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快槍手”是是所有男人都不愿意背負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宋代,這卻是一個贊譽,許多學(xué)子爭當(dāng)“快槍手”!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宋太祖武夫當(dāng)國,欣賞那種下手快的高手,于是他出臺了一個非常奇葩的政策,規(guī)定參加殿試的舉子,都要完成三個題目,誰最先交卷即為狀元。有一次殿試,宋太祖同時遇到了兩個“快槍手”。開寶八年(975年)乙亥科的殿試中,舉子王嗣宗和陳識兩人同時完成,同時交卷,宋太祖犯了難,一場科考總不能出現(xiàn)兩個狀元吧?于是,頗好搞笑的宋太祖就讓兩人在朝堂之上打了一架,誰贏誰為狀元。結(jié)果,王嗣宗摔倒了陳識,中了狀元,王嗣宗因而被人戲稱“手搏狀元”。
到了宋太宗時期,依然遵循太祖舊制,短則一年,長則三年舉行一次考試,依然以出手快為取舍標準。“太宗時試進士,每以先進卷者為第一”(歐陽修《歸田錄》)。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科的呂蒙正,到后來的胡旦、蘇易簡、陳堯叟等,個個都是才思敏捷的“快槍手”,題目拿起就能動手,文如泉涌,一揮而就,皆因搶先交卷成了狀元。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xué)學(xué)生學(xué)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雖然“以先進卷者為第一”,然而皇帝們的初衷并不單單是以行文快慢為唯一的取舍標準,他們的要求是文理順而才思捷,即又好又快。但是凡事斷章取義者多矣,又好又快落實到了下面就變成了無所謂好、只尋求快了。于是,普天下的讀書人紛紛尋找成章捷徑和答題良方,管他文辭美不美,義理通不通,下筆千言,胡拼亂湊,“惟以敏速相夸”,只要下手快就行。從太平興國年初到淳化年末的近20年間,科場拼湊之風(fēng)、輕浮之風(fēng)盛行,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勢。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舉子李庶幾甚至牽頭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作文競賽。他把那些將要參加當(dāng)年壬辰科考試的舉子們集中在京城一個燒餅鋪里,以廚師烙好一個餅的時間完成一韻詩者為勝,鬧得路人側(cè)目,沸沸揚揚。事情輾轉(zhuǎn)傳到了宋太宗的耳邊,這不是拿堂堂國考開玩笑嗎?宋太宗雷霆震怒,決定采取措施來剎剎這股歪風(fēng)。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殿試的時候,宋太宗特意從《莊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個字,擬了這道非常冷僻的賦題,他要看看這些平日以敏速相夸的考生們,是如何抓耳撓腮的??碱}發(fā)下去不久,眾考生還在眉頭緊鎖之際,李庶幾就草草成篇,搶先交卷了??吹剿禽p松得意的樣子,宋太宗不禁怒火中燒,對著李庶幾大聲呵斥,當(dāng)場他把轟出了考場。這次,文思敏捷的李庶幾落了榜,作文慢慢騰騰的孫何卻中了狀元。從此,科考不再以答卷快慢為標準,科場“快槍手”沒了市場