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偉人李綱 李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悲劇人物,他的才能可以和、及相提并論。在大廈將傾的時候,他是最能夠力挽狂瀾的人物,可惜終其一生不能得到重用。
當年欽宗與金人議和,他因為主戰(zhàn),于是一貶再貶。等到開封被圍,欽宗追悔莫及。急忙召他回來,可惜為時已晚。
登基,而大局未定。朝野上下一片呼聲,要求重用李綱,真可以稱得上是天下蒼生望李綱。趙構(gòu)登基之前,迫于時局給李綱寫信。說國難當頭,只有你這樣的曠世奇才才可以救民于水火。
趙構(gòu)最大的缺陷就是在用人上,他首先用的就是自己的親信黃潛善和汪伯彥。這倆人才能平庸,只知道一味求和。他們說李綱喜歡用兵,恐怕金人不高興。
趙構(gòu)這一次沒聽他們的,幸好沒聽他們的,所以李綱才有了一次施展才能的機會。李綱在建炎元年(1127年)6月1日到了應天府,他希望高宗能夠振作起來,像個真正的男人那樣去戰(zhàn)斗。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李綱知道要獲得高宗的信任是很難的,所以他見到高宗之后和高宗談及國事。直說到痛哭流涕,高宗還真被感動了。
李綱又說自己才能有限,不足以任宰相。而且一旦當了宰相,金人肯定厭惡他,所以這個宰相他不能當。足見李綱對當時自己所面臨的困難有清醒的認識,他知道因為主戰(zhàn)會有很多人嫉恨他。
趙構(gòu)見他辭職,慌忙挽留。于是李綱上書提出10條施政綱領,如果高宗同意,他就就任;否則自己不當這個宰相,這是模仿任用時候的故事。
趙構(gòu)答應了,李綱終于有了機會。他抓緊時機,果斷行動。
首先,他提出一系列軍事計劃。即在河北設立招撫使,河東設經(jīng)制使。選擇有才略的大將充任,負責謀劃收復河北和河東失地。
接著他舉薦老臣宗澤留守東京,高宗本來不喜歡宗澤,讓他去當青州知州。但是李綱說恢復舊都非宗澤不可,最后高宗答應了。其實東京留守是當時最危險的官職,宗澤抱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毅然上任。人們常太原黑狐社團說老將宗澤,其實宗澤是典型的文官。進士出身,宦海沉浮,一度打算讀書著述終老一生。為了國家,他最后以身殉職,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高宗始終是個沒骨氣的男人,他時不時就說自己要巡幸東南,李綱堅決抵制。他要求嚴懲那些開封城中投降的官員,尤其是偽楚皇帝張邦昌。張邦昌是按照金人的意旨立的傀儡皇帝,本來應該是十惡不赦。但是高宗不敢得罪金人,所以還很優(yōu)待他。最終在李綱的強烈要求下,張邦昌被降職流放。
李綱反復向高宗述說堅持抗戰(zhàn)的道理,他曾經(jīng)在一首詞中寫道: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擾。廟堂折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力挽,親行天討。
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云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fā)狄酋難保。虜情懾,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在這首詞里,李綱舉本朝宰相力排眾議,奉真宗“親行天討”的故事。勸趙構(gòu)仿效真宗,以武力將來犯之敵驅(qū)逐出去。這首境界開闊的詞主要是想對高宗講明一個道理:“只有用武力對金人構(gòu)成威懾,才能夠達成兩國之間的和平局面?!?
但是高宗已經(jīng)對李綱厭煩了,黃潛善和汪伯彥也極力詆毀李綱。8月,李綱升為左相,黃潛善替補右相,汪伯彥進知樞密院事,從而對李綱形成鉗制之勢。
當時,兩河軍民自發(fā)建立山水寨以保衛(wèi)家鄉(xiāng),抗擊金軍。李綱命張所為河北西路招撫使,傅亮為河東經(jīng)制使,前往聯(lián)絡收復失地。黃和汪要撤銷張所的招撫司和傅亮的經(jīng)制司,葬送兩河抗金的大好形勢。李綱據(jù)理力爭,但高宗偏袒黃和汪,御批同意。黃潛善讓自己引薦的御史張浚彈劾李綱,李綱憤而辭職。高宗虛情假意挽留一番,便將其罷相。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李綱為相前后才75天時間,但是他有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和務實的精神。他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針政策,他的舉措也使得當時飄搖不定的南宋王朝初具規(guī)模。他是真正有大才的人物,南宋最大的大儒朱熹稱贊他是“一代偉人”。
李綱罷相激起正直人士的憤慨,太學生陳東應召剛到應天府。據(jù)說他此行帶著自己的棺木,決心舍身成仁。聽到李綱罷相,他毫無畏懼地兩次上書,希望高宗盡早罷黜黃和汪,認為“欲復中原,以定大計,非用李綱不可”。還正告高宗不應即位,責問他日后欽宗歸來,不知何以自處;另一個布衣士子歐陽澈也上書指責高宗“宮禁寵樂”(即沉湎女色)。
8月25日,陳東與歐陽澈被斬于應天府東市。陳東42歲,歐陽澈僅31歲。高宗此舉已經(jīng)讓天下士子寒心,盡管他很快就假惺惺地表示了痛悔。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李綱罷相之后,繼續(xù)遭到迫害和打擊。他甚至被流放到了荒涼的海南島,過了一年多才被允許返回福建家中。后來他曾經(jīng)擔任地方大員,但從未消沉,而是時刻關注時政。他不斷上書高宗,勸他放棄茍且偷安之心。要力圖恢復,實現(xiàn)宋室中興,可是高宗君臣完全聽不進去。
李綱把自己的滿腔熱血只能貫注在詩詞之中,他的詞作是南渡詞人中的杰出代表。以文為詞,大氣豪放。讀來令人感觸頗深,比如下面這首詞便足以流傳千古:
蘇武令
塞上風高,漁陽秋早。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
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調(diào)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
高宗在位的30多年里,有的宰相罷而復用,但是李綱自此之后再也沒有起用過。壯志難酬,晚年的李綱在一首詩中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壯志難酬的憤懣:
回頭睇中原,郡國半沙漠。
犬羊污宮殿,蛇豕穴城郭。
疇能挽天河,一洗氛惡。
我生多艱虞,久矣衰病作。
紹興10年,李綱去世,享年58歲。文人薛弼在祭文中寫道:“志大則難行,才大則難用,謀大則難合,功大則難成。自古在昔,以是為喟。公亦如爾,非天爾耶?!?
李綱逝世后高宗竟然沒有賜予他謚號,可見其對李綱的嫌忌有多深。李綱死后50年,孝宗贈給其“忠定”的謚號,算是給了他一個名分。但是誰能想到,那個最為李綱所不齒的汪伯彥的謚號竟然也是“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