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朝最容易被忽略的明君,最容易想起的便是唐高宗李治了。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他有個牛逼的父親李世民,一手創(chuàng)立了貞觀之治,其次,他有個霸道妻子,取唐而代之,稱為“貞觀遺風”。所以在父親和妻子的影響下,李治的名聲似乎也沒有那么響亮了。但事實上這位看上去無所作為的李治,卻是一位明君,正是在他的治下,唐朝的領土達到了頂峰。
為什么這么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唐高宗原本并不是皇位的繼承人,生性低調他注定只能當個晉王,但是無奈幾個哥哥不爭氣所以最終還是由李治來繼承皇位,在長孫無忌的輔政下登上了皇位。
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xù)執(zhí)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李績、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高宗君臣們蕭規(guī)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zhí)行,他們君臣都牢記太宗的遺訓遺囑,奉行不渝。太宗訓令納諫、愛民,高宗即位時即對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太宗訓令崇儉,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另外,在他位期間,唐朝的領土最大,也是漢人版圖最大的時期。
易優(yōu)作文網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那么表現在哪里呢?舉一個例子,唐太宗晚年攻打高句麗但是最后功虧一簣,自那以后唐與高句麗間的摩擦便從未停止。但除了征伐百濟時期為配合南北夾擊策略曾對高句麗用兵外,唐對高句麗并無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直到高句麗發(fā)生內亂,于是唐朝決定趁機討伐為了保證此行順利,李治任命第一名將李世勣為東征各部隊的主帥,薛仁貴擔任副將經歷奮戰(zhàn)之后最終將高句麗收入囊中,之后還在各地設置了都督府。
圖為:李績
因此唐朝擁有的疆域最西曾經到達咸海,最北曾經到達西伯利亞,最東曾經到達薩哈林島(庫頁島),最南至北緯18°,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但這并不是說唐朝的疆域固定這樣大,因為它從來沒有同時達到這樣的范圍,而且達到最遠點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隨著形勢“弱——強——弱”的不斷變化,唐朝的疆域也呈現了“小——大——小”的變化。有資料統(tǒng)計指出,唐朝在唐高宗時期面積達到了1251.19萬平方公里,唐玄宗時期也有889.59萬平方公里。(還有的說最高時達到了1500萬平方公里,但這種說法有爭議。)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所以唐高宗雖然被自己的父親和妻子夾在中間但是事實上他在位年間也是唐朝的一個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