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逆天:唯一做過奴隸的皇帝,殺數(shù)十萬漢人并分食其尸 發(fā)布時間:2016-06-12 11:59 瀏覽:加載中
摘自《歷史上那些梟雄們》 作者:盧哲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老百姓的飯桌上,經(jīng)常能見到 黃瓜 這種蔬菜。很多人就奇怪了,咱們吃的這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么叫 黃瓜 呢?傳說,黃瓜的命名,和后趙皇帝石勒有關(guān)。
關(guān)于黃瓜的傳說
黃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的,當時的中原人將漢族以外的部落(主要指北方及西域的游牧民族)統(tǒng)稱為 胡人 ,因此這種瓜就被稱為 胡瓜 。石勒本是北方羯族出身,他做了皇帝之后,十分忌諱漢人稱 胡 字,認為這是種歧視,于是就下令全國:凡是說話及寫文章,均不得出現(xiàn) 胡 字,違者問斬。
有一次,石勒召見地方官員,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他非常吃驚,問道: 樊參軍怎么窮成這個樣子,連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樊坦哪里是窮,他只不過剛剛遭受一群羯族強盜的搶劫。樊坦是個直性子,就實話實說道: 都是那幫胡賊無道,把我的衣服都搶走了。 話音剛落,樊坦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嚇得連連叩頭謝罪。石勒看他一介老書生,又自知有罪,就沒有怪罪,反而笑著賜給了他車馬衣物。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過了一會兒,群臣接受 御賜午膳 時,石勒忽然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道: 卿可知此物名否? 樊坦心知肚明,卻不敢直言無諱,他靈機一動,用四句詩答道: 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 石勒一聽,哈哈大笑。從此, 黃瓜 這個名字就慢慢取代了 胡瓜 。
淪為奴隸的青年
西晉末年,第二代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癡呆無能,皇后賈南風為了培植家族勢力,實現(xiàn)野心,制造了一系列的政治風波,最終導致了諸王奪權(quán)的 八王之亂 ,這場歷時16年的內(nèi)戰(zhàn)使西晉政權(quán)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北方匈奴、羌、氐等族趁勢攻入中原,互相廝殺,趕走西晉王室,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中原漢族慘遭屠戮,歷史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石勒便活躍在這一時期。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石勒是羯族人,他青年時,羯族人的地位還很卑微,類同奴隸,為了生活,許多羯族人都去給官僚豪紳做佃客(雇傭農(nóng)民),石勒也曾為郭敬、寧驅(qū)做過佃客。后來并州發(fā)生饑荒,許多胡人佃客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就趁機逃散,石勒曾向人提出過誘拐胡人做買賣的主意,他認為只有這樣才既能讓羯族人吃飽肚子,同時又讓漢族豪紳有利可得,可見當時羯族人的慘狀。
石勒的建議并未被及時采納,而并州刺史司馬騰,看到大量胡人流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利可乘,就采用建威將軍閻粹之計,四處捉拿胡人,兩人共鎖一枷,驅(qū)往太行山一帶賣為奴隸,牟取暴利。當時二十多歲的石勒也在其中,與身邊的胡人一樣,他們都不被當成人看,沿途既要忍受饑餓病痛的折磨,還要受官軍的毆打、侮辱,后來幸遇貴人暗中保護,石勒才得無恙。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不久,石勒被賣到師懽(音 歡 )家,為了不餓死,他只有忍氣吞聲去做奴隸。一天,石勒與諸奴隸在田中耕種時,忽然說自己聽到鼓角之聲,好像有人在耳邊打仗,就告訴了身邊的人。周圍的人以為兵荒馬亂的,聽到這種聲音很正常,就沒有當回事。后來一到下田的時候,石勒就稱聽到了鼓角之聲,周圍人就把這事報告給了師懽,石勒又趁勢說: 我在家里下田的時候,也常常能聽到這種聲音。 當時的人都迷信奇異之象,師懽看石勒長相不凡,又常常出現(xiàn)幻聽,以為他有神鬼相助,不是尋常之輩,就免除了他奴隸的身份。
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長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其工作能力的判定,也就是說,長得越好看,人們心里就越相信他能力強。據(jù)說羯族人有明顯的白種人特征,而石勒走到哪里都會被人 奇其相貌 ,那么當時人認為他不同凡響,也就可以理解了。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從強盜到皇帝
石勒恢復自由之后,便四處漂泊,險些又被抓為奴隸。后來他投奔汲桑,落草為寇,并與十八個兄弟組成了 十八騎 ,四處搶奪珠寶絲綢等物。公元305年,汲桑曾經(jīng)率領石勒等人投奔公師藩的反晉部隊。起初石勒為前鋒,作戰(zhàn)勇猛,斬殺數(shù)萬敵人,后不幸敗給了晉軍,與汲桑失散,無奈之下,再次落草,最終被匈奴漢王劉淵收編。
劉淵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的匈奴人,他漢化程度很高,精通史書、諸子百家,酷愛儒家經(jīng)典,他常說: 一物之不知者,周君子之所恥也。 石勒投奔劉淵后,一直想表現(xiàn)自己,恰好此時烏桓族的張伏利度率軍割據(jù)于樂平,劉淵數(shù)次招降不成,石勒便主動請纓,號稱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令張伏利度歸降。
石勒假裝得罪了劉淵,跑到伏利度那里說要投奔,伏利度早聽說過石勒的大名,便高興地與他結(jié)為兄弟,讓他帶兵打仗。石勒 所向無前 ,斬敵無數(shù), 諸胡畏服 。時間長了,伏利度的手下都很佩服石勒。石勒也知道自己眾望所歸,便借一次聚會的機會,忽然把伏利度綁了起來,然后問眾人: 現(xiàn)在若是起兵共舉大事,你們擁戴誰為首領? 部下都推選石勒,張伏利度也只好答應聽命于他,于是石勒帶著這支隊伍,浩浩蕩蕩來到劉淵帳下。劉淵大悅,加封石勒為督山東征討諸軍事,從此,石勒的軍事力量開始日益壯大。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公元311年,石勒率兵全殲西晉主力,攻破洛陽。一年后,他以襄國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根據(jù)地。七年后,石勒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后趙,掌握了與三國時曹魏范圍相當?shù)谋狈降貐^(qū),其后攻滅鮮卑段氏、滅前趙,依淮水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公元330年石勒稱帝,史稱后趙明帝。
一世雄主還是殺人魔王
石勒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曾經(jīng)做過奴隸的皇帝。他不識字,但是天生有不凡之才,其人 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 (《晉書 載記第四》),對于西晉世族的貪腐更是仇恨之至。他建立后趙以后,實行胡、漢分治,首創(chuàng)小學,重視文化教育,禁止酗酒,保護農(nóng)業(yè)發(fā)展,還立法嚴防貪贓枉法,對于亂世中的民族融合與北方安定與發(fā)展做出了一定貢獻,然而他于戰(zhàn)爭中推行的殺戮漢人政策卻危害甚遠,這不僅激起了民族矛盾,也令中原漢族人口大大減少。
《晉書 列傳第二十九》曾記載過石勒羯族軍隊大肆屠殺并煮食漢人的事件:
永嘉五年,(司馬越)薨于項。秘不發(fā)喪。以襄陽王范為大將軍,統(tǒng)其眾。還葬東海。石勒追及于苦縣寧平城,將軍錢端出兵距勒,戰(zhàn)死,軍潰。勒命焚越柩曰: 此人亂天下,吾為天下報之,故燒其骨以告天地。 于是數(shù)十萬眾,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萬。王彌弟璋焚其余眾,并食之。
從史書中的文字看,石勒燒靈柩,完全是為了懲罰司馬越的罪惡行徑,然而射殺數(shù)十萬降眾,包括士族、平民,乃至令部下將幸存者燒而食之,則完全是禽獸行為了。
總之,關(guān)于石勒的評價,歷史上毀譽參半,有人說他是安定北方的雄主,也有人說他是不折不扣的殺人狂。
石勒稱帝后,曾經(jīng)問大臣徐光自己可比哪位開國皇帝。徐光拍馬屁說石勒已超過劉邦、曹操,直追,石勒以為過分,說道: 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然猶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者,當并驅(qū)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朕在二劉之間,軒轅豈所擬乎! 意思是說,黃帝肯定是比不上了,但是自己光明磊落,不能和、相類,如果要比,應該還是在劉邦和劉秀之間。
石勒實在有點高估自己,因為他死后不過十八年,后趙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