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jié) 蒼鷹郅都
動完了周亞夫和竇嬰,景帝要扶上自己人,他需要一個只忠于自己而不畏懼任何其他勢力的人,這個人得連太后、皇后、長公主、還有諸多朝廷重臣都不放在眼里,只為景帝一個人服務(wù)才可以。
酷吏就是在這種需求之下誕生的,他們像晁錯一樣不顧身家不顧自己的安危,他們可以為皇帝干任何事情只要皇帝有需求,和一般的大臣相比,他們沒有那么多的顧慮,沒有那么多的權(quán)衡取舍,只要下手就一狠到底絕不留情。
武帝時期酷吏橫行,但是漢朝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酷吏是景帝啟用的,那就是這個時候被景帝提拔上來做北軍中尉的郅都。
郅都的名氣很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狠,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于任何人都毫不留情。郅都之前做濟南郡的太守,濟南有個大戶非常厲害,前幾任官員都拿他沒有辦法,可是郅都一到就把這個大戶中最厲害的幾個人抓出來殺了,一下就達(dá)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郅都在濟南干了幾年之后,郡中路不拾遺,就連周邊的十幾個郡縣的人都害怕濟南郡。
郅都的人生格言就是:“既然我已經(jīng)離開了親人出來做官,那就該盡忠職守,死在任上,妻子子女不是我該考慮的事情?!?
有一回景帝的妃子賈妃去上廁所,有一只野豬也沖進了廁所。賈妃是景帝十分寵愛的妃子,給景帝生過兩個兒子,趙敬肅王劉彭祖和中山靖王劉勝(劉備的祖先)。野豬非常厲害,殺個人什么的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景帝擔(dān)心的賈妃的安危就想沖進去救她,可是被郅都給攔了下來,死活不讓景帝進去。在他眼里,只有皇上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人,哪怕是皇上的寵妃,也和他一點兒關(guān)系沒有,不必理會。為了皇帝,他什么人都可以得罪。
郅都的狠勁是景帝現(xiàn)在最需要的,由他執(zhí)掌京師最重要的北軍,景帝就再也不會怕其他什么人綁在一起來挾持自己,一旦有變郅都肯定什么都不會多想,直接用北軍護己勤王。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xué)學(xué)生學(xué)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郅都當(dāng)了北軍中尉之后,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避權(quán)貴,當(dāng)時朝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丞相周亞夫,沒了兵權(quán)的周亞夫還是一貫的飛揚跋扈,朝廷中人人敬畏,唯有郅都不感冒,見了周亞夫也就拱手作揖而已。
對周亞夫都如此,其他的朝中大臣郅都當(dāng)然更不放在眼里了,不久他就獲得了一個外號“蒼鷹”,那些列侯宗親甚至不敢正眼看郅都,只敢用側(cè)眼偷偷的瞟他,仿佛被他看一眼就能出自己犯過的罪一樣。
拿出郅都這件大殺器,景帝第一個要對付的是前太子劉榮。
劉榮本身確實威脅不大,如果他不是曾經(jīng)當(dāng)過太子,景帝根本不會對他有想法,可悲哀就在于他當(dāng)過太子。
當(dāng)年支持劉榮的人太多了,這些人還或多或少潛伏在朝中,周亞夫、竇嬰等等一大片,誰能夠保證這幫人現(xiàn)在還沒有異心呢,萬一自己殯天之后這幫人對劉徹不滿,湊在一起又擁著劉榮造反怎么辦?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xué)學(xué)生學(xué)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沒錯,劉榮是懦弱,可是懦弱不正好更容易成為這幫強臣的傀儡嗎?
景帝左思右想總覺得這個事情不放心,全部除掉那些曾經(jīng)支持劉榮的人太不現(xiàn)實,數(shù)量太多而且可能還有好多辨別不出來,剩下的唯一辦法就只有除掉劉榮了。
雖然是自己的兒子,雖然是自己的長子,可此時的景帝既然要對天下仁慈,要保證天下的安定,就只能對自己的兒子殘酷了。
沒過多久,景帝就抓到了劉榮的把柄。
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后封為了臨江王,在臨江國自己居住。有一回劉榮擴建宮殿的時候不小心推翻了周邊文帝廟前空地的圍墻。
這其實是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往大了說這是對祖宗的大不敬,怎么辦你都可以,往小了說這不過是個影響不大馬上就可以補救的無心之過,口頭譴責(zé)兩句就行了。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當(dāng)然,景帝要的是頂格處理,于是劉榮被抓回了長安,按理說一般案件是有廷尉來處理,考慮到劉榮是皇室所以還要宗正來參與,可是景帝卻直接把劉榮交給了中尉郅都。
郅都是什么人,是皇親國戚人人畏懼的“蒼鷹”,是當(dāng)朝最狠毒的大酷吏,是景帝的瘋狗,落在他手里,活的希望就不大了。
景帝的意思很明顯,也很歹毒,按照一般的辦案程序想治劉榮死罪很難,但他了解劉榮懦弱的性格,就是要讓郅都用酷吏的手段逼的劉榮承受不了而自殺。
一個父親對親兒子已經(jīng)到了用這種手段的地步,論仁慈景帝真的比不上康熙。諷刺的是景帝這種不和人道的處理方式卻取得了后來很好的效果,反而仁慈的康熙卻因為對兒子的百般不忍造成了“九龍奪嫡”的慘劇,讓天下跟著一起亂。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xùn),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xùn)</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這就是體現(xiàn)著封建制度的劣性吧,父子相殘反而對天下更好,這是多大的悲哀!
郅都整劉榮的方法很簡單,也不對他用刑,就光是嚇唬,然后把他牢牢的看管起來不準(zhǔn)和外界有任何來聯(lián)系。幾乎始終不見天日的劉榮天天處在對未知的惶恐中。
劉榮想給景帝寫信認(rèn)罪,乞求景帝的原諒,可是郅都堅決不給劉榮紙筆。后來竇嬰聽說了這件事,雖然他此時也是景帝緊緊盯著的人,可出于對自己曾經(jīng)學(xué)生的感情,頂著被治罪的風(fēng)險給劉榮送去了紙筆。
誰料本是想救劉榮的竇嬰,這一舉動反而是害了劉榮。劉榮在寫完給景帝的謝罪信之后一下子長舒一口氣,他覺得自己一直的堅持終于有了回報,放下了最后執(zhí)念的他,不知是看破了時事還是真的累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
劉榮一死,景帝難過的同時也算是辦完了一件事,可是竇太后勃然大怒。
雖然竇太后當(dāng)初反對立劉榮為太子,要立自己心愛的小兒子劉武,可劉榮畢竟是她的長子長孫,如今被一個臣子逼得自殺,做奶奶的怎么可能好受。
竇太后可能也知道這里頭有景帝的授意,可她還是把所有的怒火都撒在了郅都身上,她馬上逼景帝殺掉郅都。
景帝百般斡旋之下最終沒有殺郅都,而是讓他免官歸家。
郅都是景帝用的正舒服的一個棋子、一條瘋狗,景帝讓他咬誰就咬,而且還一定咬的特別深特別好,這樣的人景帝怎么舍得殺他或者不用他。可竇太后如此大怒,景帝想把郅都留在長安是不太可能了,讓郅都免官歸家只是景帝為了躲過竇太后耳目的一招棋而已。
郅都在回家的路上就接到了景帝的密旨,火速調(diào)他前往邊郡雁門做太守,而且便宜從事不用回長安謝恩,直接去雁門赴任。
郅都是瘋狗也是忠狗,他為了辦差不顧身家,當(dāng)初離開家的時候就打定了要死在任上的主意,根本沒有想過回去,所以一接到任令馬上改道,沒有回家直接到了雁門。
景帝的想法很簡單,郅都是個夠狠的人,既然現(xiàn)在不能夠讓他留在長安,那最好的去處就是讓他把自己的狠發(fā)泄到匈奴人身上,讓他去鎮(zhèn)守邊郡。
景帝時期邊關(guān)的名將有李廣和程不識兩人,因為漢武帝之前,漢朝對于匈奴基本上就是防守,幾乎從來不主動出擊,所以那個時候混得好的將軍都是防守防的好的。
不求你出關(guān)殺匈奴,能夠不讓匈奴人殺進來就是你的本事。李廣和程不識都是防守名將,我們現(xiàn)在要說的新科雁門太守郅都也是。
李廣的名氣很大,他是盡人皆知的“飛將軍”,箭術(shù)神通。
匈奴人對于英雄非常敬重,在他們見識過幾次李廣的本事之后都很敬重他,很少會去主動的碰李廣的部隊。因此李廣帶兵雖然習(xí)慣性的很松散,經(jīng)常會犯很多帶兵的大忌,但一般不會出什么問題。
和李廣剛好相反,程不識是典型的“學(xué)院派”帶兵,御下十分嚴(yán)格,按照兵書一板一眼的執(zhí)行,所以雖然匈奴人經(jīng)常會來攻打他,但總也討不到什么便宜和兩大名將相比,論武藝本事郅都比不上李廣,論帶兵郅都比不上程不識,可是就這么一個獄吏出身的半路出家將軍,往雁門一鎮(zhèn)就是將近十年,匈奴人一直到郅都死都沒有敢靠近過雁門。
如果說李廣是武藝讓匈奴敬重的話,那郅都就是狠勁讓匈奴害怕。
郅都不愧是景帝朝的第一大酷吏,他的狠把馬背上的民族匈奴都給鎮(zhèn)住了。當(dāng)時匈奴人因為痛恨郅都,對他用了類似于巫蠱之術(shù)的方式來泄憤,就是做一個郅都樣子的稻草人,然后大家拿它當(dāng)靶子練射箭??墒怯捎谶@些匈奴都太害怕郅都了,沒人敢正眼看像郅都的稻草人,所以也沒有人能夠射中。
能讓精于射箭的匈奴人連個定靶都射不中,可見他們有多怕郅都。
估計這個郅都長的應(yīng)該非常嚇人,匈奴和皇室宗親都不敢正眼看他。
最終,忍無可忍的匈奴人見硬的弄不過郅都,只能在中行説的建議下來了陰招,他們知道竇太后痛恨郅都,有一次郅都不小心犯了法,被匈奴人的細(xì)作鬧到了竇太后耳朵里,竇太后一聽這個郅都還活著,還這么囂張,直接下旨?xì)⒘僳ざ?。
諷刺的是,十年不敢靠近雁門的匈奴人,在郅都死后一個月,就攻破了雁門,進行一番屠城,給竇太后一個狠狠的耳光。
我愿做大漢朝永遠(yuǎn)的蒼鷹,卻怎奈,皇天不給我這個機會……
郅都的悲劇下場沒有讓酷吏從此消失,相反很多人從郅都的受景帝重用看出了酷吏的前途。
所以一個郅都倒下了,可千千萬萬的郅都又前赴后繼的站了起來。
郅都被調(diào)到雁門之后景帝還得繼續(xù)為劉徹掃除障礙,他馬上又任用了郅都在濟南做太守時和他共事的都尉寧成為北軍中尉。
真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和郅都共事愉快的寧成也是個大酷吏,他繼承了郅都的事業(yè),在整個景帝后期繼續(xù)給景帝當(dāng)瘋狗。
其實這個寧成也確實是個人才,后來武帝朝的時候他由于得罪的人太多最終被罷免。罷免之后寧乘從商,沒過多久就成為了巨富,還很霸氣的說下了那句:“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意思就是做官不做到二千石,做生意不做到千萬,怎么可以和人去比呢?
作為一個仕途和商途都很成功的人,寧成也算是漢朝的奇葩了,印象中好像也是少有的酷吏最終善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