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重耳之亡
晉國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時候,晉獻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蒲城民眾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許,說: 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養(yǎng)生的俸祿,才得到屬下人民的擁戴;有了屬下人民的擁戴,就同君父對抗起來,沒有什么比這再大的罪過了。我還是逃走吧 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國。隨從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國人攻打咎如的時候,俘獲了這個部落的兩個姑娘叔隗季隗,把她倆送給晉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鰷和叔劉;把叔隗嫁給了趙衰,生了趙盾。(重耳)要(離開狄國)到齊國去,對季隗說: 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來你再改嫁吧。 (季隗)回答道: 我已經(jīng)二十五歲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該進棺材了,讓我等著你吧。 (重耳在狄國)住了十二年才離開。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ㄖ囟退碾S從)經(jīng)過衛(wèi)國,衛(wèi)文公沒有以禮相待。(他們)從五鹿經(jīng)過,向鄉(xiāng)下人討飯吃,鄉(xiāng)下人給他們土塊。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個人。狐偃(勸他)說: (這是)上天賞賜的(土地)呀。 (重耳)磕頭致謝,收下土塊,裝在車上。
重耳來到齊國,齊桓公(把本族的一個女子)嫁給他為妻,還給他八十匹馬。重耳對這種生活很滿足。(可是,他的)隨從們認(rèn)為這樣呆下去不可以,將要出走,(就在)桑樹底下暗中商量(動身的事)。(不料)采桑葉養(yǎng)蠶的女奴在桑樹上,(偷聽了他們的話)把這件事報告給姜氏。姜氏(怕泄露計劃就)殺了她,并且對重耳說: 您有遠大的理想,那偷聽計劃的人,我已經(jīng)將她殺了! 重耳說: 沒有這回事。 姜氏說: (您還是)走吧,懷戀享樂和安于現(xiàn)狀,是足可以摧毀一個人的名聲的! 重耳還是不肯走。姜氏和子犯定下計策,把重耳灌醉打發(fā)他上路。(重耳)醒過酒來(大怒),拿起長戈就去追趕子犯。
中小學(xué)生語文題庫,中小學(xué)學(xué)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到了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在一起,想要趁他裸體(的時候)看看。(有一次重耳)洗澡時,(曹共公)走到身邊觀看重耳的駢脅。(曹國大夫)僖負(fù)羈的妻子(對她丈夫)說: 我看晉國公子重耳的隨從人員,都能夠擔(dān)負(fù)輔佐國君的大任;如果用他們做國家的大臣,(晉公子)重耳一定能返回他們晉國為君;回晉做了國君之后,一定能在諸侯中稱霸;在諸侯當(dāng)中稱霸,就要討伐對他無禮的國家,曹國恐怕就是第一個。您何不早些表示您和其他曹國人有所不同呢? (僖負(fù)羈聽了妻子的話)就派人(給重耳)送去一盤晚餐,把一塊壁玉藏在晚餐里。公子重耳接受了晚餐而退回了璧玉。
到了宋國,宋襄公贈給重耳八十匹馬。
到了鄭國,鄭文公也沒有以禮相待。(鄭國大夫)叔詹勸諫(文公)說: 我聽說上天所贊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趕上他的。晉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尋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來),上天或者要樹立他(為君)吧?您還是以禮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結(jié)婚,他們生的孩子不會旺盛,晉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卻一直活到今天,這是其一;(晉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災(zāi)難,上天卻不讓晉國安定下來,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開辟一條路,使他有機會回去做國君),這是其二;晉公子有(狐偃、趙衰、賈佗)三個足以勝過一般人的賢士跟隨他,這是其三。晉國和鄭國是同等地位的國家,晉國的公子路過鄭國,我們本來就應(yīng)好好地接待。何況(晉公子)又是上天所贊助的人呢? (鄭文公)不聽(叔詹的勸告)。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xué)學(xué)生學(xué)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ㄖ囟┑搅顺?,楚成王設(shè)宴款待他,并問道: 公子如果回到了晉國,那么拿什么來報答我呢 (重耳)回答說: 美女、寶玉和絲綢,那是您已有的;(美麗的)鳥翎、獸毛和(名貴的)象牙、牛皮,那是楚國土地上出產(chǎn)的;那些流散到晉國的,不過是您剩下來的罷了。還叫我拿什么東西報答您呢? 楚成王說: 話雖然這么說,可是您到底怎樣報答我呢? (重耳)回答兌: 如果托您的福,(使我)能回到晉國,(如果遇到)晉、楚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雙方軍隊)在中原遭遇,(為了報答您的盛情款待,我一定指揮晉國軍隊)退避九十里;如果(仍然)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的話),那么我只好左手拿著馬鞭、硬弓,右邊佩帶著箭袋弓囊,來陪您較量一番了。 (楚大夫)子玉請求(楚成王)殺了重耳。楚成王說: 晉公子重耳志向遠大而不放縱自己,說話文雅而又有禮貌;他的隨從態(tài)度莊重并且待人寬厚,忠誠并且能勤奮效力(于重耳)。(現(xiàn)在)晉國國君(晉惠公)眾叛親離,不得人心,國外的諸侯和國內(nèi)的臣民都憎恨他。我聽說姬姓的(各國中),唐叔一支的國運長久,衰落得最遲?;蛟S將由晉公子重耳來振興吧?上天讓重耳振興晉國,誰能夠把他毀掉呢?違背天意,必然會有大災(zāi)禍。 于是把重耳送到秦國去了。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秦穆公送給重耳五名女子做姬妾,(秦穆公的女兒)懷贏也在其中。(有一次,懷贏)捧著盛水的器具,給重耳澆水洗手,重耳洗完了,就揮手讓懷贏離開。(懷贏)生氣地說: 秦、晉兩國是互相匹敵的國家,你憑什么看不起我? 公子重耳怕(秦穆公知道后生氣),(連忙)脫去上衣,拘囚自己表示謝罪。(后來)有一天,秦穆公設(shè)宴款待重耳。子犯(對重耳)說: 我比不上趙衰那樣善于言辭,讓趙衰陪您去吧。 (宴會上)公子重耳朗誦了《河水》,秦穆公朗誦了《六月》。(這時)趙衰說: 重耳(趕快)拜謝(秦伯的)賞賜! 重耳下了臺階,向秦穆公作揖,叩頭。秦穆公也走下一級臺階辭讓。趙衰(又)說: 您提出輔佐周天子的使命要重耳擔(dān)當(dāng),重耳怎么敢不拜謝(您的厚意)呢!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魯僖公二十四年,春天,周歷正月。秦穆公派兵護送晉公子重耳回國。到了黃河邊上,子犯拿了一塊寶玉獻給公子重耳,并說: 我牽馬執(zhí)韁服侍您走遍了天下各國,(一路上)得罪您的地方太多了。連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何況您呢?讓我從此走開,到別國去吧。 公子重耳說: 我要是不同舅舅一條心,就請白水作證。 說著把那塊寶玉扔到了河里,以示求河神作證。(重耳在秦軍的護送下)過了黃河(進人晉國國境,接著)圍困令狐,攻入桑泉,又拿下臼衰。同年二月,初四日,晉懷公的部隊駐扎在廬柳,秦穆公派遣公子縶到晉國部隊(勸說他們退兵)。晉軍后退,駐扎在郇城。十一日,狐偃同秦、晉兩國的大夫在郇城簽訂盟約。十二日,重耳接管了晉國軍隊。十六日,(重耳)進人曲沃城。十七日,(重耳)到(祖父)武公的宗廟朝拜。十八日,(重耳)派李恒建新浪微博人到高梁殺死了晉懷公。
呂甥、卻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燒晉文公的宮室而殺死文公。寺人披請求進見,文公令人訓(xùn)斥他,并且拒絕接見,說: 蒲城的戰(zhàn)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趕到,你馬上就來了。后來我陪同狄國國君到渭河邊打獵,你替惠公前來謀殺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趕到,你過了第二天就到了。雖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樣快呢?那只袖口還在。你就走吧! 披回答說: 小臣以為君王這次返國,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間的道理。如果還沒有懂,又要遇到災(zāi)難。對國君的命令沒有二心,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國君所憎惡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盡多大的力量。至于他是蒲人,還是狄人,關(guān)我什么事?現(xiàn)在君王即位,就會沒有蒲、狄那樣的事件嗎?齊桓公拋棄射鉤之仇,而讓管仲輔佐自己,君王如果改變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君王下驅(qū)逐的命令?走的人很多,豈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 文公接見了披,他把即將發(fā)生的災(zāi)難報告了文公。晉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國的王城會晤。三月的最后一天,文公宮室被燒。瑕甥、卻芮沒有捉到文公,于是跑到黃河邊上,秦穆公誘他們過河而殺了他們。晉文公迎接夫人嬴氏回國。秦穆公贈送給晉國衛(wèi)士三千人,都是一些得力的臣仆。
當(dāng)初,晉文公有個侍臣名叫頭須,是專門管理財物的。當(dāng)晉文公在國外的時候,頭須偷盜了財物潛逃,把這些財物都用來設(shè)法讓晉文公回國。沒有成功,只好留在國內(nèi)。等到晉文公回來,頭須請求進見。晉文公推托說正在洗頭。頭須對仆人說: 洗頭的時候心就倒過來,心倒了意圖就反過來,無怪我不能被接見了。留在國內(nèi)的人是國家的守衛(wèi)者,跟隨在外的是背著馬籠頭馬韁繩的仆人,這也都是可以的,何必要怪罪留在國內(nèi)的人?身為國君而仇視普通人,害怕的人就多了。 仆人把這些話告訴晉文公,晉文公立即接見了他。
狄人把季隗送回到晉國,而請求留下她的兩個兒子。晉文公把女兒嫁給趙衰,生了原同、屏括、樓嬰。趙姬請求迎接盾和他的母親。趙衰辭謝不肯。趙姬說: 得到新寵而忘記舊好,以后還怎樣使用別人?一定要把他們接回來。 堅決請求,趙衰同意了。叔隗和趙盾回來以后,趙姬認(rèn)為趙盾有才,堅決向趙衰請求,把趙盾作為嫡子,而讓她自己生的三個兒子居于趙盾之下,讓叔隗作為正妻,而自己居于她之下
晉文公賞賜跟隨他逃亡的人,介之推沒有提及祿位,祿位也沒有賜到他身上。介之推說: 獻公的兒子有九個,只有公子在世了?;莨?、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nèi)國外都拋棄了他們。上天不使晉國絕后,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公子又會是誰?這實在是上天立他為君,而他們這些人卻以為是自己的力量,這不是欺騙嗎?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做盜,何況貪上天的功勞以為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把貪功的罪過當(dāng)成合理,上面的人對欺騙加以賞賜,上下相互欺騙,這就難和他們相處了。 介之推的母親說: 為什么不也去求賞?這樣的死,又能怨誰? 介之推回答說: 明知錯誤而去效法,罪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吃他的俸祿。 他母親說: 也讓他知道一下,怎么樣? 介之推回答說: 說話,是身體的文飾。身體將要隱藏,哪里用得著文飾?這只不過是去求顯露罷了。 他母親說: 你能夠這樣嗎?我和你一起隱居起來。 于是就隱居而死。晉文公派人尋找介之推,找不到,就把綿上的田封給他,說: 用這來記載我的過失,來表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