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賀(407~479),北朝北魏將領(lǐng)。西平樂都人。自稱是河西王禿發(fā)嗕檀之子。禿發(fā)嗕檀被乞熾盤所滅,源賀從樂都逃往魏。
源賀身材魁梧,氣度不凡。他跟隨太武帝討伐白龍叛軍,又討吐京胡。在這兩次戰(zhàn)役中,他沖鋒陷陣,所向無敵,被任為平西將軍。
此后他平?jīng)鲋?、征蠕蠕、擊吐京胡、討蓋吳,屢立戰(zhàn)功,被任命為散騎常侍。源賀為人果敢決斷,每次遇到強(qiáng)敵,總是親自上陣出擊。太武帝多次勸誡他不可如此,他總是難以改掉這種性情。太武帝授他殿中尚書之職。
南安王拓跋余被宗愛所殺,源賀趕緊集合禁兵,內(nèi)外戒嚴(yán),他和南部尚書陸麗決定立拓跋溶為帝。拓跋溶即位,是為文成帝。源賀策立有功,晉爵為西平王。在班賜百官時,文成帝讓源賀任意自取,源賀堅持推辭不取,文成帝百般勸說,他只好取了戰(zhàn)馬一匹。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當(dāng)時由于帝王更替頻繁,所以斷獄多濫。源賀便上書文成帝,主張除謀反之罪外,其他死罪不應(yīng)株連兄弟子侄。后來他奉命出京都去任冀州刺史時,再次上書,主張饒那些死囚一命,讓他們?nèi)ナ剡呹P(guān),這樣朝廷才會得民心。文成帝見了他的上書,連連稱贊,于是下令:從此以后,凡是應(yīng)被處死的罪犯,如果所犯罪過不是叛國或殺人的,都赦免死罪,讓他們?nèi)コ溥?。
源賀到冀州上任后,鞫獄以情,徭役簡省,清約寬裕,甚得民心。這時,武邑郡奸人上書朝廷誣告源賀謀反,有司趕緊向文成帝奏明此事。朝臣聽后一片嘩然,文成帝卻語氣堅定地說: 源賀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 查清事實后,文成帝派人去慰勉源賀。后來,源賀又被任為太尉。
孝文帝元宏即位后,源賀都督三道諸軍屯駐漠南。當(dāng)時每年到了秋冬兩季,便派出三軍,以防北侵,第二年春天再班師回都,源賀覺得這種做法不是戍守邊境之長計。于是上書孝文帝,建議在邊境地區(qū)設(shè)立常備力量,讓他們冬季講武,春季耕作,邊戍守邊種植,這樣,戍兵既免去來回遷移之勞苦,又增加了積蓄。再在白道南三個地點(diǎn)建立糧倉,把附近州鎮(zhèn)上繳的糧租運(yùn)來貯存,兵力財力充足,則不用擔(dān)憂此地了。孝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下令即刻實施。
中小學(xué)生作文投稿,中小學(xué)生作文點(diǎn)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不久,源賀上書乞求辭職還家,孝文帝賞賜他衣藥珍饈無數(shù)。北魏太和三年(479),源賀因病去世,孝文帝贈太尉。謚日 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