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jié) 血雨腥風
景帝廢太子是為了換太子,可是他的這一番動作卻讓另外一個人起了心思,那就是梁王劉武。
梁王劉武這幾年來一直沒有少干事,“七國之亂”后劉武得到了無數(shù)的賞賜,財富無數(shù),也開始學竇嬰養(yǎng)門客。劉武擁有和天子規(guī)格一樣的儀仗,威望極高,幾年下來門客無數(shù)。這些門客干下了不少違法亂紀之事,但因為人人都畏懼梁王,所以他的門客從來就沒有人敢動。
慢慢的劉武的勢力越來越大,也變得越來越囂張,如今聽說了太子被廢,他馬上以探望母親為理由又一次來了長安,開始攛掇母親竇太后給景帝說冊立他為儲君的事情。
景帝自然是不會立劉武的,他費了那大的功夫廢太子換重臣就是為了能夠讓朝堂更好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要自己來挑繼任者而不是被任何人或群體挾持,栗妃不可以,朝中大臣不可以,梁王和太后更不可以。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當然,景帝并不需要每件事都自己去強出頭,他會借力打力,他明白勸阻竇太后想立梁王的想法不用自己出面,交給朝中的那些大臣就可以了,于是他把這個任務輕輕的推給了周亞夫竇嬰這些人。
大臣中在立不立梁王的這件事上意見還是比較統(tǒng)一的,基本上是一致反對,他們之中的核心就是爰盎。
于是以爰盎為主的說客團去見了竇太后,進行了一番游說,游說的內容現(xiàn)在已經不知道是什么了,史書上只用了“事秘,世莫知”這幾個字。
不知道爰盎到底用了什么手段來勸說竇太后,但是最后結果就是一向寵著劉武的竇太后放棄了要求景帝立劉武為儲君,以后梁王再也不敢在太后面前再提這個事情,灰溜溜的就回了梁國。
擺平了梁王和竇太后之后,景帝終于覺得一切都沒有什么問題了,這才顯露出了他這一系列做法的真正目的:封王夫人為皇后,封劉徹為太子,去掉了劉徹原來“彘”的那個名字,給他改名為“徹”。 易優(yōu)作文網,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站(http://www.zequeka.cn)
劉武回到梁國以后聽說景帝冊立了太子,非常生氣,他知道是爰盎這些大臣在竇太后面前的說詞讓他的儲君夢破碎了,所以他很恨爰盎這些人。
劉武在七國之亂后養(yǎng)了很多門客,很多新人來到梁國,受到了梁王的重用,反而張羽韓安國這些平亂時期的老臣受到了冷落。
當時最受劉武重用的兩個人是羊勝和公孫詭。
這兩人沒有什么別的才能,就知道一味的迎合劉武的脾氣,他們知道劉武痛恨爰盎等朝中的議臣,就勸梁王派刺客去刺殺他們,一時失去理智的劉武同意了。
劉武派出刺殺爰盎的刺客一路入關,聽到的都是爰盎的好話,說他為人正直,盡忠職守等等,于是便臨時改變了主意決定不殺爰盎,反而是到爰盎家,親自提醒爰盎:“我是梁王花錢雇來殺您的殺手,您是長者我不忍刺殺,可后面還有十幾波刺客要來,您小心堤防。”說完這個刺客就走了。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聽說梁王要刺殺自己,爰盎心里非常不高興,剛好家里面發(fā)生了很多怪事,爰盎覺得不祥,便去自己的一個擅長占卜的好朋友處去算了一卦,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被梁王后續(xù)的刺客刺殺。
不止爰盎,同時被刺殺的朝中大臣還有十幾個,像周亞夫這樣的勇武之士,還有竇嬰這樣養(yǎng)了一大堆門客的人自然沒有什么危險,其他反對梁王的朝臣們便很多都遭了秧,一時震驚朝野。
梁王的刺客基本沒有留下什么證據,但是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因為被刺殺的都是反對立梁王為儲君的人,嫌疑最大的就是梁王,所以景帝馬上就懷疑到了梁王。
到了這個的地步,景帝已經快和劉武這個親弟弟撕破臉皮,二話不說也不講什么證據,就直接讓得力干將田叔去梁國查梁王,最后果真查出了問題。
景帝不會直接派人抓梁王,他知道這個主意是陽勝和公孫詭出的,就讓人去梁王宮這兩個人,劉武顧念到二人忠心耿耿,不想讓他們替自己頂罪,就把他們藏在后宮,拒不交出。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梁國的老臣韓安國急了,韓安國一直是梁國的棟梁,是老成謀國的典型,但是陽勝和公孫詭得寵之后他被邊緣化了,甚至一度因為小罪入獄。
韓安國在獄中被獄卒百般欺負,就對那個獄卒說:“你現(xiàn)在這么對我,就不怕我有朝一日出獄報復嗎?死灰就不會復燃嗎?”這個獄卒非常囂張的說:“你就算復燃我也一泡尿給你澆滅了?!?
后來韓安國真的重新被梁王重用,他出獄之后這個獄卒就逃亡了,可是不久又被抓了回來,韓安國并沒有殺他,反而對他很好,說:“你們這種人怎么值得我和你記仇呢?!?
漢代是一個睚眥之仇必報的時代,韓安國對獄卒的這種做法是相當罕見了,與他截然相反的同時代的人物是李廣。
李廣失勢的時候去打獵,歸來晚了進不了關,他想用以前將軍的身份讓守衛(wèi)通融一下放他過去,可是那個守衛(wèi)說就是現(xiàn)在的將軍也不能通融,更何況以前的將軍。守衛(wèi)只是秉公辦事,他對李廣的羞辱是遠遠不及獄卒對韓安國的,可是和韓安國的大度相反,李廣重新當上將軍之后專門把那個守衛(wèi)調到自己的手下然后殺了。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韓安國入獄之前一直負責梁國和中央的關系,在他出色的斡旋之下,無論梁王曾經做的多么過分所么張揚,卻一直都沒有讓景帝不高興,和竇太后長公主那里也保持了非常好的關系。
竇太后不認梁國其他的人,就認韓安國。
劉武為了袒護他的兩個弄臣不惜和景帝對著干,強行不交人。這個做法讓竇太后非常擔心,整體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她怕劉武一直不交人,景帝終會下狠心殺了這個弟弟,上演兄弟相殘的一幕。
竇太后為了不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完全撕破臉,就把勸說劉武的大任交給了韓安國。
韓安國見了劉武之后不說話先哭,劉武問他為什么要哭的時候,韓安國才開始自己的說詞:“大王覺得自己和陛下(景帝),有沒有太上皇(劉邦的父親)和高皇帝(劉邦)、當今圣上和臨江王(廢太子劉榮)親?”劉武說他們都是父子,當然比兄弟親。
韓安國又說:“高皇帝當初沒有讓太上皇參與政事,而當今圣上因為臨江王一句話的過失就廢了他。這是為什么?是因為天下大治就不能因私廢公,常言說的好:‘雖有親父,安知不為虎?雖有親兄,安知不為狼?’,現(xiàn)在大王受奸人蠱惑犯下大罪,陛下是因為太后的關系才不忍直接向您問罪,太后天天哭泣,希望大王能夠改過自新,但是大王卻一直不悔悟,如果有一天太后有什么不測,大王還能靠誰?”
韓安國的勸說入情(梁王至孝,故用太后來勸)入理(拿剛剛發(fā)生過的廢太子事件對比),劉武當場就哭了,放棄了繼續(xù)藏陽勝和公孫詭的想法。這兩人雖然是弄臣,但對劉武也算忠心一片,他們?yōu)榱藞蟠饎⑽涞闹鲋?,不想讓他為難,當天就自殺了。
劉武把陽勝和公孫詭的首級上交到長安之后,又派了另外一個使者鄒陽去見新立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說如果梁王被罰的厲害,太后必然會把帳都算到新皇后和新太子身上,這對于王家很不利,現(xiàn)在梁王已經失勢,無力爭儲,雙方不如化干戈為玉帛,這樣梁王可以自保,太后高興也可以讓王家的地位更為穩(wěn)固。
景帝派去梁國查梁王的田叔非常聰明,他拿著陽勝和公孫詭的首級回長安,到了霸陵的時候聽說了王皇后也開始幫梁王說話,就馬上燒了所有有關梁王的罪證,然后空手來見景帝。
景帝問田叔:“梁王有罪嗎?”
田叔說:“有犯死罪的事情?!?
景帝又問:“他的罪證在哪里?”
田叔說:“陛下不要過問梁王的罪證了?!?
景帝問:“為什么?”
田叔說:“有了罪證,如果不殺梁王就是壞了漢法;如果處死梁王,太后傷心肯定會讓陛下憂慮?!?
景帝非常贊同田叔的見識,就此作罷,沒有繼續(xù)整梁王,還讓田叔等人去見了太后。
田叔對太后說,這次刺殺事件梁王不知情,都是陽勝和公孫詭這些人干的,已經按國法處死了,梁王沒有受到傷害。
竇太后這才把懸了好久的心給放了下來。
劉武逃過一劫之后還是不放心,他上書請求入朝謝罪,到了函谷關的時候,旁邊有個叫茅蘭的謀士給他說,為了防止景帝下狠手半路干掉梁王不讓他見太后,梁王應該隱蔽入關。
于是劉武拋開了車駕,坐小破車帶了兩個隨身的侍衛(wèi)先行逃進了長安,藏到了姐姐館陶長公主的園子里。
當漢使者去迎接梁王的時候發(fā)現(xiàn)車駕是空的,不知道梁王在什么地方,竇太后一下就急了,她以為是景帝派人暗中殺了劉武,大哭不止。把景帝也給急壞了,生怕劉武真是出了什么意外。
就在這個時候,劉武背著斧锧到了宮門前謝罪,太后和景帝都大喜,母子三人一起哭了好一陣,這才算是把這個風波徹底的過去。
可是經歷過這次事件,景帝和梁王之間的兄弟感情也算是徹底消耗干凈了,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同一輛車,劉武的爭儲之路也就此結束,之后的梁王不但再也沒有當初的榮寵,還處處受到景帝的猜忌,劉武好多次的入朝看望竇太后的請求都給景帝拒絕了,晚年劉武提出的放棄王位在竇太后旁邊侍奉的要求景帝也不予理睬。
為了天下,“七國之亂”時曾經生死與共的兄弟,終于變成了仇人。
景帝自己的身體太差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將撒手而去,而他選中的太子劉徹年齡又還太小,有太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景帝開始和當初劉邦一樣,為鋪平太子的道路做準備。
“既然有些人會威脅到太子,我不確定太子是否能夠應付,那么就我自己先動手解決了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