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唐高宗李治臨終懊很不該立武則天為皇后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真是多事之秋,皇后武則天在封神
泰山之后,又硬勸唐高宗李治封中岳。李治在赴中岳途中,蓑落到病魔作 祟,頭痛得厲害,眼前一片昏黑、艿痛病折磨李治二十幾年,到這時真的病入膏肓了。侍醫(yī)秦鳴鶴遭二 須在頭部用針,微微出血,可望痊愈。 不知是武則天有意 讓李治早死髡,還是對針灸完全外行?當(dāng)她在帷幕后看到侍醫(yī)用針,便立即大叫: 這個醫(yī)生可殺!怎么竟異想天開,想在人主的大一亡刺血! 李治對待醫(yī)道: 我頭痛得很厲害,你盡管用針,放出點(diǎn)血來未必不佳, 秦鳴鶴即用針刺其百會穴,李治頓感好轉(zhuǎn),說: 我眼睛看得見了!
然而,他的病只是暫停發(fā)作,并未真正好轉(zhuǎn)、李治只好下詔讓太子監(jiān)國,讓裴炎、劉齊賢等為東宮平章事,好歹從奉天宮返回了東都洛陽,從此養(yǎng)病,丞相以下的朝官均不得謁見了。
朔風(fēng)席卷著中原大地,山川平原堆滿了皚皚白雪。路上早已斷絕了行人,宇宙顯得過分的寂寥。在病榻上的李治卻思緒萬端了
這唐高宗李治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與長子承乾、四子泰均為長孫皇后所生。承乾被立為太子后,嬉戲無度,惹得太宗惱火,所以對李泰十分寵愛。承乾怕自己被廢,就發(fā)動叛亂,結(jié)果兵敗之后被貶為庶人。
立誰繼任太子?李泰施展陰謀,脅迫軟弱的九弟李治退出這場競爭。他威脅李治說: 你與七叔元昌關(guān)系密切,他因謀反被殺,你不怕受到牽連? 這時李治面臨 著這樣的抉擇:要么拉起架式來與哥哥爭斗,可是哥哥自幼以文筆見長,很得父皇喜愛,且廠億箱交朝中大臣,又與駙馬等二十余人結(jié)成了私黨。論才華,論人緣, 自己都不足以匹敵;要么,就 裝死 躺下,你們不是說我 熊 嗎?
我就徹底 熊 個樣兒給你們瞧瞧。他自小熟讀《孝經(jīng)鄉(xiāng),并用最美好 的語言回答過太宗的提問: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君子之事上,進(jìn)思盡忠,退思補(bǔ)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這個回答當(dāng)時就博得了太宗的贊 賞。此事之后,為避開李泰,他就整天誠惶誠恐,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終于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太宗問其故,他便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但還是明明白白地告了 李泰狀。那副害怕父皇懲治的樣子著實(shí)可憐,太宗信了!果然對李泰 欺負(fù)老實(shí)人 十分不滿。這時唐太宗又想起審問承乾時,承乾口供政變動機(jī)是受到李泰的排 斥,要 自我保護(hù) 。于是,李泰的 能耐 就分外刺眼了。因?yàn)榇丝?能耐 無疑是 陰謀 的同義語。
自然,如此大事也牽涉到 朝廷統(tǒng)治圈 。李泰才華橫溢令大臣黯然失色,且少年氣盛也并不把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幫老臣放在眼里;而李治卻決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只是一副木訥遲鈍的樣子,忠厚得令人心顫。這樣,唐太宗在朝臣中征詢意見時,李治就沒有了 反對票 。
如此大事,唐太宗就這樣拍了板: 我若立魏王(李泰)為太子,則太子之位似乎可以通過圖謀鉆營得到,這就為后世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如今,太子圖謀發(fā) 動政變,魏王伺隙謀取東宮,我將二人均廢掉。今后,這將成為一種制度,若再類似,均照此辦理,這樣就可以永絕爭奪皇位的悲劇。況且,魏王得立,承乾必被 誅,晉王(李治)也難全,而晉王為帝,忠厚老成,承乾、魏王均可以終天就這樣,承乾與李泰爭位,兩敗俱傷;而李治只憑借 忠厚老實(shí),坐收漁翁之利。
坐了皇位的李治當(dāng)然更明白這 忠厚 對國人的誘惑力。他謹(jǐn)遵遺詔,凡事均聽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幫老臣的,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也沒有特殊的治國才能,也 許,正因?yàn)槿绱瞬盘煜绿?。唐高宗李治做了三十四年皇帝,在最初的若干年里居然一帆風(fēng)順,國力持續(xù)強(qiáng)盛,一片升平景象,引來一片贊譽(yù)之聲,說李治有 貞觀 遺風(fēng) 。
然而,過了而立之年的李治,要自己做主辦成一件事。這件事便是廢王皇后而立武則天為皇后。
這件事首先引 起長孫無忌死命反對,同時,褚遂良叩頭諫阻,要叩到血盡而止。唐高宗心想: 這樣下去,我什么事也辦不成。我要甩開他們辦成一件自己想要干的事! 于是, 他采納了李世勣的意見; 這是君主的家務(wù)事,何必讓他人來說三道四? 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冬,李治正式宣布了皇后的廢立。
豈知,這平生唯一的顯示自己才干的大事卻釀成了大禍:自從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冬天他得病之后,朝政就逐漸被武后把持。
起初,朝野還將他與武后并稱 二圣 ,到后來武后垂簾聽政,事實(shí)上事無大小,全是她一人說了算。待李治察覺到武后的野心為時已晚,他想反叛這陰鷙不可名 狀的女人,密令上官儀,設(shè)法廢掉這個武后,然而他的一舉一動全在武后的監(jiān)視之中。結(jié)果是事情敗露,他只能在武后面前討好,把責(zé)任全部推給了上官儀。上官儀 及他的兒子被誅不算,舊太子李忠也被株連受害。理由是上官儀做過東宮的官員。從此,李治就成為武則天這個叫春貓利爪下的 馴鼠 了。
臨死之前,李治愧嘆:平生自己做主,沒有辦成幾件事。自己做主辦了一件事,那就是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但這一件事,卻又是一件讓他最感遺恨、追悔莫 及的蠢事,如果能聽聽大臣們的規(guī)勸,何至于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一大批老臣被誅?他李治也不致于落到一個女人手里,讓她隨便捏弄。 唉! 李治長嘆一口粗 氣, 人到死時方明白,可是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