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時,趙王倫年近七十,也沒有什么本事,誅殺賈后奪權(quán)等一系列行動實際上都是他的中書令孫秀策劃、執(zhí)行的。一時間,這個出身小吏的孫秀成為全國最有勢力的人?!鞍送踔畞y”的戰(zhàn)事竟始于一個小人物,倒也有趣。
當時和趙王倫爭奪最高執(zhí)政權(quán)最有力的人是淮南王司馬允,趙王倫極不放心,就封他為驃騎將軍,領中護軍。孫秀還是不放心,寫了一封“詔書”要淮南王削兵 權(quán)?;茨贤踉室豢础霸t書”竟是出自孫秀的手筆,便勃然大怒,當即率所統(tǒng)七百精兵向皇宮殺去。宮門緊閉,淮南王無法攻入,便轉(zhuǎn)而圍攻趙王倫的府第。這一仗打 了近四個時辰,最后趙王倫派了一支外軍詐稱“有詔助淮南王”,乘其不備殺死淮南王允。這次事變,連同被牽連而死的有好幾千人。這個小戰(zhàn)役只是宗室內(nèi)戰(zhàn)的第 一仗。打敗淮南王允之后,趙王倫篡位的企圖日益明顯。他蹈襲曹魏代漢、晉代曹魏的先例,給自己加“九錫”,另外擴充府兵達到三萬人。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一切準備就緒,永康三年(公元301年)正月,趙王倫宣布稱帝,并將惠帝廢在金墉城。早就磨刀霍霍的各地諸侯趁機以討賊的口號造反,殺奔京城。這里面較有 實力的是鎮(zhèn)守鄴的成都王司馬穎、鎮(zhèn)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頤、鎮(zhèn)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常山王司馬義的勢力不大,加上和成都王穎接鄰,于是把自己的軍隊作為成都 王穎的后軍,隨同出征。
四王三軍,齊騰騰殺奔洛陽。朝廷的趙王倫派了兩支軍隊前去“平叛”,都被殺得大敗。成都王穎的軍隊很快就渡過 黃河,直逼洛陽。宮廷內(nèi)陷入一片恐慌和混亂,禁衛(wèi)軍為了自保首先叛變,他們殺死孫秀,逼趙王倫寫退位詔書,恭迎惠帝復位。第二天,惠帝復位,派人迎請四王 入京。只做了幾天皇帝的趙王倫羞愧交加,用巾帕蒙著臉哭道:“是孫秀害了我!是孫秀害了我!”他的命運從兵敗的那一日就定了下來,趙王倫被賜自殺,偽朝廷 所用的官員全部斥免。
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這一場“叛亂”和“平叛”持續(xù)兩個月,共造成十萬人死亡,洛陽城臺府庫存遭到嚴重破壞。這僅是皇族大混戰(zhàn)的第一個段落,進入洛陽的四王很快就開始了內(nèi)訌。
惠帝根據(jù)這次“平叛”的功勞,給四個王論功行賞。齊王同為大司馬,加九錫;成都王穎為大將軍、錄尚書事,也加九錫;河間王頤為侍中、太尉,加三錫;常山 王義為撫軍大將軍,領左軍,不久又改封為長沙王。這四個人中,成都、長沙二王都是惠帝的親兄弟,是年輕王子;齊王是惠帝的堂弟兄,時當中年;而河間王則比 惠帝和上述三王都長一輩。成都王穎和齊王同并非親兄弟,但卻平起平坐,當時有人勸齊王同說:“如果不能與成都王同心輔政,就該剝奪他的兵權(quán)?!遍L沙王義偏 向親兄弟,就勸成都王穎一舉除掉齊王同。幾派在暗暗較勁,成都王決定以退為進,以母親程太妃身體欠佳為理由,須回鄴侍病,讓齊王獨掌朝政。朝臣一看,成都 王退讓有孝,還吩咐士兵收斂敗軍趙王倫士兵的遺骨,是個賢王。反觀留在朝中的齊王同獨專朝政,興造府第,宴樂無度。兩相比較,大臣們不禁嘆息,并且預感會 有大事發(fā)生。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惠帝永寧二年(公元302年),河間王率先發(fā)難,他上表請求同為執(zhí)政的長沙王剝奪齊王的權(quán)力,迎請成都王輔政。上表的 同時,河間王派了一支軍隊往洛陽進發(fā)。洛陽內(nèi)的長沙王反應很快,率領一支一百多人的禁軍以惠帝名義討伐齊王同。齊王放火燒了宮門,并派人到處喊:“長沙王 矯詔”。但是沒有人聽他的了,該怎么殺還是怎么殺。齊王同被殺,長沙王成了朝廷的執(zhí)政。這是“八王之亂”的第二個階段。
長沙王在洛陽 掌權(quán)后不久,很快就和成都王司馬穎不和。他的親兄弟成都王就聯(lián)合河間王派軍討伐。成都王出兵二十萬,河間王出兵七萬,浩浩蕩蕩就往洛陽進發(fā)。長沙王有些 膽怯,決定扛出那個幾乎被忘掉的惠帝司馬衷,御駕親征。長沙王穎雖然勢大,卻是屢戰(zhàn)屢敗。他的領軍將領是著名的江東才子陸機,陸機顯然不擅長領兵,北方的 將領都看不上這法大mpa兼職教授何僑個江東來的文人將軍,不愿意協(xié)同配合。成都王穎的監(jiān)軍宦官孟玖和陸機、陸云兄弟有些私怨,趁軍隊打敗仗時向成都王穎進讒言。成都王穎不辨是 非,派人逮捕陸機和陸云。當時很多人都對成都王穎勸諫,說陸氏兄弟是被誣陷,成都王沒有聽進去,糊里糊涂地就殺掉了一代名士。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洛陽城 被圍,時間長達半年,城里發(fā)生了饑荒。長沙王這方面越來越支撐不住,軍隊越打越?jīng)]有信心。在這樣的情形下,城內(nèi)又發(fā)生了內(nèi)訌。長沙王義的盟友東海王越發(fā)動 兵變,將長沙王扣留,并請惠帝下詔,兩軍停戰(zhàn)。這場歷時半年多的圍城戰(zhàn)打了半年,戰(zhàn)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長沙王義被交給河間王頤的部將張方,在前線吃盡 苦頭的張方為了泄恨,竟把長沙王義放到炭火上活活烤死了。
獲得勝利的成都王穎得意洋洋,被封為皇太弟。這個微妙的稱號表明:成都王也有稱帝的野心。于是,這場大混戰(zhàn)過去不久,東海王越宣布討伐成都王穎,把戰(zhàn)事繼續(xù)擴大。
東海王越本意是趁成都王元氣還沒恢復一舉將他打敗,來個“漁翁得利”。但是沒有想到,成都王雖然在和長沙的大戰(zhàn)中損失過半,但他的部將石超竟作戰(zhàn)勇猛, 抵抗住了東海王的進攻,兩軍陷入長期的廝殺。在混戰(zhàn)中,皇帝被搶來搶去,竟也中箭受傷。文官嵇紹(嵇康的兒子)為了保護皇帝被亂軍所殺,“血濺帝衣”?;?帝雖然低能,還有點良心,一直保存這件血衣作為紀念。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這場混戰(zhàn)之后,東海王越成了最終的勝利者。成都王穎被打敗誅殺;河間王本來是要投降東海王,但還是在半路上被殺。這次連皇帝也不能幸免,這個在亂世中做了十幾年皇帝的司馬衷被東海王越毒殺,他的弟弟司馬熾即位,是為晉懷帝。
至此,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內(nèi)戰(zhàn)終于結(jié)束。加上賈南風時的爭斗,這場歷時近二十年的混亂被稱作“八王之亂”。這八王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同、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東海王司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