合,入駐雍丘。
雍丘是洛陽通往江淮地區(qū)的要道,叛軍要南下江淮,就必須占據(jù)雍丘。
原雍丘令令狐潮早已投降叛軍,后被賈賁趕跑并將其妻女殺死。令狐潮后率兵攻打雍丘,賈賁戰(zhàn)死,張巡被奉為主帥。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張巡多次擊敗叛軍的進攻。
至德元載(756年),令狐潮、李懷仙、楊朝宗、謝元等叛將率兵四萬再來爭奪雍丘。面對十倍于己的敵軍,張巡沉著冷靜,在堅守雍丘的同時,常常果斷地出兵襲擊,展開襲擾,堅守雍丘六十多天,大小三百余戰(zhàn),帶甲而食,裹傷再戰(zhàn),最終將叛軍擊退,殲敵兩千余人。
此時各路戰(zhàn)事都朝有利于唐軍的方向發(fā)展。唐玄宗雖然錯殺了當時的第一名將高仙芝,但是繼任的哥舒翰繼續(xù)采取了高仙芝固守潼關的明智之策,使叛軍在潼關面 前無法再西進一步。郭子儀與李光弼在河北接連大敗史思明部,而叛軍東進、南下又被張巡和魯炅阻于雍丘和南陽(今河南鄧州)。
然而唐玄 宗又一次出昏招,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棄潼關天險不守,強令哥舒翰出兵迎戰(zhàn)安祿山,結(jié)果在陜西靈寶被安祿山部下大將崔乾裙所敗,二十萬兵馬幾近全軍覆滅,主 帥哥舒翰被俘,不久為安祿山所殺,潼關失守。唐玄宗逃往蜀中,在途中(馬嵬坡)發(fā)生了兵變,李隆基從此失去了他的江山,還有愛情。
長安被叛軍所占領,李光弼、郭子儀等人也被迫退入井陘。
勢孤力單的張巡部所迎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
令狐潮再度率軍圍攻雍丘。
張巡用一個又一個的妙計良策解決著雍丘的危機,聲東擊西,草人借射,包括不太講信用地讓令狐潮退兵取柴,這樣邊耗邊戰(zhàn),又堅守了雍丘近四個月的時間。
安祿山的叛軍見攻克雍丘無望,于是在雍丘以北設置杞州,準備對雍丘長期圍困。
張巡見孤城難守,敵人一旦合圍,就難以逃脫,便在敵人未修好營壘之際,組織了一次漂亮的反擊戰(zhàn),殲敵近萬后撤離雍丘退守寧陵。
在寧陵,張巡與睢陽太守許遠聯(lián)合,大敗楊朝宗。
在甘肅即位的唐肅宗任命張巡為河南節(jié)度副使,指揮江淮方面的作戰(zhàn)。
而安祿山也在至德二載(757年)正月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在洛陽稱帝,將進攻的焦點轉(zhuǎn)移到太原與睢陽。
至德二載正月,安慶緒派尹子琦、楊朝宗率十三萬大軍進攻睢陽,睢陽太守許遠向張巡求救告急,張巡決定舍寧陵救睢陽,兩人合兵睢陽。
張巡、許遠的兵力合起來不到一萬,而對手則是十三萬大軍。
第一階段,張巡同樣采取了堅守之余主動出擊襲擾的戰(zhàn)術(shù),相持十余天,滅敵近二萬。
第二階段,隨著守城兵力的減少,張巡決定擒賊擒王,射殺尹子。他讓士兵用蒿草作射頭,射向叛軍,讓叛軍以為城內(nèi)已無射矢。尹子琦中計,放松警戒,近城督戰(zhàn),南霽云一箭射中尹子琦左眼。唐軍出擊,幾乎活捉尹子琦,叛軍再一次敗退。
七月,尹子琦卷土重來。此時的睢陽守兵不足千人,已成一座孤島,糧食補給又跟不上,而睢陽附近的唐將許叔冀、尚衡、賀蘭進明,皆擁兵不救。張巡派南霽云 突圍求援,尚衡拒絕發(fā)兵,賀蘭進明不但不發(fā)兵,還想將南霽云留為己用,南霽云氣憤之下咬斷自己的一根手指后憤然離去。南霽云到廣陵、真源一帶收羅步騎三千 余人而回,與叛軍大戰(zhàn)后,入城僅千余人。
十月,尹子琦的叛軍終于攻陷了睢陽。爬上城樓的叛軍發(fā)現(xiàn),僅剩的四百余睢陽守軍全都已經(jīng)餓得爬不起來了。
張巡、許遠、南霽云、雷萬春等三十六將被俘,無一投降,均被叛軍所殺。張巡是年四十九歲。
張巡等人以數(shù)千之眾,在雍、睢一帶堅持抗擊叛軍長達兩年,殲敵近十萬,使得唐朝財賦主要供應基地江淮地區(qū)得以保全,為唐軍最后組織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戰(zhàn)爭人物命運走向
張巡:
浴血睢陽的張巡成為了大唐所敬仰的英雄,唐政府在大中年間就將張巡、許遠、南霽云的畫像置于凌煙閣。而在民間,張巡則被百姓所神化。據(jù)說戰(zhàn)死于睢陽的張 巡殉國時身首分離,芮城、鄧州和睢陽三地百姓皆為他招魂而葬。他被追封為 通真三太子 。而至今,關中地區(qū)仍然祭祀他為孝王,東南亞一帶的海外華僑地區(qū)仍 然有張巡的祭廟。
然而張巡身上卻擁有著無法抹去的歷史 污點 吃人,這是中國史料中記載不多的名人食人事件。張巡許遠困守睢陽孤 城,外無援兵,糧草耗盡,城中草皮樹根皆食盡。于是睢陽城人相易子而食。到后面,張巡殺其小妾,用為軍糧。許遠也親殺家奴用以士卒充饑。至城破之日,所食 人達三萬余。
對于張巡食人事件歷來就很有爭議,明代的王夫之就是持批判意見的,認為張巡更應該自殺殉城,而不應該以食人而死守。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張巡并非食人狂。史載,安祿山叛軍所到之處, 洛陽四面數(shù)百里州縣,皆為丘墟,汝、鄭等州,比屋蕩盡,人悉以紙為衣 。原本繁華的盛世頓時變成了人間地獄,張巡聚眾而起抗擊叛軍,不僅是忠效朝廷,更是為了民族大義。
在大罪和大義之間,張巡有選擇嗎?
張巡做的這道題太難,里面沒有正確答案。
而中國的百姓是善良的,他們更愿意記住英雄式的張巡。
戰(zhàn)爭猜想:
雍、睢保衛(wèi)戰(zhàn),一定要打得這么艱苦慘烈嗎?安祿山一介胡將,就能將百年的大唐江山翻個底朝天嗎?事實上,更多的是唐帝國本身的運轉(zhuǎn)出了問題,從錯殺高仙 芝、封常清,到強令哥舒翰出兵,因為內(nèi)部政權(quán)的紛爭,唐王朝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快速平亂的機會,直至睢陽危急,附近的其他唐將依然擁兵不救。唐政府本身的內(nèi) 耗和效率低下,才是造成了安史之亂長達八年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當初的大唐再多幾個張巡挺身而出,安史之亂給唐王朝帶來的危害也許會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