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在集權方面,都頗有成績。
康熙皇帝為了 乾綱獨攬 ,他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有點不大相信。他的大兒子允禔,不是嫡妻所生,當然沒被立為太子??滴跏哪辏?675),立的是老二允礽。但是,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見諸子抅煽,允礽品行不端,恐怕自己得到隋文帝的下場,便廢了他,把他關進了咸安宮。第二年,再次立他,但是,五十一年(1712),又一次把他廢掉,依舊關押起來,從此,宣布再也不準談什么立儲立儲:確定皇帝的繼承人。之事。有個受寵的老臣叫王琰的,密勸康熙皇帝還是立皇太子為好,差一點被殺頭。
雍正皇帝即位后,說:明立太子,容易引起太子驕傲;不立,則又不足以 系國本 。為了維系國本,而又杜絕驕傲和朋黨,他于是立了一條家法:皇儲密建。乾清宮上有塊木匾,順治皇帝寫了 正大光明 四字。雍正皇帝即位后,便將皇儲的名字寫好,藏于密匣,塞在這塊匾額后面,又密書密旨一道,藏在內(nèi)府之中,供將來勘核。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雍正皇帝活了58歲,勞累過度,中風而死雍正之死,有種種傳說。小說中說他被呂四娘所殺,不可信。。接著便是乾隆皇帝登基。乾隆皇帝上臺后,就焚香告天,發(fā)誓 若得在位60年,即當傳位于嗣子。 乾隆皇帝一共三次密定儲位:前兩個太子都先后夭折了,第三個便是第十五子嘉親王颙琰。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便于9月宣布明年退位。第二年正月,乾隆皇帝也確實舉行了內(nèi)禪之典,宣布讓位給颙琰即嘉慶皇帝了。從此,他自稱 十全老人 、 太上皇 。但是,這個大權獨攬了六十年的老皇帝,仍自稱 朕 ;給皇帝的奏疏上 皇帝 二字只高二格,而 太上皇 則高三格;皇帝只稱為 萬歲 ,太上皇卻稱 萬萬歲 ;乾隆皇帝授予嘉慶皇帝大寶歷,但是,每年頒朔仍以乾隆歷。事無巨細,颙琰和朝臣們還得向他請示,到底還是他說了算。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皇帝,不但向兒子要權,而且向臣子要權,把一切大權都統(tǒng)統(tǒng)抓到自己的手里。
努爾哈赤時,設有議政王大臣。一切重大事件,先由王大臣受理(會推立法),再呈報努爾哈赤。因此,大臣們頗為有權。皇太極上臺后不久,就設立了 文館 ,他稱帝以前一個月,更擴大了文館的職掌,改為 內(nèi)三院 (秘書院、宏文院和國史院),分散了王大臣們的部分權力。順治皇帝晚期,改內(nèi)三院為內(nèi)閣,內(nèi)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號稱宰輔。鰲拜專權時,雖然恢復了內(nèi)三院,但是康熙皇帝親政以后,于康熙九年(1670)9月,又成立了內(nèi)閣來承旨出政,什么題本、公文、儀政、大典,甚至《實錄》的編纂,統(tǒng)統(tǒng)都歸內(nèi)閣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進行,內(nèi)閣還有權稽查六部。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康熙中期,玄燁又諭令成立南書房,叫幾個翰林大學士親承帝意、擬進諭旨,宰輔們的權力又被縮小不少,皇帝的專制又有一些增大。
雍正皇帝用兵西北之際,由于議政王大臣都是世襲的貴族,沒有實際經(jīng)驗,早已不太熟悉軍國大事;又由于內(nèi)閣離街市近,人員又多,往返遞奏本章容易泄漏機密,所以,雍正皇帝下令把內(nèi)閣中三四品以上字跡端正、才思敏捷的大學士,由太和門外的內(nèi)閣里,調(diào)到隆宗門外(后又遷入隆宗門內(nèi)靠北、乾清門外靠西的地方)來親承旨意、擬發(fā)諭旨。每天早晨五六點鐘,至遲也在八點以前,皇帝親自召見他們,口授旨意,叫他們擬呈轉發(fā)。忙時,晚上也召見。擬寫完畢,先呈皇帝審閱,皇帝認可后,不經(jīng)內(nèi)閣,直交兵部捷報處,分快慢程度直接下發(fā)??斓?,上面寫有 馬上飛遞 四字,還限定每日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的更寫有 六百里加緊 軍機處值房的字樣,直接把皇帝的聲音傳達給下面的當事官員。這個特別的秘書班子,初名 軍機房 ,后來才改名 軍機處 。它最初只是內(nèi)閣的一個分局、一個分支。擔任秘書工作的人員,稱為 軍機大臣 ,最初只管軍事,后來逐漸也管政治大事。因此,皇帝利用這個機構,不僅親操軍令,而且慢慢地將一切政令也從內(nèi)閣手中奪了過來。從此,內(nèi)閣無權參與國家大事,形同虛設。盡管內(nèi)閣大學士是最高官吏,但若不兼軍機大臣,就無實權。而大學士、六部、九卿、督撫、將軍、提統(tǒng)、都鎮(zhèn)、學差、主考以及駐外使節(jié)的簡放,都逐漸由軍機大臣開單請旨;皇帝的巡幸、謁陵、駐園,軍機大臣也無不跟隨。西苑、圓明園以及慈禧以后的頤和園等處,都設有 軍機堂 ?;实壅僖娷姍C大臣和軍機章京等,太監(jiān)也不能待在旁邊。這樣一個機構,是絕對君權的有力支柱,對皇帝的絕對集權,實在是大有用處。所以,乾隆皇帝即位時雖然裁撤了它,但是,兩年之后,又趕忙將它恢復。至此而后,它一直成為輔佐皇帝親自行使強權的、設于內(nèi)廷的常設機構,有清一代,各個帝王都不肯也不想取消它。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皇帝反而把議政王大臣取消了。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軍機處的設立和議政王大臣的裁撤,加強了皇帝的專權,打擊了舊貴族的專擅,溝通了君臣上下,提高了辦事效率?;实鄣囊磺忻?,后來直接由軍機處發(fā)出(不經(jīng)兵部捷報處了,稱為 廷寄 ),下邊的公文和密折,也可由軍機處直送皇帝的手里。這,較之過去的由內(nèi)閣和王大臣的層層處理,程序多而慢、上下溝通不暢等,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大權更集中到皇帝一人身上了。軍機處的要員,雖然比王大臣、內(nèi)閣一般大學士,在用人、行政上有更多的奏請之權,但說了算的畢竟只有皇上。軍機要員的權限,實質(zhì)上不過只是依葫蘆畫瓢而已,他們信守著的口號,只是28個大字:
依樣葫蘆畫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
畫成依舊樣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