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火上澆油:孫尚香斥追兵,劉備終逃出東吳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卻說劉備與夫人孫尚香以江邊祭祖為名,騙得吳國太同意,慌忙離開南徐。剛奔到柴桑界面,孰料周瑜恐劉備逃走,早派徐盛、丁奉在此攔住去路。趙云忙將第三個錦囊拆開,獻與劉備。
劉備作急狀,來車前哭泣著對孫夫人說: 昔日吳侯與周瑜同謀,將夫人招劉備,實非為夫人計,其實是欲幽困劉備而奪荊州。奪了荊州,必除備。昨聞吳侯將欲 加害,因此托荊州有難,以圖歸計。幸得夫人不棄,同至于此。今吳侯又令人車后追趕,周瑜又使人于前攔截,非夫人莫解此禍。
夫人知了實情怎不發(fā)火,她大怒說: 他既不以我為親骨肉,又有何面目相見!今日之危,我當自解。 于是,叱從人推車而出,卷起車簾,親喝徐盛、丁奉說: 你二人想造反嗎? 徐盛、丁奉慌忙下馬,跪于車前說: 怎敢造反。因為奉周都督將令,屯兵在此專候劉備。
夫人說已奉母親、哥哥之命回荊州,并大罵周瑜,喝令推車前進。徐盛、丁奉自思: 我等是下人,怎么敢與夫人違拗? 又見趙云十分怒氣,只得把軍喝住,放條路讓了過去。
夫人已同意出奔,有追兵請她出面喝退便了,為何諸葛亮教劉備激之?夫人雖同意出奔,但她與劉備處境不同:她終究是孫權(quán)之妹,大不了回去,沒有什么了不 起,而劉備如回東吳,雖然國太幫助,沒有性命之憂,但從此被軟禁,便永無出頭之日。不僅是為退兵,更為了使夫人死心塌地跟隨劉備,這就有必要說明真相,用 詞激之。
夫人嫁劉備,是美女配英雄,當然一見意合,但夫人為何嫁劉備,個中過程,夫人一直蒙在鼓中,不知是哥哥用做政治上交易的香 餌,還認為這是哥哥對妹妹的關(guān)懷,所以劉備一說明真相,哥哥既不以她為骨肉,她又有何面目與之相見?這樣可使她更堅決地站在劉備一邊,喝退追兵的火氣更 猛,徐盛、丁奉等更不敢違拗。
劉備終于得以逃出東吳,重振梟雄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