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歷史)死在嘴上的隋朝大將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賀若弼打仗是一把好手,立下戰(zhàn)功無數(shù),逐漸當上高級干部,卻把當年老爹的臨終遺言和刺舌出血的教訓忘光光,開始管不住那張嘴了。當時楊素擔任國家總理,賀若弼卻仍是個部長,兩人的功勞大差不差,地位卻有高低之分。為此他常發(fā)牢騷,認為自己這把宰牛刀被用來殺雞了,未免太過浪費人才!當時的大隋帝國一把手隋文帝,曾專門就兩位總理高颎、楊素的事咨詢他。在最高領(lǐng)導面前,賀若弼把兩人一通損: 那倆貨,酒囊飯袋而已,而我,皇上你懂的。 厚道人隋文帝也惱了: 我讓高、楊當總理,你卻說他們是飯桶,你啥意思? 言下之意是他倆是我提拔的,你貶低他倆不就是呼我的臉嗎!賀若弼大大咧咧地說: 高颎是我老哥們了,楊素是我小舅子,我太了解他們了,明明就是飯桶嘛! 到了這份上還不知死活,由此可見他有多不靠譜。
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晉王楊廣問賀若弼: 賀若愛卿呀,楊素、韓擒虎、史萬歲等人都號稱良將,你以為呢? 賀若弼大嘴一撇說: 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廢物而已,不值一提! 楊廣問: 那你覺得誰才是大將? 賀若弼一擺手說: 您說誰是誰就是。 這話說出口,有哪個老板還會待見他?楊廣覺得這老小子夠狂啊!這就為后來楊廣清算他埋下了因子。
楊廣上位后,是為隋煬帝。換了這么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新老板,賀若弼還是不知道約束自己的大嘴巴,經(jīng)常直通通地大吐苦水,把楊廣當成了他賀若大爺承載情感廢物的垃圾桶。在封建社會,惹皇帝老子不高興那是在拿命開玩笑??上攵?,得瑟成性的賀若弼注定會是個杯具。對他多有照顧的隋文帝已死,沒有了老皇帝的庇佑,攤上隋煬帝這個小肚雞腸的暴君,饒舌的賀若弼算是沒活路了。后來,隋煬帝隨便找了個茬,把賀若弼治了個誹謗罪,捎帶著把他一家老小全都打包送上了刑場。
在老爹以錐刺舌的警戒下,賀若弼仍沒有把教訓記在心上。雖說賀若弼的死暴君隋煬帝要付很大責任,但杯具的根源還是賀若弼無限膨脹的權(quán)利私欲,人心不足蛇吞象,填不滿的欲壑讓賀若弼屢發(fā)怨言,最終將他送上了西天。總是招老板厭煩的賀若弼,用生命再次驗證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禍從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