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馥(fù)(?-208年),字元穎,沛國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人。東漢末年名守。在漢末避難于淮南,說服袁術將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曹操大悅,使司徒辟其為掾屬。
后揚州刺史嚴象被攻殺,劉馥受任揚州刺史,單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撫地方武裝與百姓,發(fā)展生產,興修水利,并修城壘以加強城池的守備,頗有功績,深受百姓愛戴。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馥逝世。次年,孫權進攻合肥,揚州士民合力堅守百余日,迫使孫權撤退。此后百姓愈發(fā)追思劉馥,認為即使是春秋時造晉陽的董安于也無法與其相比。其孫劉弘是西晉時車騎將軍。
人物生平
避亂揚州
劉馥在東漢末年曾到揚州避亂,后在建安 初年勸服袁術 將領戚寄和秦翊帶著部隊一起去投奔曹操 。曹操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司徒 府掾屬。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治理江淮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討逆將軍 孫策 命其所屬的廬江 太守 李述 攻殺了曹操所屬的揚州刺史 嚴象,而梅干 、雷緒 和陳蘭 等廬江人在江淮之間聚數萬人,當地郡縣都因江淮地區(qū) 局勢混亂而殘破荒廢。當時,曹操正專注于在官渡之戰(zhàn) 中對抗袁紹 ,難以抽身,認為劉馥可以穩(wěn)定東南地區(qū),于是表奏劉馥為揚州刺史。
劉馥受命后,單槍匹馬來到合肥空城,在那里建立了揚州的新治所(原治所在歷陽 );同時安撫和穩(wěn)住梅乾和雷緒等地方武裝勢力,使他們安心駐扎,其后他們也陸續(xù)歸順,且向朝廷繳納貢賦。劉馥在任的數年期間,在當地大行恩惠與教化,百姓非常滿意他的治理措施,有數萬名以前因避亂而到附近州郡流浪的江淮人又都回到原居地。隨著人口漸長,劉馥又匯聚儒人雅士,興辦學校和進行大規(guī)模屯田 ,修建芍陂 、茄陂、七門 、吳塘 等土壩蓄水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糧食儲備。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他又建筑高城壘作守護,積聚木石、以草和棕櫚葉 編織大量草苫 、儲存數千斛魚膏等作為作戰(zhàn)防御準備。
深受追念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馥逝世。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孫權進攻合肥,發(fā)動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 。孫權圍城百余日而未能攻破,但不久后連日下雨令到城墻快要崩塌,守軍于是用草苫蓋著城墻,而夜晚則點燃魚膏照明,觀看孫軍有何行動以作防備。孫權無法攻陷,同時揚州別駕 蔣濟 設計迷惑孫權,使其以為張喜 援軍快到,最終孫權不得不退軍。
揚州士民因而更加追念劉馥,更認為春秋時盡力防守自己建造的晉陽城的董安于 的功績也無法與劉馥相比。而劉馥所建的土壩和池塘,后世都一直沿用。
劉馥及繼任的揚州刺史溫恢 ,與當時的兗州 刺史司馬朗 、并州刺史梁習 、豫州 刺史賈逵 、涼州 刺史張既 等六位刺史被陳壽 載入三國志,合為一傳敘述,贊頌其等是當時所有州刺史中“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的典范。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歷史評價
陳壽 《三國志 》:“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tǒng)諸郡,賦政于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chuàng)基,迄終魏業(yè),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咸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見述于后也。”
劉敞:“嘉佑二年,予為廬州從事,始以事至舒城觀,所謂“七門三堰”者,問其居人:“其田溉幾何?”對曰:“凡二萬頃?!笨加趫D書,實魏揚州刺史劉馥所造。自魏迄今七百有余歲云。予于是嘆美其功?!?
包君廓:“馥、信有功,然吾聞于耆老而得羹頡侯信焉?!?
洪邁:“揚州陷于孫權,獨有九江一郡,付之劉馥而恩化大行?!?
劉咸炘:“劉馥治揚,梁習治并,張既治雍、涼,溫恢治揚、涼,賈逵治豫,功皆甚著?!? 作文網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修建工程
茹陂:在光州固始縣東南四十八里,以水溉田。
七門堰:在廬州廬江縣南百一十里,斷龍舒水灌田千五百頃。
吳陂塘:在舒州懷寧縣西二十里,有吳陂祠。劉馥開吳陂灌溉稻田,呂蒙鑿石通水,注稻田三百余頃,功利及人。當地人因灊山廟在吳陂旁側,因此用他二人的名字來命名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