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會稽王孫亮臨終很后悔不該輕信岳丈全尚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深秋,會稽通往侯官的路上,落葉遍地,一派肅殺。秋風帶著寒意襲擊著行色匆匆的孫亮。
孫亮何許人 也?他是孫權(quán)的第七個兒子。孫權(quán)駕崩的時候,把帝位傳給了他。讓諸葛瑾的兒子,大將軍諸葛恪來輔佐他。很可惜,他這皇帝沒做多久,就讓孫琳給廢黜了。孫琳 迎立了他的六哥孫休做了吳景帝,而把他流放到會稽做會稽王。不多久,孫琳死了,可謠言來了,說他曾去祠廟祈禱,企圖復辟,他知道,這流言必會在六哥那里作 祟。果然,不多久便來了圣旨,貶他為侯官侯。于是不走也得走,天子之命焉得他這手無一丘,帽的人所能抗拒的?
無奈只好遵命匆匆上路。
然而,接著就有使臣帶著詔書追來了,居然是御賜美酒。心底狹窄的同父異母哥哥孫休怎會對他如此多情?他知道這酒里必然大有文章??墒沁@是欽差送來的御酒,焉敢不喝?況且欽差在一旁負有 監(jiān)督 的使命, 不喝也得喝!
憑著他過人的智慧,他立即意識到那里的文章,旋即一個強大的沖擊波令他頭暈腦脹,死的恐懼強烈地攫取了他,而生的渴望又令他腦海里一片空白。稍停片刻,他才十分悲切地問自己: 這就要告別人間了嗎?我才十九歲呀!
死神降臨了,他回顧自己短暫而多舛的一生,無限慨嘆: 我如果只是個平庸之輩,也許兄長就不急于下毒手了,說不定,還會讓我得以享天年,再活兩個十九 年。哦!人生就是如此的顛倒。我的母后潘夫人,在織室里粗布破衣,不掩天姿國色,花容月貌終為父皇所賞識,一朝而為皇后。而我呢?在皇宮才華耀人眼目,卻 帶來命運多舛,一挫再貶,終成冤鬼。呀!多么不公!
難道不是這樣嗎?普天之下誰不承認我小有聰明? 孫亮回憶他剛剛親政的往事。 那是東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夏四月的事,他派一名宦官拿著銀蓋碗去倉庫取蔗糖,這宦官與管倉庫的小吏有仇,就偷偷地在蔗糖中投放了幾粒老鼠屎,回來 之后便誣陷小吏 褻瀆職守,竟致污穢貢物,對皇上大不敬! 孫亮即把那小吏召來詢問,小吏叩頭說道: 這是宦官栽贓誣陷,他曾向我索要宮中使用的涼席,因 為宮中用物都有定數(shù),我不敢給他,他便記恨在心。
旁邊的大臣便建議道: 宦官與小吏所說不一致,是否將他倆送到有司拷問,以明真 相。 孫亮略一思忖,便道: 不必! 當即令人將老鼠屎破開察看,只見屎心還很干燥,孫亮便笑著對大臣說: 真相已明。這蔗糖濕潤,如果老鼠屎先在其中, 一定內(nèi)外濕透,現(xiàn)在外濕內(nèi)干,一定是這宦官臨時放進去的。 宦官當即叩頭如搗蒜,認罪求饒,而大臣也無不為這十五歲的少年天子如此聰慧而折服。
可是命運卻恰恰不給他施展才華的機會。他那年邁的父親臨終給十歲的他選擇了諸葛恪作首輔大臣。這諸葛恪剛愎自用,陸遜認為他凌辱長者,沒有安德之基;其 叔諸葛亮認為他性情空疏,無以建樹政績;其父諸葛瑾認為他無能保家,常常以此自悲。就這樣一個諸葛恪,先為太子太保,孫權(quán)在世時就總攬各有司大權(quán),唯生殺 大事方奏孫權(quán)。孫亮即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這無異于給幼年的孫亮套上一副枷鎖。
為了除掉這個喪盡民心、飛揚跋扈的諸葛恪,孫亮不得不聯(lián)絡武衛(wèi)將軍孫峻,借御宴之機,令埋伏的武士拿下了諸葛恪的首級。
然而,用了孫峻問題更大。孫峻自任丞相、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又取消了容易與丞相爭權(quán)的御史大夫一職,將朝政總攬于一身。孫亮依然是傀儡。
好容易盼到孫峻死了,可孫峻的從弟孫琳又依照孫峻的安排,為侍中、武衛(wèi)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依然大權(quán)獨攬,獨斷專行。完全不把親政的孫亮放在眼里。
孫亮想從孫琳手中奪回權(quán)力,苦于沒有幫手。朝內(nèi)大臣多是孫琳親信,他只能扶植皇后家族的人以為羽翼。于是皇后全氏門都從微賤中提拔起來,誰知全氏族人雖 然出將人相,貴為列俟,卻皆是無能之輩。給他們一個貴族的封號易如翻掌,只需頒一道圣旨而已;可是要讓他們有貴族的氣質(zhì),卻難于上青天。這些新掌兵權(quán)的全 姓將軍恰似雞毛上天,飄飄然,而又惴惴然。作威作福則可,一與魏軍交戰(zhàn),便個個都豎起了降旗。孫亮大怒,決心培養(yǎng)支忠于自己,又能指揮如意的軍隊。他從軍 人子弟中選拔了十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少年三千人,選大將子弟英武有方者為統(tǒng)帥,日夜在宮中花園里練兵習武。少年天子摒棄了一切歡娛之事,也加入行伍之 中。他說: 我要和我建立的這支軍隊一起成長。
孫琳立即感到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忙采取防范措施。孫亮與孫穌的矛盾日趨激化。
東吳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孫亮秘密召見岳父全尚、姐姐全公主和將軍劉丞進宮,說道: 孫琳目無君上,為所欲為,已難容忍;況且,我不殺他,他 必殺我。我想立即捕殺他,如何? 全尚一聽,沉吟半晌,方才開口: 孫琳沒有顯過,又掌握朝中大權(quán),怕一時難以除掉;況且他兄弟數(shù)人皆掌兵權(quán),如果事不 成,我們都有殺身之禍。 全公主與劉丞也都隨時附和。面對這些胸無謀略,心無大志的庸碌之輩,孫亮除了大為惱火外,又能奈何?他長嘆道: 事已至此,你們 還猶豫不決,罷!罷!罷!等一陣,你們想干也干不成了。 說罷,他不再理睬眾人,獨自回內(nèi)宮去了。
幾天之后,他將妻舅全紀召人宮內(nèi)密 謀: 現(xiàn)在孫琳專權(quán)用事,為所欲為。我曾令他率兵救圍,他拒不聽從;擅殺功臣,也不向我報告;又在橋南構(gòu)筑府第,深居簡出,不來朝見。如此姿意胡為,是可 忍,孰不可忍?現(xiàn)在我這樣計劃:命你親做中軍都督,秘召兵馬;我親自去朱雀橋,率領三千子弟兵圍住孫琳住宅,出示昭書,赦令解除他的兵權(quán)。如此,大事可 成。你速去準備,但一定要機密。詔令只可讓你父親知道,萬不可告知你母親,因為她是孫燕的堂姐。
誰知,全紀告訴了父親全尚,顢頇無能的全尚卻偷偷與妻嚴商量,狡詐的孫氏穩(wěn)住了全尚,連夜向?qū)O琳告密。孫琳連夜發(fā)兵圍住了皇宮,又封鎖了全宅,促拿了全尚,擒殺了劉丞,又迫使全紀羞愧自殺。
天亮之后,孫亮方發(fā)覺計謀全成泡影,他執(zhí)槍掛弓,披掛上馬,要沖出宮外。皇后全氏企圖阻攔,他厲聲罵道: 都是你父親昏憒愚笨,壞了我的大事!
然而,敗局已定。孫琳召來群臣,按劍喝道: 少帝孫亮,荒淫昏亂。現(xiàn)在告示宗廟,廢去孫亮帝號,貶為會稽王。 眾大臣看孫琳滿臉殺氣,只能噤若寒蟬。于是,孫琳令人從孫亮手中奪去了皇帝的璽綬,迎立他的六哥孫休為新君。
孫亮在位五年,真想在政壇上一展雄風,可是現(xiàn)在,東山再起的希望也被他的岳丈斷送了。
他突然覺得腹痛難忍,接著就奇痛如絞,豆粒大的汗珠從面頰上滾滾而下。他明白,酒里的藥力已經(jīng)開始起作用,屬于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他仰望藍天,想?yún)群?,可是,未等他喊出聲音來,就 撲! 地仰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