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簡介 陳橋兵變始末解密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fā)動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lǐng)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quán)。陳橋兵變簡介,陳橋兵變始末,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答解答。
后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榮病死,繼位的恭帝時年只有七歲,因此當時政治不穩(wěn)。后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lián)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毫無主見,聽說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問計于宰相范質(zhì)。范質(zhì)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托言兵少將寡,不能出戰(zhàn)。范質(zhì)只得委趙匡胤最高軍權(quán),可以調(diào)動全國兵馬。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日),趙匡胤統(tǒng)率大軍出了東京城(今河南開封),行軍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zhèn))。當時,大軍剛離開不久,東京城內(nèi)起了一陣謠傳說,“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這個謠言不知是何人所傳,但多數(shù)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已慌作一團。趙匡胤此時雖不在朝中,但東京城內(nèi)所發(fā)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時,他正是用此計使駙馬張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而由他接任。趙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奪走,所以他們的疑心很重。這次故計重施,是為了造成朝廷的慌亂,并使他的軍隊除了絕對聽命于他外別無他路。
趙匡胤統(tǒng)軍夜宿距開封東北廿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zhèn)),兵變計劃就開始了。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布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yōu)閲Яζ茢?,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后再出發(fā)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后改名光義即宋太宗)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萬歲,遂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卻顯示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宣布,回開封后,對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諸將士都應聲“諾”!于是趙匡胤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守備都城的主要禁軍將領(lǐng)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的“結(jié)社兄弟”,得悉兵變成功后便打開城門接應。當時在開封的后周禁軍將領(lǐng)中,只有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在倉卒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
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開封。正月初四,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后周政權(quán),降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由于趙匡胤在后周任歸德酷我神仙道軍節(jié)度使的藩鎮(zhèn)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建立了趙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